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历史 > 正文内容

推古天皇和武则天的异同点

世界历史3年前 (2021-10-17)310

推古天皇和武则天

推古天皇和武则天分别是日本和中国历史上的之一位女皇帝,两人在位期间的各项改革举措也都分别给日本和中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但政绩显赫的两个女皇帝还是有明显的不同。

推古天皇和武则天的异同点

推古天皇故居

推古天皇和武则天在很多方面都不同。之一,推古天皇从属于延续至今的日本天皇血脉,本来就是钦明天皇的公主,被同父异母的敏达天皇纳为妃子从而一步步被推上日本皇室的统治核心。而身在朝代更替之地的武则天则并非纯正的皇室血脉,只有母亲是出身于隋朝皇室,是她自己使手段一步步爬上高位,为了帝位还杀了不少唐朝宗室贵族,甚至还改了国号。因此相比武则天的专制狠绝,推古天皇并没有记恨与自己儿子争皇位的圣德太子,还起用他为摄政王,在位期间皇室内部因为她的管理制衡而恢复稳定,即使是面对拥护自己为皇的外戚苏我氏,推古天皇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其割让土地占为己用的要求。

但推古天皇和武则天一样在政治上见识长远,她积极推广佛教和主张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多次派遣留学生、留学僧随使团访隋,支持圣德太子推行冠为十二阶制和“宪法十七条”,以德、仁、礼、信、义、智为标准任人唯贤,以中国儒、佛、法三家思想作为道德守则管理国家,移风易俗的举措大大改善了日本社会精神面貌,为后来的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推古天皇成就

早于中国出现女皇帝之前,公元592年,日本就出现了之一位女皇帝-推古天皇,推古天皇开启了日本的飞鸟时代,日本历史上之一个文化繁荣时代,这正是在位36年间的推古天皇成就。

推古天皇和武则天的异同点

推古天皇画像

推古天皇成就对内是使日本皇室内部关系得到平衡并稳定下来,并平定了国内混乱不堪的局势,更重要的是起用了圣德太子为摄政王,因此才有了推古朝一系列改革,推行冠为十二阶制和“宪法十七条”,以德、仁、礼、信、义、智为标准任人唯贤,以中国儒、佛、法三家思想作为道德守则管理国家,有效稳固皇权的同时遏制了贵族特权,另一方面还支持推广佛教,积极主张学习中国先进文化。推古天皇成就对外则是加强与中国的联系,还多次派出留学生、留学僧随使节入隋,向日本大量输入大量汉文化,提高外交地位,在位期间多次攻打新罗,尽管最终没有收复任那,但得到了新罗割让的六城。

推古朝改革以移风易俗为主,强化社会精神信念,尽管没有触及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但它推动日本社会的文化,加强了日本各阶层的精神信念,对后来的深入改革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启蒙作用,是因为推古朝改革为后来孝德天皇的改革提供了一个较稳定的环境,孵化了飞鸟时代。推古天皇在位的政绩之大,是日本历史上八位女皇中最为显赫的,为日本后人所称道。

推古天皇简介

推古天皇原名叫做额田部,是日本历史上的第33代天皇,并且她也是日本历史上的之一位女当权者,女天推古天皇和武则天有些许相似的经历,一样都是女皇帝,一样大权在握。当然推古天皇简介还有很多,下文是详细的推古天皇简介。

推古天皇和武则天的异同点

推古天皇雕像

公元576年,额田部皇女正式成为敏达天皇的皇后。16年之后,也就是公元592年,当时的崇峻天皇遭到苏我马子所指使的人刺杀,崇峻天皇不治身亡,然后额田部在苏我马子的拥护下,确立为天皇。

在额田皇即位的初始阶段,身为推古天皇的额田皇正式立圣德太子为皇太子,因为圣德太子的父亲是是推古天皇的亲兄弟,他的母亲也是是推古天皇的异母妹。在竹田皇子去世之后,圣德太子成为了与推古天皇的血亲中的最亲信的人。所以让他可以总摄朝政,帮助天皇处理政务。

推古天皇在位的36年间,推古天皇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例如,兴建佛寺,派遣隋唐使等,后人成为推古朝改革。虽然身为女性,但是推古天皇有谋略,有智慧,头脑清晰,在皇太子和大臣苏我马子的势力之间生存,让他们之间保持平衡,不招致贵族的反感和反抗,使得自身王权延续下来。

公元628年4月15日,当时的推古天皇已经75岁了。在她去世的前一天,女帝把嫡孙田村皇子叫到枕边,告诫他要谨慎行事,又将圣德太子之子也叫到枕边,告诫要采纳他人的意见。推古天皇是日本8位女天皇中政绩最为显赫的,至今仍被日本社会广泛称道。以上便是推古天皇简介。

推古天皇评价

作为日本历史上的之一位女皇帝,推古天皇对日本的贡献功不可没,无论是日本还是外国的史学家,他们对推古天皇评价颇高,其在位期间的各项改革举措给日本和中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尤其是在日本文化以及精神信念方面,影响可谓持久深远。

推古天皇和武则天的异同点

推古天皇画像

推古天皇从属于延续至今的日本天皇血脉,本来就是钦明天皇的公主,被同父异母的敏达天皇纳为妃子从而一步步被推上日本皇室的统治核心。尽管已身居高位,万人之上,推古天皇并没有因此惩罚与自己儿子争皇位的圣德太子,反而还起用他为摄政王。在位36年间推古天皇不仅让争斗的皇室内部恢复稳定,还较好地协调了各派政治势力。

日本历代8位女皇帝中推古天皇评价更高,因为她在政治上见识长远,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她积极推广佛教和主张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多次派遣留学生、留学僧随使团访隋,支持圣德太子推行冠为十二阶制和“宪法十七条”,以德、仁、礼、信、义、智为标准,任人唯贤,以中国儒、佛、法三家思想作为道德守则管理国家,移风易俗的举措大大改善了日本社会精神面貌,为后来的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即使是面对拥护自己为皇的外戚苏我氏,推古天皇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其割让土地占为己用的要求。因此日本后人对推古天皇评价大多是政绩的各种称赞。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110/405203.html

“推古天皇和武则天的异同点” 的相关文章

拔都:成吉思汗的孙子,还曾率军横扫欧洲

拔都:成吉思汗的孙子,还曾率军横扫欧洲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拔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欧洲人认为,上帝之鞭是指天主用鞭子来教训人,以洗刷他们犯过的错。而13世纪的蒙古西征,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中亚到俄罗斯,再到欧洲,阿拉伯半岛,成吉思汗所打造的蒙古铁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击败加利西亚,伏尔加保加利亚,摩尔达威亚等诸多国家...

朝鲜美女奇皇后:元惠宗第三任皇后,最后搞垮大元王朝

朝鲜美女奇皇后:元惠宗第三任皇后,最后搞垮大元王朝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奇皇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八月,大将徐达率大军进逼北京,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开健德门逃出大都,经居庸关全部逃往蒙古草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元朝在中原统治结束,北元开始。元顺帝在北逃时...

李鸿章访问欧洲都看到了什么 竟然能让他感叹清朝的弱小

李鸿章访问欧洲都看到了什么 竟然能让他感叹清朝的弱小

还不知道:李鸿章访问欧洲都看到了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鸿章访问欧洲第一站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早就派遣大臣在此地恭候李鸿章。李鸿章到达俄国之后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仪式,沙皇尼古拉二世甚至派遣皇室的御用马车接送李鸿章。李鸿章本来就带着联俄拒日的目的访问俄国,因此在...

彭城公主的丈夫是谁?在她身上法国什么样的故事?

彭城公主的丈夫是谁?在她身上法国什么样的故事?

对大将妻儿失散,皇帝把公主嫁给他,后来妻儿又寻回来了,该咋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有句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是,今天我们聊的这个公主,生得清秀妩媚,明艳动人,性格也温顺,最后竟然是无人问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位公主是北魏孝文帝的妹妹彭城公。在彭城公主到了谈...

英国人为什么会称赞林则徐是一位好总督?他做了什么

英国人为什么会称赞林则徐是一位好总督?他做了什么

道光将林则徐革除职务 英国人为何赞林则徐是中国好总督。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响。英国军舰耀武扬威地开到广东广州海面,封锁了珠江口。由于钦差大臣林则徐早已严阵以待,英国军舰占不到便宜,便沿着海岸北上。那时候,中国沿海地区除了广东外,均防备松弛。所以英国...

旭烈兀有多厉害?阿拉伯人的噩梦

旭烈兀有多厉害?阿拉伯人的噩梦

“蒙古新四子”之阿拉伯人的噩梦——旭烈兀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旭烈兀,一个曾经让无数阿拉伯人颤抖的名字,他的“上帝之鞭”差点就挥舞到埃及,在他的强力征服下,穆斯林世界遭受了一次空前的浩劫。如果不是蒙古内乱,他将创造更多可能,他就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旭烈兀是...

北宋副宰相英国公夏竦生平简介

北宋副宰相英国公夏竦生平简介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夏郑公。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人。北宋副宰相。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参与编写王钦若的千卷...

粹德国陆军参谋长库尔特蔡茨勒简介 库尔特蔡茨勒是如何得到希特勒垂青的

粹德国陆军参谋长库尔特蔡茨勒简介 库尔特蔡茨勒是如何得到希特勒垂青的

纳粹德国陆军参谋长,二级上将。生于勃兰登堡的科斯玛。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在国防军供职,是出色的参谋和机动作战专家。1937年为陆军总司令部上校,入侵波兰时为上校参谋。1940年在法国战场服役。为克赖斯特将军指挥的装甲集群参谋长。次年为第一装甲集群参谋长,晋升少将。1942年被希特勒提升为步兵上...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