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苏轼的《定风波》,蕴含了他哪些人生智慧?

诗词文献3年前 (2021-09-04)19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苏轼的“定风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曾经在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不管你承不承认,人确实是在经历一些事情后,就悄悄换了性格。

最近见到朋友小A,时隔4年,之前那个上学时咋咋呼呼的女孩子,经历了辞职、怀孕、生小孩、婚变,如今倒是多了很多坚韧和勇敢。她说,人生那些灰暗的日子,正是在阅读史书典籍中寻找到了一份坚实的力量。

从古至今,时代变迁,但是人的感情却是相通的,在涅槃之后得到重生,总结出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学。

苏轼便是这样一位以他的大智慧恩泽后人的智者,很久以来,有不少人从他的诗篇之中,悟到了生活之道。

苏轼的《定风波》,蕴含了他哪些人生智慧?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精通书画、书法、诗词,代表着宋代文学的更高成就,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可见其自身价值与影响力。

但是,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也正是在这些不太平之下,成就了一个坚强乐观、有重大历史影响力的苏轼。那么,他在荆棘丛生中又形成哪些为后人所交口称赞的生活态度呢?又是什么影响了他性格的形成呢?

这篇文章,诗妹就以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例,在分析诗词本身的基础上,深入探究诗词背后的故事,探寻蕴含在词作之中苏轼的人生态度及其成因,最终方便我们将它迁移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发挥其现实意义。

一、词作《定风波》的内容及特色

提到这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买很多人并不陌生。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之中,也就是说很多人至少在初中阶段便已经能将首词熟练地背诵下来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对于一个人基础性格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编者在选入这首词时,考虑的不仅仅是它语言上的特色,更有它所传递出的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力。

那么,在此我们先完整地将这首词引用下来,再一起做一个回顾:

苏轼的《定风波》,蕴含了他哪些人生智慧?

这首词主体部分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写在最开头的是作此词的背景,然后就是正文,正文又遵循一般词的结构,分为上下阙。

从背景文字可知,此词的时间、地点以及背后事件。某个春日,苏轼和几位同伴出游,在沙湖道这个地方突然遇到了大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离开了,因而同行的人都惊慌失措地四散开去。只有苏轼一人,还悠然的在雨中缓缓独行,丝毫不为大雨所动,等到雨过天晴之后,有感而作。

整首词语言恢弘大气,节奏鲜明,读起来韵味丛生。上阙写大雨之中的我行我素、毫不畏惧,下阙富含哲理点出人生感悟:自然界的天气变幻属于寻常,那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呢?这顿悟的人生哲理亦是本词的一个特色之处。

二、《定风波》中所包含的人生智慧

苏轼的这首词历来被很多学者追捧,并争相解读,尤其是其中所蕴含的人生态度,每个人总能从中读出自己的味道。

1。人生中躲不过的“风雨”,不妨坦然迎接吧

诗词中的文字,总是“字字总关情”的。词中最明显的一个代指,或者说一语双关便是“风雨”这个词了。整首词以“雨”为线,从雨来到雨中到雨过天晴,这个雨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雨,更是苏轼人生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对于突然而降的风雨,人们的表现总是不尽相同的,或“皆狼狈”,或“且徐行”,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生态度。

在生活中,很多人在面对困难时常会用这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来感慨或打气,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气势雄浑倒更似乎暴露出了内心的不踏实,有种壮士扼腕、浴火奋战、拼死一搏的激昂,却少了一份逆境中最重要的心态。

但是苏轼的智慧是什么?是“不觉”,是“淡然”,是云淡风轻的一句“谁怕”。一个有足够底气去迎接风雨的人,一定是这样真正内心平和、包容开阔的人。

苏轼的《定风波》,蕴含了他哪些人生智慧?

2。人生起落无常,重要的是宠辱不惊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春天所作,读过这首词的人,都会被其中读来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征服,但不知道的是,其实当时苏轼处境和生活,并不像词中所展现的那样开阔,而时正处于人生更低的低谷。

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了黄州(今天湖北黄冈)做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这个地方环境恶劣,苏轼的身体状况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从整首词中,我们却看不到他的悲观消极,反而是那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是那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让我们读来心灵为之震撼。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可以在风平浪静之时将自己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在头戴闪烁皇冠的时候笑靥如花,但一旦生活出现变故,便羽翼全折丢盔弃甲;有多少人能接得起生活的褒奖,却承受不起另一面的黑暗。

苏轼的生活态度在于,在受恩宠时不惊,在受辱没时不怕,一切好的坏的统统用最淡定的心态接着,生活该怎样过,还是怎样去过。

3。行至黑暗之处,不妨暂先蛰伏

“生活中,有些黑暗,除了坚强面对,别无选择。”在黑暗到来的时候,真正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就如同苏轼,不知道在他初到黄州,看着那一派荒凉之时,心中有没有后悔过,后悔应该更加低调一些,后悔当时到湖州上任时的谢恩表再委婉一些含蓄一些,不让那有心之人有据可乘;不知道他的心中有没有惶恐过,害怕以后的余生就要在黄州度过,害怕这无穷无尽的无聊和寂寞。

我想,那一定是不可避免的,是来自人本能中的恐惧和担忧,是本能的自我保护。但是安定下来之后,这些细碎的日子又该怎么过,那只能自己决定。

三年的时间,足够长的岁月中,苏轼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那就是——即来则安。不得不说,这就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当人生突然跌入深谷,有时候奋力挣扎也只是徒劳费力,甚至越挣扎会陷得越深,倒不如将自己从高压中解脱出来,留下多余的心,去赏一赏此处的风景。

苏轼的《定风波》,蕴含了他哪些人生智慧?

三、形成苏轼这种人生态度的原因

如同我们文章开头所说,人总是在经历一系列事情之后便悄悄换了性格。几乎没有人的性格是一生都一成不变,也没有人生来就看透世事心平气和,苏轼也一样。这首词中所表现出的淡然、豁达的人生态度,也必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自身坎坷的人生经历是影响他性格最重要的因素

苏轼的一生,可以概括为“三起三落”:

先是在他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受到朝廷重用,但后来因为他反对变法,便被朝廷小人诽谤,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差点被砍头;接着,在新法被废除后,司马光成为了当时的宰相,苏轼又被重新启用,被升为了朝廷正三品官员,没过多久,又被旧党诬告陷害,又一次请辞流放;后来,他又在机缘巧合下回到了朝廷,但是职位却在频繁变动,直到宋哲宗亲政时,他又被接二连三一贬再贬,最后被贬儋州。人的一生,有多少精力去对抗这样的起起落落,也许在苏轼的心中,都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想来在他才参加科举考试,在出入官场时,那一定也是雄心壮志,想要建功立业的,但随着人生际遇变迁,也许他更加知道了怎样去保护自己,怎样让自己能生活的不那么累。

2。苏轼的性格也带有时代的烙印

苏轼所生活的北宋,亦是避免不掉的党派纷争,变法运动,官场之上,瞬息万变,没有自己的立场不行,可站错了队伍依然是命不保夕。

在这暗里风起云涌的纷争之中,“总有奸臣想害你”,每天所要面对大大小小的风风雨雨,容易让人变得小心翼翼又疲惫。而当这种心理承压力到了一个临界点,人便不自觉的就要换一种方式和心态生存。

苏轼身处其中,长久之后看惯一切,便也淡然了,既然要来的挡也挡不住,防也防不了,索性就这样随性而过吧,过多的纠结也只能是徒增烦忧罢了。

苏轼的《定风波》,蕴含了他哪些人生智慧?

四、愿你乘风破浪,踏遍黄沙海洋

不得不说,苏轼是为数不多的明白人,看得清生活的不易,看得见自己的内心,因而便能更坦然地去接受生活所有的馈赠和刁难。

作家罗曼·罗兰说过: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我想,苏轼就是这样一个在苟且的生活中,纵使伤痕累累,也依然向阳而生的人。愿我们也能从苏东坡的诗词中体悟到那一份豁达和淡然,用一颗勇敢坚定的心,长风破浪,去踏遍黄沙海洋,踏过人生每一个低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109/397853.html

“苏轼的《定风波》,蕴含了他哪些人生智慧?” 的相关文章

杜甫一家从夔州出三峡到达江陵,遂作《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杜甫一家从夔州出三峡到达江陵,遂作《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

施恩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

施恩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

施恩是小说《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金眼彪”,在小说第二十八回“武松威镇安平寨,施恩义夺快活林”中首次出现,出场时是一个小管营,后来于第五十八回“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中跟随二龙山头领上梁山,司职步军将校,巡逻营步军头领。施恩跟随宋江征讨方腊时,在打常熟时落水而死,死后追封:义节郎...

陈达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二位

陈达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二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陈达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达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跳涧虎,一百单八将之一,邺城人氏。他原是少华山寨主,因大寨主史进与鲁智深交好,而...

王晙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位列宋《十七史百将传》中

王晙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位列宋《十七史百将传》中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晙(653年-73...

北宋官员邹浩简介: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北宋官员邹浩简介: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邹浩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

明朝东林八君子高攀龙简介:著有《高子遗书》12卷

明朝东林八君子高攀龙简介:著有《高子遗书》12卷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石壕吏》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译...

《梦游天姥吟留别 /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梦游天姥吟留别 /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四万一作:一万)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度通:渡)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