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如何评价晚清重臣李鸿章?

中国历史3年前 (2021-11-30)200

1900年8月15日,八国联军攻下了北京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慌张地逃出了北京。离1901年的结束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回銮路上的大清国皇太后慈禧在黄河岸边的辉县收到了那个令朝野上下无不悲哀的消息:李鸿章死了。就在李鸿章咽气之前的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站在他的床 头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为了大清国与洋人争辩了一生的李鸿章已不能说话,他只有眼泪了。眼泪流尽了,他的眼睛闭上了。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鸿章及其生活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他作为近代中国一位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在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言所行更是斑驳陆离,因而人们评价起来众说纷纭就没有什么可怪的了。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李鸿章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在晚清政坛上纵横驰骋半个多世纪。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是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李鸿章虽然难以承载英雄桂冠,但为时势所造和影响时势进程则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评价晚清重臣李鸿章?

李鸿章活跃于政治舞台之日,正值晚清社会从传统向近代、从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演化的过渡时代。适逢其会的李鸿章也就成了崛起于新旧两界线之中心的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时代造就了李鸿章,而李鸿章也以自己的言行在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上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李鸿章人生旅途,跨越道、咸、同、光四朝,出将入相,坐镇北洋,遥执朝政,涉及晚清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他身为清朝柱石重臣,植根于封建主义而又倾向资本主义,忠实于传统营垒而又颇具改革精神,所言所行,往往新旧纷呈,中西杂揉,内则开拓与因循毕具,外则抗争与妥协并存,因而有时是顺乎时代潮流,有时又是阻挡历史车轮。

李鸿章堪称洋务运动的首脑和旗帜。洋务运动是时代的产物,是对外国殖民侵略和世界现代化浪潮冲击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近代中西文化撞击和交 融的初步结果。与同时代的洋务官员相比,李鸿章不仅对中外形势和中国出路的认识要比同僚深刻,而且采用西法、举办洋务新政数量之多、成效之大,也无人能望其项背。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遇到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大清帝国厝火积薪,可危实甚,因而主张识时务者当知所变计耳,绝不应昏睡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思振作。为此,他提出必须向西方学习 ,举办洋务新政,以求自强、自立。他斥守旧而不避人君,为自强而力倡变法,主张以儒家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之以西方富强之术。他力主把修明前圣制度和学习 外人所长结合起来。所谓修明前圣制度,就是变法度必先易官制,改善封建政治制度。所谓学习 外人所长,就是引进属于西方物质文明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企图借用西方资本主义甲胄以保护清朝封建主义的躯体。必须指出的是,他力图排除西方的政治文明即资产阶级民主 制度,只热衷于引进西方物质文明即近代军工技术,显然不能使中国摆脱传统的农业社会,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但毕竟使封建体制发生裂痕,催生了中国的资本主义,从而使中国社会在传统向近代转轨的路途上迈出了艰难的之一步,加速了中国向半殖民地的沉沦 。

大清国没有外交 的概念,所有的外事统统归于洋务。洋务运动的首领李鸿章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大清国当然的外交 家。李鸿章的外交 生涯不但让西方人知道了大清国有一个相貌堂堂且矜持、自信和傲慢的李中堂,而且也让中国人在19世纪之交 那段悲伤的日子里终于揪出了一个罪魁祸首李鸿章让国人因为遭受屈辱而积淀的愤恨在怒斥他的过程中得到宣泄。

洋人了解李鸿章的外交 能力,是通过中英《烟台条约》的谈判。其时,英国人的军舰开入烟台,日本军队开始向朝鲜武装挑衅,以对大清国构成战争威胁。皇亲和醇亲王主张与英国人决裂开战,而李鸿章的思路是:大清国不能再在外交 上走一贯的老路,即事端一出,动辄开战,战则必败,败则议和,和则割地赔款。1876年9月,《烟台条约》签订。觊觎更多在华利益的英国人事后说:这个文件既不明智也不实用,毫无意义,是一堆冗言赘语而已。尽管洋人说,面对强大的威胁,李鸿章依然能谈出一个明显存有抵抗态度的条约,是一件值得惊诧的外交 事件,但从烟台回到直隶总督府的李鸿章还是因为赔款和开放口岸而背上了卖国的罪名。

甲午战败后,朝廷再次派李鸿章去日本议和。在日本马关,李鸿章被一名刺客击中,子弹卡在他左眼下的骨头缝里,没有医生敢在这个位置下手术刀,李鸿章给朝廷的电报只有六个字:伤处疼,弹难出。而面对日本人割让辽东、台湾、澎湖,赔款军费3亿两白银的要价,朝廷在给李鸿章的电报中均是模棱两可的着鸿章酌量办理。伤痛和心痛折磨着李鸿章。如果采取强硬的态度和立场,只能导致中日战争继续扩大。以大清国实际的军力状况而言,战争的结果只能是中国的东北被全面占领;而如果答应日本人的条件,大清国 *** 和财产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两害取其轻,这是面对残局的李鸿章的选择。

如何评价晚清重臣李鸿章?

1895年4月,带着《马关条约》草约和脸上的绷带回国的李鸿章,发现他成了举国的公敌:朝廷斥责他办事不力,官员说他丧权辱国,民间暗示他拿了日本人的银子,更有人公开声明要不惜一切杀掉他以雪心头奇耻大辱。

李鸿章是清王朝的忠臣。他出身于崇尚宋学的官僚地主家庭,自幼受到严格的封建传统教育。在他的心目中,忠君观念根深蒂固,他认为君臣之位不能僭越,疆吏不可窥测朝廷之迹。他与清廷互相依存,荣辱与共。他需要依靠清朝皇权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清廷也需要依靠他安内攘外,维护清王朝的稳定。他凭借清廷爬上权力顶峰,清廷则把他誉为华夏栋梁,声称无鸿章,无清朝。他的悲剧在于既看出清朝统治风雨飘摇,犹如敝絮塞漏舟,朽木支广厦,稍一倾覆,遂不可支;又在自己实力足可除清廷自立有余时,仍勤勤恳恳服侍皇室,决不另有他途。他镇压太平天国、倡导洋务新政、推行和戎外交 ,无一不是为了拯救面临沉没的漏舟和倾覆的广厦。他形象地把清王朝比为破屋,自己比作裱糊匠,宣称裱糊匠只会修葺而不能改造破屋,及至破屋真相破露,不可收拾,裱糊匠自然无计可施。他为无力回天而深长叹息,瞻望前景而茫然若失。

李鸿章死后两个月,梁启超写出皇皇大作《李鸿章传》,称: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梁启超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美国人的评价是: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 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 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111/412895.html

“如何评价晚清重臣李鸿章?” 的相关文章

程咬金在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程咬金在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程咬金,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655年:武则天成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公元656年:程咬金挂帅西征,因为贻误战机,杀降取财,被罢官;虽然随后起用为岐州刺史,但程咬金上表“乞骸骨”,请求辞官;公元660年:李治重病,武则天开始替李...

张飞和关羽都有女儿 刘禅为何只娶张飞的女儿

张飞和关羽都有女儿 刘禅为何只娶张飞的女儿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禅的2任皇后都是张飞之女,为何不娶关羽的女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三国纷争中,蜀汉的皇帝刘禅是最让人讨厌的一个,被人戏称为“打不过的家伙”。在大多数人看来,刘禅就是一个愚蠢的人,他甚至认为,蜀汉之所以会被毁灭,就是因为他。其实追溯到这一点,我...

李璮是什么出身?他要反叛元朝的原因是什么?

李璮是什么出身?他要反叛元朝的原因是什么?

李璮,一个鲜为人知的叛将之王。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中统三年(1262年),元朝益都行省长官李璮起兵反元。李璮为元朝世侯,还与元朝皇族联姻,经营山东三十多年,为何突然要反叛元朝呢一,归附元朝李璮为金末红袄军首领李全之子,因此自幼见识到战乱的残酷与人心的变幻莫测,有了割据自立的野心。...

三国时期关羽与黄忠二人的关系怎么样?

三国时期关羽与黄忠二人的关系怎么样?

关羽、马超、张飞、赵云和黄忠,被刘备封为了自己帐下的五虎上将。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正史为前后左右四方将军,封魏延为汉中太守,当关羽知道五虎上将中有黄忠时,非常不高兴,当即撂下狠话,说大丈夫不与老兵为伍,这明显是公开看不起黄忠。既然公开了,黄忠肯定知道,那么,黄忠服关羽吗?关羽死后,...

刘肥是什么身份?他与鲁元公主是何关系?

刘肥是什么身份?他与鲁元公主是何关系?

刘肥,汉高祖刘邦的庶长子,西汉诸侯王。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汉惠帝二年 (前193年),齐王刘肥前去长安朝拜弟弟汉惠帝。但刘肥在长安不但差点丢掉性命,还被迫认了亲妹妹鲁元公主为干妈。为何刘肥要“认妹为母”呢一,刘邦长子刘肥出身微寒,为泗水亭长刘邦与外妇曹氏...

推恩令相当于变相削藩 诸侯王为什么不反抗汉武帝

推恩令相当于变相削藩 诸侯王为什么不反抗汉武帝

对明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变相削藩,诸侯王们为什么无人反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的“推恩令”是我国古代最强的阳谋之一,尽管诸侯王都知道“推恩令”的危害,但是却都无法抗拒“推恩令”的实行。因为“推恩令”在损害诸侯王嫡长子利益的同时,也让诸侯王的其他儿子获得了好处...

刘备为什么要传位给刘禅 刘备就没有更好的选择吗

刘备为什么要传位给刘禅 刘备就没有更好的选择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有4个儿子,为何偏要传位给刘禅,难道就没有更好的选择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的一生中有那么多儿子,为什么偏偏把皇位传给刘禅呢?提起刘禅,一定能想到“乐不思蜀”这个典故,既然刘禅这么不求上进,难道刘备当初是选错储君了吗?蜀汉在夷陵之战战败后...

樊於期逃亡到燕国之后 为什么差一点就成为了匈奴人

樊於期逃亡到燕国之后 为什么差一点就成为了匈奴人

对秦国将军樊於期,因战败逃亡到了燕国,为什么险些成为匈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边谈到,韩、赵两国相继亡国,秦国大将王翦屯兵中山,兵锋遥指燕国。此情此境,燕国还能有什么对策呢?虽然有代王赵嘉盘踞代地,收拾赵国残余力量,和燕国迅速结成联盟,但这点实力并不足以跟秦国抗...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