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的《斋中读书》写了什么?为何能被李白推崇备至?
谢灵运《斋中读书》。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15岁才华横溢,满腹经纶,被人夸为“文章之美,江左莫及”;这位才子还诗书画皆佳,甚至还喜欢钻研佛老庄禅。郁郁不得志时,便寄情山水,谁知不经意中,又成了山水田园诗的鼻祖。曾经继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喜欢奢华,乘驾艳丽,衣着也不断地变换样式;天性偏激,常触犯礼法律令,朝廷只把他当成有才华的文人,却一直不被赏识和重用,他心中极度郁闷不平。下面介绍的作者被李白推崇备至,这首古诗惊艳了岁月,此生至少要读一遍。
斋中读书
南北朝:谢灵运
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
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
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
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
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
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
诗人因与庐陵王刘义真交住甚密,受到权贵的猜忌,被排挤出朝廷。谢灵运担任永嘉太守时,闲暇读书时有一些想法,因为从政易疲、耕稼亦苦,于是慨叹万事艰难,只好学庄子达观以养生。
谢灵运20岁时踏入仕途,本以为可以实现平生的梦想,并大展宏图。可是岁月动荡、宦海沉浮,让小谢从踌躇满志,逐渐地变得心灰意冷。“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他身在庙堂,却心在山林;“矧(shěn)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他来到以山水闻名的永嘉郡,思想和行动都感到空虚。
无法实现人生价值,只好寄情山水,不过读书却一直不曾荒废。官衙内没有狱讼,工作不仅很轻松,还十分清闲。庭院空旷清静,甚至都招来了鸟雀在此栖息和觅食。诗人有时卧病在床,更觉闲暇日子多了,无聊至极时,文章诗赋却可以忘忧。
人生无法自己做主,仕途的轨迹也完全改变,从京城来到这偏远的地方,只好任运随缘。诗人怀抱典籍图书,从中观览古今人事,在寝卧饮食之时,谈论说笑。他即嘲笑长沮和桀溺之苦,又讥笑扬雄投阁自杀之事。这里用了两个典故,长沮和桀溺是春秋时贤人,不肯游仕,结伴耕种,一辈子辛苦劳作。扬雄曾在西汉为官,王莽篡汉后,扬雄加以吹捧,并受新职,后因事株连,投阁自杀,差点死去。
诗人时常感叹,当繁华落尽、青春远去,虽然心有寄托,却更加寂寞,不如独酌数杯,忘记得失。最后诗人感慨,“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仕途令人太疲倦,耕种缺少快乐,唯有心系于老庄,才能无忧无虑,就可彻底解决世事难并欢的矛盾。
诗人还曾自嘲地说,“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他终于对朝廷不抱幻想和希望,每天浪迹江湖、徜徉山水,诗酒风流、潜心佛理,既得到了精神的解脱,也让后世有了效仿的榜样。诗人终于被广袤的大自然接纳,再也不觉得孤单和寂寞,身后还流传着一篇篇空灵又绝美的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