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历史 > 正文内容

素有"法国的狄更斯"之称 都德的代表作是什么

世界历史3年前 (2021-11-25)570

都德的代表作

都德的代表作是《最后一课》,《最后一课》是都德于普法战争时期写成的一部短篇小说,和《柏林之围》一起被编入了《月曜日故事集》,发表于1873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当时法国战败,法国的国王拿破仑三世被俘虏,普鲁士的大军在法国的国土内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

素有"法国的狄更斯"之称 都德的代表作是什么

都德的代表作《柏林之围》

在普鲁士取得了两地的控制权后,就下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禁止教授法语,改教德语。

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的韩麦尔先生,在沦陷的阿尔萨斯的一所学校里,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这最后生动的一课,都德刻画了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两个鲜活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最后一课》从1912年起开始被翻译成中文,一直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

除了《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也是都德的代表作。这篇短篇小说同样以普法战争为背景。1870年,普鲁士的大军已经兵临巴黎城下,他通过对一个身患重病的老军人的刻画,把现实中的巴黎保卫战和通过老军人幻想出来的攻打柏林的画面结合起来,使小说增添了一种悲壮的情怀,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小说的语言简洁,极其富有深刻的教育精神,是世界文坛上的一枚瑰宝。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一起,都被列为都德的代表作,同时也成为了都德的代名词,只要说起这两篇小说的名字,人们很自然地都会将都德联系起来。

都德是哪个国家的

说起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部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小说的作者都德。那么,都德是哪个国家的人呢?

素有"法国的狄更斯"之称 都德的代表作是什么

都德的照片

1840年5月13日,都德出生于有着“薰衣草之乡”的普罗旺斯。年轻时的都德一直在家乡打工和学习,直到他17岁的时候,才动身前往巴黎。此后,都德便开始在巴黎开始文学创作,他的之一部作品《女恋人》就是在巴黎发表的。

读过都德的代表作《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的读者应该知道,这两部短篇小说,都是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而作者的观点,则是站在法国立场上的。比如《最后一课》中,故事发生在已经被普鲁士攻陷的阿尔萨斯的一座小学里,因为普鲁士下令,该地不能再教授法语了,因此法语老师韩麦尔先生为他的法国学生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比如《柏林之围》,是在普鲁士军队围困巴黎的时候发生的,作者的观点仍然是站立在法国立场上。

都德和福楼拜、左拉、、龚古尔、屠格涅夫五个人一起,组成过一个名为“五人聚餐会”的文学团体,这五个人中,除了屠格涅夫是俄国人之外,其他都属于法国人。

1897年12月14日,都德去世于法国巴黎,时年57岁。因此,都德是哪个国家的问题已经一目了然。他生于法国,卒于法国,作品的观点和立场是法国,其社交圈内也都是法国人,因此都德系法国人无疑。

都德作品特点

都德的作品特点主要通过其主题和艺术两方面来表现。都德受到左拉的影响很深,赞成自然主义的创作论,善于通过其细致入微的观察,来表现其主人公的遭遇和经历。

素有"法国的狄更斯"之称 都德的代表作是什么

都德的照片

总结都德的所有作品,实则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但是他由于视角的局限性,因此批判的不够深刻,揭露的资本主义丑态也仅仅局限于社会世态和人情习俗。在普法战争爆发前,对于在资本主义下遭受到不公待遇的主人公,他往往抱以同情,这种同情又近乎悲天悯人,而作者本人,也扮演了上帝的角色。

都德通过其细致的观察,往往发现一些有别于别人的具有独特意味的东西,在通过文字描写出来,富有深意。因此他的作品中,往往都带有像诗文一样柔和的情感和动人的魅力。都德在战后的作品中,这种宗教式的仁爱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在工业文明面前,人类暴露出来的丑态和膨胀的欲望,他试图通过宗教拯救的方式,来排解人类精神上的痛苦,所以他后期的作品中,又充满了主人公被拯救的渴望。

都德的作品特点在艺术方面,采用了素雅清淡、简洁朴素的语言,在创作的短篇小说有近百篇,题材丰富。他将自己和别人的经历写入到其小说之中,加以艺术加工,对当时法国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世态人情,进行了幽默的讽刺和温柔的批判。除此之外,都德的作品中,还喜欢引用普罗旺斯的民谚、民谣,使得他的小说语言多样化,更具有可读性,字里行间充满了南方情怀。 [!--empirenews。page--]

阿尔封斯都德的主要成就

都德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因此阿尔封斯都德的主要成就主要体现在其文学方面和现实主义批判方面。

素有"法国的狄更斯"之称 都德的代表作是什么

都德的作品《柏林之围》的插图

都德的一生,共计创作了十三部长篇小说、一个剧本和四部短篇小说集。在他的这些作品之中,其中短篇小说集《月曜故事集》最为著名,他的代表作《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就是出自这部合集。《最后一课》从1912年开始被翻译后进入中国,一直被选入中学生的语文教材之中,他在小说中表达出来的强烈的爱国情怀,超越了种族和语言,深深地感染了世界各地的读者。都德赞成左拉提出的自然主义创作理论,在自己的作品中,除了对角色细致入微的观察,更加入了自己的经历,因此深深获得读者的喜爱。

阿尔封斯都德的主要成就还体现在其对现实主义的批判上,他对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世态人情,作了幽默的嘲讽和温和的批判,虽然总体上来说,他的批判力度过于温和,但总体的思想还是进步的,他通过对人物的观察,加注自己的细腻感情,揭露了造成主人公不幸的原因。因此,都德的作品,起到了对现实的批判作用。

都德、福楼拜、左拉、埃德蒙·德·龚古尔、屠格涅夫等人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文学创作的问题,因此后人称其为“五人聚餐会”。他们之间互相影响,成为了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一个文学流派,为世界的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都德的故事

都德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关于都德的故事,也因其个人的成就而被世人所津津乐道。

素有"法国的狄更斯"之称 都德的代表作是什么

都德的照片

都德小时候家里十分贫穷,父亲虽然是个做丝绸生意的,但由于经营不善,生活难以为继。而他的母亲对文学方面的成就很高,却也不善料理家务,因此都德在15岁的时候,就开始在小学里担任监学。都德自小聪明过人,在她母亲的影响下,他很小就学会了写诗,经常到他家附近的书店里去读书,因此让他掌握了很多文学知识,为他日后成为大文学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都德的妻子阿拉也是一个在文学方面早已很深的女人,在两人结婚之前,阿拉写过不少优秀的作品。但在结婚后,阿拉就放弃了写作,全心全力地辅佐自己的丈夫。有一次,都德的两个朋友到他家拜访,见到他妻子后,鼓动阿拉为他们吟唱一首诗。阿拉在无法拒绝的情况下,只能即兴吟了一首,诗歌的内容是歌咏鸟儿顶着狂风劳动,用丝带的碎屑做窝。在阿拉的口中唱出来,充满了女性的细腻,令都德的两个朋友听得如痴如醉。在阿拉唱完之后,他们评价说“无论是男人或女人,我一次也没有碰到过那么深刻的吟咏者,那么懂得文体的诀窍的人。”

从都德的故事中可以发现,都德的成功和两个女人是分不开,一个是他的母亲,另一个就是他的妻子,因此,都德经常说,假如没有他的妻子,他是不可能到达今天这样的成就的。他自己也承认,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经过他妻子逐字逐句地审核过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111/412000.html

“素有"法国的狄更斯"之称 都德的代表作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清朝总督叶名琛为什么会被人带去印度?关在铁笼四处展览

清朝总督叶名琛为什么会被人带去印度?关在铁笼四处展览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总督叶名琛为什么会被人带去印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1127年,金朝一路高歌勇进,攻取北宋首都东京,宋徽宗和宋钦帝被俘走,除二帝外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嫔妃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被带走,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此事件史称“靖康之耻”。“靖康之耻”是后朝的警钟...

道光为什么想纳英国女王为妃?道光哪里来的自信?

道光为什么想纳英国女王为妃?道光哪里来的自信?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道光为什么想纳英国女王为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后金原本是一个处于偏远一隅的少数民族,但努尔哈赤靠十三副铠甲起家,事业越做越大,他的后代一不小心就成功了,在1644年正式入主中原,这些曾被汉人视为蛮夷的民族成为中原王朝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当时很多汉家精英不把他们...

拔都:成吉思汗的孙子,还曾率军横扫欧洲

拔都:成吉思汗的孙子,还曾率军横扫欧洲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拔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欧洲人认为,上帝之鞭是指天主用鞭子来教训人,以洗刷他们犯过的错。而13世纪的蒙古西征,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中亚到俄罗斯,再到欧洲,阿拉伯半岛,成吉思汗所打造的蒙古铁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击败加利西亚,伏尔加保加利亚,摩尔达威亚等诸多国家...

乾隆为什么拒绝英国使者马戈尔尼的通商请求?这个决策正确吗?

乾隆为什么拒绝英国使者马戈尔尼的通商请求?这个决策正确吗?

乾隆为什么拒绝英国使者马戈尔尼的通商请求?这个决策正确吗?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乾隆拒绝英国使者马戈尔尼同商这件事情,还是让人觉得十分的绝望的,如果当时开放的话,后来的清朝也不会这么惨,但是又有人说乾隆是对的,那么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这问题的...

箕子朝鲜的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吗?

箕子朝鲜的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吗?

朝鲜人有“中华遗风”?箕子朝鲜的故事是真的么?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关于我们的近邻朝鲜,我们总是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这个曾经臣服天朝的藩邦今日虽然多有异心,但中朝之间文化上的血脉共同也总让我们感叹朝鲜人有“中华遗风”。如果寻根溯源来看,我们总会把一切聚焦到故事的开始,一场史诗性的迁...

英国公使对他说了一句话,竟能让慈禧气得暴跳

英国公使对他说了一句话,竟能让慈禧气得暴跳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我们都知道戊戌政变以后,光绪皇帝基本上退回到了他的小房子里面,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也由幕后的操纵直接来到了政治的前台,当时的清王朝已经变成了慈禧太后名正言顺当家作主的时代,在这一时期里面,慈禧太后的威信越来越强盛,光绪皇帝也在摇...

旭烈兀有多厉害?阿拉伯人的噩梦

旭烈兀有多厉害?阿拉伯人的噩梦

“蒙古新四子”之阿拉伯人的噩梦——旭烈兀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旭烈兀,一个曾经让无数阿拉伯人颤抖的名字,他的“上帝之鞭”差点就挥舞到埃及,在他的强力征服下,穆斯林世界遭受了一次空前的浩劫。如果不是蒙古内乱,他将创造更多可能,他就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旭烈兀是...

竹中重门:丰臣秀吉身边名军师

竹中重门:丰臣秀吉身边名军师

竹中重门(1573-1631) 竹中重门,幼名半助,是丰臣秀吉身边名军师竹中半兵卫重治的三男,母亲是安藤守就的女儿,正室是加藤光泰之女。由于父亲半兵卫在随军出征播磨三木城时因病溘然长逝,改由年仅七岁的重门继承家督之位,也因为重门年仅七岁,所以采取折衷作法让重门的叔父,也就是时为织田信长马回的竹中重矩...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