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邓攸无子的典故源于历史上的哪个故事?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邓攸无子”故事,欢迎关注哦。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三国时期政权鼎立,战乱频仍。原本飘乎不定的游牧部族,得以乘隙突破万里长城,跨越黄河(河套地区),不断向中原侵袭蚕食。受汉文化影响和同化,少数民族变游牧为农耕,逐渐安居下来,为以后进入中原创造了条件。
西晋承袭曹魏,南征北战,屡经讨伐,才得以暂时统一全国,却不料又出现了内战,历时十六年(291年—306年)的“八王之乱”,对西晋政权造成毁灭性打击,也直接导致晋怀帝永嘉年间(307-313)的“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事件的结果,致使西晋灭亡,南北分裂,从此中国再次分裂长达270余年之久。北方铁骑纷纷南下,中原北方进入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晋都南迁建康建立东晋,中原士族百姓相随南逃,中原文明向南迁移并落地生根,使得南方文化出现兴盛局面,史称“衣冠南渡”。
永嘉之乱对汉民族是一次异常惨重的灾难,生存空间被掠夺,不得已纷纷南逃, *** 几近亡种灭族。而在其中有太多的悲惨事件,罄竹难书,我们撷取其中一位著名清廉大臣邓攸的故事,分享给诸位。
《晋书·列传·第六十良吏传·邓攸传》:“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人(今山西襄汾县襄陵镇邓庄村人)也。”邓攸是两晋著名大臣,以清廉著称。其祖父邓殷亮直强正,曾为伐蜀大将钟会(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主簿,西晋开国元勋贾充(平阳襄陵人)伐吴为长史,历任淮南太守、汝阴太守、中庶子之职。
邓攸七岁丧父,再历丧母及祖母,居丧九年,以孝著称,为人清心寡欲,平易俭朴,袭祖父职,被举孝廉不就。曾经拜访同乡镇军将军贾混(贾充之弟),贾混让其判决诉讼,邓攸不看,说道:“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我和参与诉讼的人一样(都想获胜),(更好的为政措施)是让人们不发生纠纷。于是贾混非常欣赏他,就把女儿嫁给了邓攸,并举荐其为灼然二品(九品中正制的考评科目)。
邓攸在西晋历官太子洗马、东海王越参军、长史、河东太守等职,官至两千石。永嘉之乱,被后赵皇帝石勒俘获,原本要将其杀害,邓攸以笔赋辞,在故人替他劝言下,为石勒敬重,任命为参军,给车马,并随时带其行军。
石勒军令很严,夜禁火,违之处斩。有一次邓攸和另一胡官邻车,胡官夜晚失火烧车,并诬陷邓攸。邓攸考虑无法争辩,便说是自己的弟妇有病,温酒失火导致,石勒予以赦免,这让胡人感动,便自缚到石勒那里还邓攸清白,从此邓攸深得胡人尊敬。
在石勒进军泗水之际,邓攸乘间砍坏车子,用牛马驮着妻、子、侄子逃跑,路上遇到劫贼,抢去牛马,只能步行,若被石勒兵马追上,全家皆难活。于是对妻子说:“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绝,止应自弃我儿尔。幸而得存,我后当有子。”,妻子哭泣着同意了,于是邓攸因义断恩,割情忍痛,弃子存侄,成为后世道德典范。
本来故事到此就打住了,可是在《晋书》中,紧接着叙述“其子朝弃而暮及。明日,攸系之于树而去。”,意思是,在邓攸夫妻早上弃子后,晚上儿子又跟了上来,第二天,邓攸便把儿子拴在树上走了。这一记载引起了后世诟病。
比如房玄龄在《晋书》邓攸传记最后评价“而攸弃子存侄,以义断恩,若力所不能,自可割情忍痛,何至预加徽纆,绝其奔走者乎!斯岂慈父仁人之所用心也?卒以绝嗣,宜哉!勿谓天道无知,此乃有知矣。”大意是,邓攸弃子存侄是大义之举,可是把儿子绑在树上不让其逃命是错的,这不是慈父应该做的,后来邓攸没有儿子,是老天的惩罚!宋代王楙《野客丛书》评价“如此则攸灭天性其矣,恶得为贤?”,认为邓攸称不上贤良。
那么,邓攸缚儿是对还是错呢?这是不是真的历史呢?我们先看《晋书》,《晋书》是二十四史之一,为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等以南齐臧荣绪的《旧晋书》为蓝本编撰,然而和《旧晋书》等有差异的在于,对于当时尚存的各家晋史及其它晋代史料没有充分利用和选择考核,又好采小说和神怪故事入史,对一些重要史实都有所删削,可惜的是其他版本的晋史全部佚失,无法对证,因而真实性值得怀疑。
我们想说,邓攸做出弃子存侄的决定,应该肯定是大义之举!因为在生死关头,在儿子和侄子只能活其一的前提下,选择了侄子,这点无论古今,都是值得彪炳史册的,正如“赵氏孤儿”程婴舍子存孤千秋扬名。然而缚子于树能不能做到?以笔者拙见,弃子为真,缚子未必真,在当时兵荒马乱,倘若其子能够跟随而至,那么何必绑缚?
而在《晋书》同文中还有一句话人没注意,那就是“又遇贼,掠其牛马,步走,担其儿及其弟子绥。”,意思是被强盗抢劫以后,只能步行,邓攸用担子挑着儿子和侄子邓绥,可见两小儿非常幼小,即便是能走也体力很弱,那么又何来的跟随而至?因而前后矛盾。再加上弃子也就罢了,把儿子绑在树上不让其逃命更是令人心碎,试问邓攸于心何忍?!还有前文记述邓攸祖父事迹时,加入了传说占卜,可见此文是经过演绎的历史,因而真实性值得怀疑。
而这些也是后代历史学家们质疑《晋书》有很多不靠谱的史料原因所在,正如鲁迅评价此事:“邓伯道弃子救侄,想来也不过‘弃’而已矣,昏妄人也必须说他将儿子捆在树上,使他追不上来才肯歇手。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邓攸除了缚儿于树为人诟病,另外一件事也被人指摘,那就是“误娶外甥女”。邓攸弃子后,妻子再没生育,逃到江南得到重用,后纳妾续嗣,甚是宠爱。没想到在询问小妾家乡亲人时,回忆父母名字,才发现是自己的外甥女,于是邓攸非常悔恨,从此不再纳妾,以至于邓攸再无子嗣。
此事在过去并无太多争议,然而近些年却屡屡被人指摘。其原因是邓攸违背人伦,近亲结婚,有亏德行。其实,用现代人的时代背景去评判古人,这有点吹毛求疵。因为如今大多数人都没有经历过战乱,再加上过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当时女子出嫁,都是外族,除非被休,基本上是不能回家的,对于外甥子女可能多年都未谋面也有可能;不比同族兄弟,居住在一起,可以经常见面,侄子女是认识的。这就是在《邓攸传》中,在逃难时,邓攸携带弟弟一家,而没有提及姐妹,这是时代原因。
永嘉之乱,人们纷纷南逃,亲属流离失所,相互很难遇上,而邓攸外甥女被当成小妾,自然是被买卖而来,年龄幼小(古代女子十几岁就出嫁),面貌变化较大;况且当时女子只是某某氏,并无名字,因而邓攸不知是外甥女有情可原,这也是历史导致的悲剧误会。再一个,那就是古代近亲结婚非常普遍,宗法社会只要是不同姓就可以,姑表亲、姨表亲比比皆是,一直到近代还非常流行。现在人只是因为二人是近亲,不考虑历史背景,妄自指责,确实有失公允。
邓攸青史留名并非源自缚儿于树和纳甥为妾,而是因为其清廉为民,造福一方。《晋书》记载,邓攸与刁协、周顗(伯仁)素厚,因而前往东晋,得到晋元帝司马睿重任,先任太子中庶子,然后授以吴郡太守。当时东晋刚刚成立,需要稳定局面,赢得江南百姓拥戴,而邓攸就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邓攸任职吴郡太守,自己带着米粮前去上任,除了饮用吴郡之水,连俸禄都不要。当时吴郡遭受饥荒,邓攸上表赈灾,未经批准,就立即开仓救民,因擅自开仓遭到弹劾,被晋元帝赦免。邓攸在任上,“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来邓攸因病去职,郡里有迎送钱百万,邓攸不受一钱!百姓听说邓攸要走,数千人拿绳牵住坐船,不让走,邓攸不得已,只好半夜才悄悄离去。
吴郡百姓前往御史台乞求能够让邓攸再留任一年,然而当政者不听。于是吴人做歌:“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邓侯挽不留,谢令推不去。”,百姓一直等到天明,希望能够将邓攸挽留,可是却无法办到,新来的谢太守不想要却推不走!能够得到百姓如此拥戴,古往今来有几人?!
邓攸后来官拜侍中,转吏部尚书、护军将军、会稽太守、尚书右仆射(《资治通鉴》为左仆射),咸和元年(326年)病逝。晋成帝追赠他为光禄大夫,加授金章紫绶,并以少牢之礼祭祀,其侄邓绥为其守孝三年,今原籍襄陵邓庄有乾隆年间石碑一通,上刻“邓伯道之墓”纪念。
邓攸为官一方,造福百姓,不贪一钱,清廉如水,深得百姓拥戴,因为存侄弃子,后又误娶外甥女,发誓不再续妾,以至于没有子嗣,因而百姓感恩,替邓攸不平,时人评价:“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后来就成了成语“邓攸无子”、“伯道无儿”,意思是有德行有良知的贤人,却没有后代,真是让人伤心啊,不由得问苍天,是不是太无知无眼了?!而一些评价认为其缚儿于树有亏人伦,无后是报应之语,就是妄人胡言乱语了,岂不谬乎!
“邓攸无子”这个成语典故,被后人铭记,千古传诵,有众多诗词文章赞誉,唐代诗人白居易,也是无子有女,常以邓攸自喻,我们撷取其中一首诗作为结尾吧:
《闲坐》
【唐】白居易
暖拥红炉火,闲搔白发头。
百年慵里过,万事醉中休。
有室同摩诘,无儿比邓攸。
莫论身在日,身后亦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