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如何客观评价北宋大臣丁谓?

中国历史3年前 (2021-12-10)150

丁谓的确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他机智聪颖,运筹帷幄,干过不少利国利民的事。但后世却把丁谓当做奸臣看待,这究竟为什么呢?丁谓虽然聪明,但他心术不正,无论对错一味的迎合真宗,还勾结宦官,陷害忠良。丁谓是一个典型的功过参半的人物,当然,目前丁谓身上的评价是过大于功。如何看待他的忠奸,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但抛开这些,丁谓的确是一个有才之人。

如何客观评价北宋大臣丁谓?

1、才华横溢

丁谓虽天生斜眼兼一副穷酸相被视为猴形之人,但天资聪慧机敏有智谋,文字数千言。经览辄诵,善谈笑为诗。至图画、博弈、音律,无不洞晓。他拜谒文坛领袖王禹偁时的作品,被王禹偁盛赞为自唐韩愈、柳宗元之后,二百年始有此作,说他文似韩柳诗如杜甫,堪称今日之巨儒。

考中进士后,他辗转成为三司户部判官。这个部门事务繁杂,案牍繁多,官员们经常难以决断。丁谓却举重若轻,将所有事情条分缕析,处理得干干净净,显示出卓越的办事能力和效率。他针对朝廷粮赋混乱状况,通过充分调查研究,制定出相对合理的财赋收入标准,极大减轻了百姓负担。

1004年,辽军大举南侵,黄河北岸百姓惊慌失措,携家带口抢渡黄河。船夫们见有利可图,黑了心坐地起价,难民们怨声载道。丁谓奉命处置此事,先让几个死囚假扮船夫漫天要价,又令官兵把他们斩首示众。

这招杀鸡儆猴的妙计立竿见影,船夫们在丁谓安排调度下争前恐后摆渡,三日内便将北岸数千难民悉数南渡。丁谓又从难民中挑选身强力壮的男子,沿黄河南岸竖旗帜,鸣金鼓,击刁斗,呼声闻百余里。辽军不知虚实,撤军北还,从此境内晏然。

其后,丁谓出任升州(今南京)知州,又兼任苏州刺史,做过一些治理水利与减免赋税的好事,算是个勤勉有为的好官。

丁谓博学多才,脑瓜子活泛。一次,宋真宗问他:可知唐朝酒价?丁谓不假思索:每斗三百。。。。。。杜甫有诗为证: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一天,宋真宗和贵妃垂钓多时一无所获,心情很是郁闷,一个板着脸不说话,一个撅起小嘴儿生闷气。侍臣们面面相觑无计可施,丁谓却上前拍马屁:陛下,您可知今天为何没有一条鱼咬钩?这些鱼啊,是生怕惊动贵妃和您哪!这正是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钓迟。宋真宗被拍得通体舒畅,眉开眼笑。

2、曲意逢迎

丁谓为巩固权位和利益,放弃原则与尊严,曲意迎合宋真宗心意,由此被天下目为奸邪。

宋真宗在檀渊之盟中花钱买和平后,自以为功德无量,国富民安,开始追求享受,打算大兴土木营建玉清昭应宫。因反对意见强烈,他召丁谓征求意见。

丁谓趁机捧臭脚:陛下富有四害,建此宫既可供奉上天,又可祈祷降下皇子,一举两得。群臣中再有谁反对,希望陛下以此为由治罪!次日,副宰相王旦密奏谏阻,被宋真宗叫到面前,把丁谓的话鹦鹉学舌说了一遍。

王旦深知皇上心意已决,不复敢言。丁谓被宋真宗任命为名正言顺的修玉清昭应宫使后,使尽浑身解数,用7年的时间提前完成原计划15年完工的玉清昭应宫,同时修建大批豪华的楼堂馆所,耗费了无数民脂民膏。

在京城呆腻了的宋真宗更加膨胀,竟想仿效前朝有道明君们前往泰山封禅。这项形象工程又因劳民伤/财而遭到群臣强烈反对,丁谓却在宋真宗询问封禅所需经费是否有缺口时,昧着良心回答:陛下放心,臣已仔细计算,经费绰绰有余!由此被宋真宗封为计度泰山路粮草使。

丁谓尝到甜头,竟然自称神话人物丁令威后裔,每天晨占鸣鹊,夜看灯蕊,虽出门归邸,亦必窃听人语,用卜吉兆。他甚至胆大包天令女道士把一只家养乌龟说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又挖空心思进献宋仁宗所谓的吉祥之物白鹿和灵芝,总数高达九万五千本。

晚年的宋真宗在王钦若与丁谓等五鬼鼓动下,已经丧失起码判断力,好大喜功大搞造神运动,东封泰山耗费八百余万贯,西祀汾阴耗资更增一千万贯,加之玉清昭应宫等大型建筑,几乎将前朝的积蓄挥霍殆尽。

3、贤才还是小人

寇准与丁谓原是志同道合的好友。寇准还多次向原宰相李沆举荐丁谓。李沆目光如炬,断定丁谓不是善茬儿,不予理睬。寇准出任宰相后,丁谓对他毕恭毕敬。

一次,共进午餐时,寇准因胡子太长,汤水顺着胡子滴滴答答流下。丁谓见状,急忙起身用袖子给他擦胡子(溜须)。寇准笑道:丁副宰相,您是国之大臣,岂能在大庭广众之下为长官溜须啊!众人哈哈大笑,丁谓恼羞成怒,从此怀恨在心。

丁谓发迹后,始终与寇准政见不合,对立严重。他抓住寇准因立储事件得罪宋真宗的机会,诬告寇准密谋政/变,取代寇准登上相位。寇准被赶出朝廷并连遭贬谪后,丁谓为将其置之死地,勾结宦官修改宋仁宗诏书,将宋真宗病死归罪于寇准,趁机把朝中与寇准关系不错的官员全部清除。寇准被再贬雷州(今广东海康),最终客死此地。

寇准去世前,回想起当年李沆的警告,是否感慨万千?

恶人自有恶报。丁谓排除政敌,投靠刘娥,勾结宦官,为所欲为,一手包天。最终因罪恶累累被人检举,被罢相贬崖州(今海南省)等地。朝廷籍其家,得四方赂遗,不可胜纪。

丁谓被贬谪后,躬身自省,专门研究佛教的因果报应之说,并给洛阳家人写信,真诚忏悔自己之前的胡作非为,大谈朝廷与国家对他的培养和厚爱,告诫家人切不可抱怨朝廷对他宽大正确的处理。

其实,丁谓绝非幡然悔悟,而是企图曲径通幽:他派人将此信送给洛阳太守刘烨,恳请刘烨转送家人。这一举动本身就令人匪夷所思,丁谓竟然还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叮嘱送信人,信件必须在刘烨与同僚都在场的情况下送达。刘烨看完信后,悟出丁谓良苦用心,为以防万一,果然将此信面呈宋仁宗。

丁谓果然达到目的:宋仁宗阅后,又是感动又是恻隐,将其转徙雷州。丁谓曾想顺路拜谒寇准,遭到拒绝,流落贬窜十五年后病逝。

丁谓究竟是毁誉参半的大臣,还是过大于公的奸臣?后人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纵观其政绩,的确可圈可点。

鼓动宋真宗大兴土木与封禅固然是污点,但如果不是宋真宗好大喜功和虚荣心作祟,丁谓说破大天儿也没用,所以不能把屎盆子完全扣在他头上。

至于他欲置寇准于死地,虽说过分,但寇准当众羞辱他在先,他公报私仇也可以理解,最多算是气量狭小而已,不至于被一棍子打死。

所以,愚以为,丁谓虽位列宋朝五鬼次席,但依然属于功大于过之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112/414605.html

“如何客观评价北宋大臣丁谓?” 的相关文章

刘章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有何种作为?

刘章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有何种作为?

刘章是齐王刘肥的儿子,吕后称制期间被封为朱虚侯。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刘章后因诛诸吕定天下之功,被封为城阳王,城阳王国治所在山东省莒县,笔者正好是莒县人,有机会瞻仰城阳王刘章的相关历史遗迹,感受浩然长存的英雄气概,以成此文。朱虚侯年二十,有气力,忿刘氏不得职。尝入侍高后燕...

朱建平:汉末三国时期相师,精通相术,效果灵验

朱建平:汉末三国时期相师,精通相术,效果灵验

朱建平(生卒年不详),汉末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省)人。精通相术,于街巷之间为人相面,效果非常灵验。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他在街头巷尾给人们看相。曹丕做五官将时,请他看相,朱建平说:将军寿命80,40会有小难,愿您多多保护。 又说曹彪:您居于自己的封国,到...

贺铸是什么人?历史上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贺铸是什么人?历史上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贺铸,北宋词人,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在北宋词人中,贺铸身高七尺,按宋元时的标准折算约2.2米。古代人的身高普遍比现代人低,因此众人瞧他均仰视之。他双眉耸拔,脸色铁青,胡子拉叭的,显得冷酷高傲,不少人看后会感到胆战心惊,当然免不了背...

诸葛亮才智无双,为何培养不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诸葛亮才智无双,为何培养不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众所周知诸葛亮才智无双,一生任劳任怨,为刘备家族的霸业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么这个一个忠臣,为何培养不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第一个就是一直以来被人诟病的马谡。作为马氏兄弟里最擅长“纸上谈兵”的一位,马谡真可以说是把诸葛亮“坑惨了”,尤其是在...

程普、韩当是什么来历?他们选择跟随孙坚的原因是什么?

程普、韩当是什么来历?他们选择跟随孙坚的原因是什么?

孙坚,东吴政权的奠基人之一,东汉末年将领、军阀。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据《三国志》,程普,字德谋,右北平郡土垠(yin)县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银城铺镇人;韩当,字义公。辽西郡令支县人,今天的河北迁安人。右北平郡、辽西郡两个郡在两汉属于幽州,两...

李隆基在霸占儿媳时寿王李瑁为何不反抗 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隆基在霸占儿媳时寿王李瑁为何不反抗 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他霸占儿媳,逼杨玉环穿上道袍,寿王为何不反抗?他的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52岁那年,唐玄宗深爱的武惠妃去世了。他郁郁寡欢,高力士进言:您的儿媳杨玉环生得倾国倾城。唐玄宗大喜,立即宣寿王妃到华清宫沐浴,自己则躲在暗处偷看!此时,寿王李瑁正...

康熙和乾隆在位时间都长达60年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长

康熙和乾隆在位时间都长达60年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长

康熙和乾隆为何长寿?他俩从不碰一样“嗜好”,其他皇帝却做不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康乾盛世”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在这个盛世中也出现了两个非常长寿的皇帝——康熙和乾隆。康熙帝是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享年68岁...

于谦在死之前发生了什么?隐藏了什么真相?

于谦在死之前发生了什么?隐藏了什么真相?

说起明朝的于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有一句话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于谦之死,乃是明朝政治潜规则使然,更是于谦作为官场边缘化、信奉儒家文化而导致的孤立和格格不入,最终,明朝第一国士冤死于刀下。一、从“土木堡之变”说起公元1449年,在土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