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与 *** 的发明者贝尔之间有怎样的交集
马克吐温与贝尔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是 *** 的发明者,因此被后人称为“ *** 之父”。而实际上,马克吐温与贝尔之前曾经有过一段交集,还让马克·吐温错失了一次发财的良机。
亚历山大·贝尔的照片
马克·吐温是一位靠写作起家的作家,由于他的作品中富有幽默、诙谐的语句,可读性很强,同时还暗藏着对制度和时事的讽刺,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因此,马克·吐温的作品十分畅销,也让他赚到了大笔的资金。
马克·吐温除了写作,还喜欢搞一些风险投资的项目,因此他将自己写作的收入其中很大的一部分都投入到了风险投资之中。但是马克·吐温的投资一般都没有得到什么回报,甚至有些人知道了他这个爱好之后,是存心欺骗他的。
有一天,一个自称名叫贝尔的年轻人找到了马克·吐温,向马克·吐温展示了他的新发明,是两个塑料盒子,放在不同的地方,可以互相通话。按照现代人的常识来看,很容易就知道,他的这项发明就是 *** 机。
马克·吐温很快就拒绝了对方,原因是马克·吐温认为,他的家里只有四五个房间,彼此之前不需要这样的东西通话。
贝尔并没有因此气馁,他告诉马克·吐温,只要四五百美元即可,他就可以将这项发明推广到市场上。但是马克·吐温还是拒绝了他。马克·吐温与贝尔之间的谈话就此结束,当天贝尔怏怏而归,只能继续去寻找新的投资人。而日后为贝尔投资的人都先后发了大财,马克·吐温也因此错过了发财的机会。
马克吐温发明了胸罩肩带
众所周知,马克·吐温是一位美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演讲家,他创作了《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多部脍炙人口的小说,直到至今销量依然高居不下。除了在文学作品方面的成就,马克吐温发明的胸罩肩带,也是直到今日依然为人所受用的。
马克·吐温设计的松紧带
如图所示,下面的署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这个名字是不是听起来有些陌生,但是说到马克·吐温,就人尽皆知了。对,这两个名字是同一个人,克莱门就是马克·吐温,而马克·吐温就是克莱门的笔名。
1871年,在《大西洋月刊》的其中一个篇幅里,发表了一则关于马克·吐温发明的专利,报道称,这是一种可调节大小、可拆分的松紧带,用途就在于可以广泛使用于女性的内衣,男士的马裤以及其他多种方面的服装应用。
在此之前,欧洲,包括美洲的女性服装,通常都是通过束腰带来进行束身的,这种发明无疑让束腰带的历史成为了过去。虽然在当时,马克·吐温本人也并未盛名,这个设计可以利用于女性的内衣,但是女性松紧内衣的出现,正是在马克·吐温去世后的不到四年的时间里。马克·吐温对这个发明也曾经引以为豪,他说这种可调节,可拆分的松紧带,在市场绝对有竞争优势。马克吐温发明了胸罩肩带的故事,证明他不仅在文学方面有杰出的造诣,在服装方面,也具有长远的目光。
马克吐温性格
马克吐温的作品以幽默的语言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从马克吐温作品中,也可反映出马克吐温性格。那么,首先来说,马克吐温性格幽默风趣,正是因为他具备这种性格,所以才能写出富含幽默语言的文学作品。
马克吐温
众所周知,个人的性格与成长环境是紧密相关的。1835年11月30日,马克吐温出生在一个叫汉尼拔的小镇,马克吐温的父母都是平凡之人,所以家境也不是太好。马克吐温的父亲约翰·克莱门斯梦想着成为一个富豪,但是梦想终归是梦想,约翰·克莱门斯当过律师、法官等多个职业,但是他依然没有走上致富之路。
甚至有时连家中的生计都无法维持,马克吐温面对着这样一位没有笑容的父亲,所以马克吐温童年过着极其压抑的生活。虽然父亲没有给过马克吐温好脸色,但是马克吐温的母亲是一位善良、乐观地家庭主妇。
童年时期的马克吐温深受母亲的影响,所以长大后的马克吐温也有幽默地性格。坚韧不拔也是马克吐温性格之一,马克吐温自幼在汉尼拔生活,这座小镇紧挨密西西比河,所以马戏团、黑人剧团、传教士经常在汉尼拔靠岸。
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下,马克吐温不仅增长了见识,还养成了坚韧不拔地性格。马克吐温为了维持家中的生计,他从事过多种职业,在生活的压迫之下,马克吐温依然笑对生活,这正是马克吐温性格闪光点。
马克吐温黑色幽默
所谓的黑色幽默,即为绝望的嘲讽之意。因为黑色代表着死亡、绝望的意思,幽默即是一种嘲讽的态度。在文学形式上,就是以喜剧的形势来表现悲剧的故事。温黑色幽默是马克·吐温更具有特色的文学表现形式。
马克吐温的画像
《他是否还在人间》是马克·吐温黑色幽默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一个名为米勒的穷画家,忽然发现了一个规律,即画家的作品唯有等作者本人死去之后才会出名。于是他和他的朋友,自导自演了一出假死的闹剧。果不其然,在米勒假死之后,他的画作一下子变得畅销起来,但是米勒只能在隐姓埋名之中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
从这则故事中,马克·吐温用黑色幽默的形式,表达了艺术家的艰辛及其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同时也影射了变态扭曲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在小说中,米勒的朋友卡尔将米勒的一幅画以2200法郎卖出,结果在投机商的几经转手之后,居然水涨船高,拍得了55万法郎。从这个地方,马克·吐温又揭示了艺术品市场被投机和炒作的商人把控的现状,揭露了艺术品交易市场的黑暗和残酷的社会现实。
在马克·吐温的其他作品之中,也同样使用了这样的黑色幽默的文学表现形式,将社会中丑恶、滑稽、扭曲、阴暗的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将其放大,看上去有些荒诞不经,但实际上,却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抨击。
马克吐温的地位
马克·吐温的地位在美国的文学界是举足轻重的。事实上,不仅在美国,甚至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马克·吐温都是一个令人耳熟能详的名字。
马克吐温的照片
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曾说,他是之一位美国真正的作家。马克·吐温的文学影响了几代人,也是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创作文学的触角十分细腻,由于他年轻时期贫穷的经历以及其独特的观察角度,揭露了美国在繁荣的表面下隐藏的丑恶真相。他的文学语言富有幽默和诙谐的风格,令人爱不释手。
而后随着马克·吐温的阅历加深,他创作的作品基调,基本上完成了从幽默乐观到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笔触更为犀利,讽刺更加激烈,幽默讽刺中批判的成分得到了增强。因此威廉·福克纳又说,美国的所有文学,都是继承了马克·吐温的风格。
世界著名的作家海明威的观点和威廉·福克纳十分类似,称美国所有的文学,都源自于马克·吐温的作品,由此可见,马克·吐温的地位在美国的文学史上,是十分重要的,简直可以被称为美国文学的鼻祖。因此在美国文学届,赠予他“美国文学中的林肯”称号。
《大西洋月刊》是美国更具权威的,也有官方性质的一部期刊,在这部期刊里,马克·吐温被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他名列第16位。
马克吐温是哪个国家的
众所得知,马克吐温是一位大文豪,他的文学作品在多个国家广泛流传,至今仍然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那么,了解马克吐温此人时,应该率先了解马克吐温是哪个国家的。通过马克吐温简介便可得知,马克吐温是哪个国家的。
马克吐温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人,具体来说,马克吐温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汉尼拔。其实,从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中,也能看出马克吐温是哪个国家的。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主人公汤姆索亚在密西西比河一带进行了冒险活动,书中所描绘的场景,都是美国社会风俗、人文风情的体现。
马克吐温用幽默而犀利的言词,向读者展示了自己所生活的时代背景。马克吐温从青年时期,便已经开始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他从最之前的小工人,到后来的记者、排版工人,这都是马克吐温珍贵的人生经历。
正是因为马克吐温具备底层的生活经历,所以才让他成为一个胸怀疾苦的作家。不难看出,马克吐温很多作品中,都折射了美国社会的弊端,他借助勇敢的小少年汤姆索亚,反射出美国社会的丑态。
马克吐温生活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上期,此时的美国正好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美国社会发生了严重而深刻的变革,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矛盾。马克吐温经历了这一阶段,所以更能体会底层百姓的困苦。
马克吐温旅行
关于马克吐温旅行有一个故事 ,讲述的是马克吐温旅行途中所发生的事情。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旅行是消除无知和仇恨的更好 *** ”,这正是马克吐温在旅行途中的感悟。马克吐温酷爱旅行,他认为旅行是最美好的一件事情,从马克吐温的作品中也可看出,他对旅行情有独钟。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撰写的五大游记,正是马克吐温旅行的体现。马克吐温一生到过很多地方,他的所见所闻所感,都为他撰写游记提供了素材。在19世纪,很少有人像马克吐温那样远渡重洋,他的旅行踪迹遍布各个大洲,乃至于各个国家。
马克吐温在美国境内旅行时,他横跨东西两岸。马克吐温曾经从密西西比三角洲出发,前往北部边境,农场、小镇、矿区、大都市都曾留下马克吐温的足迹。除此之外,马克吐温还曾到过伦敦、柏林、维也纳、佛罗伦萨等地。
通过相关记载得知,马克吐温的足迹遍布澳大利亚、加拿大、百慕大、巴基斯坦、南非、直布罗陀等地。旅行不仅让马克吐温感到惬意,同时也让马克吐温收获了很多惊喜。
马克吐温在1867年写下一封信,信中说:“我只知道,或者只感到,我急不可耐地需要走。”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旅行能带给马克吐温创作的灵感,所以他无法停下脚步。
1895年,马克吐温还带上家人乘坐轮船前往澳大利亚进行旅行。
马克吐温戒烟
马克吐温所写的人生哲理,大多都是来源自己的经历。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马克吐温戒烟的句子。关于“戒烟”这一问题,马克吐温也发表过自己的见解,马克吐温说:“戒烟是件很容易的事,我已戒过一千次。”从这句简短的话中,便可看出马克吐温戒烟的历程。
马克吐温
不难看出,很多搞创作的人,都有吸烟的习惯。烟中含有 *** ,吸烟可以振奋人的精神。例如,郭沫若、老舍、鲁迅等大文豪都有抽烟的习惯。老舍曾说:“要我戒烟,宁可上吊。”
无论是马克吐温戒烟论,还是老舍戒烟论,都可以看出戒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从马克吐温戒烟句子中,可以看出马克吐温曾经无数次地尝试戒烟,但是都没有成功,所以才以充满幽默而又自嘲的话语,表达出自己对戒烟的看法。
马克吐温一生著有多本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都是马克吐温的所见、所闻、所感。为了完成这些作品,马克吐温经常思考到深夜,如果困了,没有灵感的话,马克吐温就依靠抽烟来缓解自己的苦闷情绪。
俗话说,搞创作的人都是孤独的,从马克吐温吸烟行为,便可得知马克吐温创作的历程。马克吐温以幽默的话语道出戒烟的不容易,即使他自己深知吸烟的危害,但是经过数十次的尝试,依然屈服于香烟。关于马克吐温戒烟论,至今仍被人们熟知,一些吸烟者甚至以马克吐温戒烟论来标榜自己对戒烟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