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处处的玄机:两处音意都不同不能混淆
“处”有两个读音:一是读chǔ,意思是居住、置身在某地、安排;再一个是读chù。“处”读chù时,通释:地方,是表示方位的。可是在古代诗词中,“处”除了表示方位外,还可以表示时间,译为“时”。
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何处”就是“何时”,自然是说:从什么时候有了白发,而绝不是说,从什么地方得来的白发。
李白《对酒忆贺监》:“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金龟换酒处”就是:金龟换酒时。
韩愈《早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一年春好处”明显说的是时间,就是:一年春好时。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知的不可能是某山某地,而是时间。“登高处”应译为:登高的时候;不可译成:登高的地方。
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何处达”,不是“乡书”到达什么地方,而是说乡书什么时候能到达。
五代牛希济《生查子》:“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处处怜芳草”意思是常常怜芳草,而不是到什么地方都怜芳草。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年年肠断处”就是年年断肠的时候。
柳永《雨霖铃》:“留恋处,兰舟催发。”“留恋处”,就是难舍难分的时候。“处”就是“时候”,并不是“地方”。
仅以上各例就说明,在古诗词中读chù的“处”,在多数情况下是表示位置的,但绝不可一概而论,有许多场合是表示时间的。现代汉语的“处处”就是“各个地方”,仅是表示方位的,所以,很容易以今解古。
家喻户晓的孟浩然的《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许多人以为处处闻啼鸟,就是听到到处是鸟叫声。其实,正确的解释应该是,时时听到鸟叫声。
诗人“不觉晓”,是因为“夜来风雨声”干扰了睡眠。夜里没有睡好,想睡个早觉又没睡成的原因是“处处闻啼鸟”,鸟叫声使他没能好好睡个早觉。“闻啼鸟”是“闻”,是听到的。“花落知多少”,是诗人的推测,这说明诗人虽然已经醒了,但是并没有外出,甚至没有起床。这个时候,窗外的世界是通过听觉感知的,而不是通过视觉看到的。没有出门的人,只是靠“闻”,是很难分辨啼鸟是分布各处还是集中于一树的。因为诗人只是听到“啼鸟”时时不断,而不是知道“啼鸟”的分布情况,所以,“处处闻啼鸟”的“处处”,应该解释为“时时”,而不可解释成“到处”。“处处闻啼鸟”,实为鸟声不绝之意。
急切想要欣赏春景的诗人,因为“夜”,因为“风雨”,而没能投入春之中。拂晓了,风雨停了,人却上来了困劲儿。是眯一阵儿,还是出去看春?诗人处于矛盾之中。
“再睡一会儿吧”,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再躺一会儿吧”,叽叽喳喳……啼鸟用一阵一阵的春之声,撩拨着诗人,让他想到“花落知多少”,让他按捺不住。《春晓》写的是春对诗人的勾引,诗人禁不住春的诱惑,而不是看春、赏春。
后来孟浩然肯定是出门了,肯定是投入春的怀中了,但是,诗已结束,那些全不写了。颂春的诗许许多多,多是对春的直接描绘,孟浩然则只写了听春、想春,于是就高了别人一头。若是将“处处闻啼鸟”依常人之解,释为“听到到处都是鸟叫声”,将只是听到的解释成了全面的听看结合,那就等于是让诗人进入了屋外的春天,那样就转回了通俗的窠臼,多了直白,失了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