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封神中的上古女仙,被元始讨厌通天喜欢,结局却是不得翻身!

历史文化3年前 (2021-12-11)190

封神中的上古女仙,被元始讨厌通天喜欢,结局却是不得翻身!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其中的意思显而易见,不在同一条道路上走,便不会一起相谋。此观点,用来形容封神演义小说中、同为鸿钧道人之徒的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之间的关系上,可以说是在准确不过了。

女仙

许仲琳先生的封神演义小说中,阐教主元始天尊和截教主通天教主,一个要‘度尽众生成正果,养成正道属无声’;一个则是‘六根清静除烦恼,玄中妙法少人知’。所以就有了截教万仙来朝、以及阐教上下仅几十个弟子的局面。

这,就是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因不同的道,所造就的结果。

既是道不同,对待各种事件、人物,自然也是不同的态度,其中有一位上古女仙,通天喜欢她,元始却讨厌她,封神后,女仙就成了牺牲品,落了个永世被囚不得翻身的结局。

封神中的上古女仙,被元始讨厌通天喜欢,结局却是不得翻身!

仓颉造字

对这位女仙,封神演义原文中对她的来历是这么说的,说她‘苍颉造字须成体,卜筮先知伴 伏羲’,说她的修为是‘炎帝修成大道通,胸藏万象妙无穷’。

女仙不是别个,她就是通天教主四大亲传弟子之一的龟灵圣母!从龟灵圣母的诗赞中可以看出,她是炎帝时期修成大道的,还曾助仓颉造字、伏羲卜卦,也算是为后世人们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的。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龟灵圣母和元始天尊门下,那位曾助大禹治水的黄龙真人,是有得一比的。但黄龙真人被元始收为了徒弟,龟灵圣母呢,却被元始天尊讨厌嫌弃。那么,元始有多讨厌她?

封神中的上古女仙,被元始讨厌通天喜欢,结局却是不得翻身!

广成子

众所周知,封神演义说的是各路炼气士上封神榜的故事,而封神榜上的主力,又以截教弟子居多。其中有多宝道人之徒火灵圣母,被阐教师叔广成子所杀后,来到了碧游宫,缴还火灵圣母的法宝金霞冠。

对广成子此举,最难以接受、并且直接动手的,就是龟灵圣母。简直就是岂有此理,打死了我等师侄火灵圣母,竟然还敢大摇大摆的来碧游宫,明着说是缴还法宝金霞冠,心里指不定怎么笑话我们呢,哼!今天要不拿了广成子,岂不是说我截教无人。

“岂有此理!他打死火灵圣母,还来缴金霞冠!待吾去拿了广成子,以泄吾等之恨!”

封神中的上古女仙,被元始讨厌通天喜欢,结局却是不得翻身!

元始天尊

广成子有件法宝名唤番天印,端地是厉害无比,连他自己都不敢招架的那种厉害。他与龟灵圣母打作一团未及数合,便祭起番天印往下砸,龟灵圣母见状,只好化作原型,即一头大乌龟,硬扛下番天印。

硬抗番天印的,除了龟灵圣母,还有以后修成多宝如来的多宝道人,所以他们师兄妹的修为,也是差不离的。及至到了万仙阵,龟灵圣母欲杀广成子报那被辱之仇,结果,就被元始天尊红果果的嘲笑了。

“ 二位道兄,以这样东西,如何也要成正果,真个好笑。”

明明是对人类发展有巨大贡献的龟灵圣母,到了元始天尊口中,就成了‘这样东西’,真满满的厌恶嫌弃溢出。甚至在龟灵圣母被蚊道人吃干抹净,死了之后,也没有让她上封神榜。

封神中的上古女仙,被元始讨厌通天喜欢,结局却是不得翻身!

通天教主

但不管元始天尊有多讨厌她,通天教主对她,却是十分喜欢的。有多喜欢?

彼时在碧游宫,龟灵圣母被广成子打出原形后,通天教主已经观出她命运甚是不妙,遂将她‘革出师门’,望她和无当圣母一般远遁,得以逃出此劫。但龟灵圣母却认为被通天逐出师门什么的,不重要,她永远都是截教弟子,也只是截教弟子。

所以,原本被革出师门的龟灵圣母,还是出现在了万仙阵。彼时,龟灵圣母身着大红八卦衣,手握宝剑,艳丽而炫烈,通天教主见此,也就只好心生喜悦更甚了,这徒弟,果然没有白教。

接引道人

万仙阵中,龟灵圣母点名找广成子对战,说明她已经找到了对付番天印的 *** ,广成子出战必败无疑啊,所以先下手为强的惧留孙越众而出,和龟灵圣母打了起来。

龟灵圣母和惧留孙大战三五回合,招招凶险凌厉,逼得惧留孙全力招架,压根使不出百发百中的捆仙绳不说,还被龟灵圣母祭出的日月珠给打得落荒而逃,往西方跑了。通天教主一见之下,令龟灵圣母追击惧留孙,将其生擒。

万仙阵中,老子、元始天尊、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四位,共同对付通天教主一位,是十分轻松的。所以见追赶惧留孙而去的龟灵圣母离开后,接引道人也趁机离阵,截胡来了。

不过龟灵圣母自认生是截教人死是截教鬼,对接引的招揽极为反感,还骂人家妖言惑众。

封神中的上古女仙,被元始讨厌通天喜欢,结局却是不得翻身!

龟灵圣母:死后还驼三教碑

“你是西方,当安你巢穴,如何放在此妖言乱语,惑吾清听也?”

对龟灵圣母此举,封神演义原文解释说是因为根行之故,但歪歪却认为此为‘披毛戴甲之徒’真性情也!就是那种不管活了几千年,依旧初心不改的真性情;就算被革出师门依旧追随师父的真性情;但龟灵圣母的真性情,却害了她,被接引打出原形生擒后:

话说白莲童子打开包裹,放出蚊虫,那蚊虫闻得血腥气,俱来叮在龟灵圣母头足之上,及至赶打,如何赶得散,未曾赶得这 ,那又歇满暸?不一时,把龟灵圣母吃成空壳。

龟灵圣母就以这种方式死了,但她死后,元始天尊却没有允许她上封神榜,所以也就没有被封神;空余一个空壳的龟灵圣母,落得一个永世被囚三教碑之下、不得翻身的结局,所谓:

生来好勇龙王幸,死后还驼三教碑。要知此物名何姓,炎帝得道母乌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112/414765.html

“封神中的上古女仙,被元始讨厌通天喜欢,结局却是不得翻身!” 的相关文章

古代宫斗到底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古代宫斗到底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还不知道:古代宫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真正的宫斗是什么样的?近几年,清宫剧非常受观众们欢迎,尤其是女性观众,看后宫皇后和众多妃嫔们为了争夺利益和皇帝的宠爱而明争暗斗、勾心斗角,着实有意思。在清宫剧中,后宫的斗争激烈程度丝毫不比朝堂之上的政治斗争差,也是你死...

历史上卢芳的真实身份如何?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上卢芳的真实身份如何?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卢芳,字君期,东汉初年地方割据首领。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世人都知道《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光凭一张“巧舌如簧”、“口吐珠玑”的灵牙利嘴便将清圣祖皇帝康熙、满洲第一勇士鳌中堂、天地会总舵主陈永华先生、辽东蛇岛神龙教主洪安通、明崇祯皇帝长公主九难师太、平西王吴三桂、罗刹国摄政女皇索...

历史上真实的郭圣通是什么样的?她被废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真实的郭圣通是什么样的?她被废的真相是什么

郭圣通是汉光武帝刘秀的首任皇后,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如果问起刘秀的妻子是谁,大多数人只会记得阴丽华这个鼎鼎大名的皇后,毕竟刘秀曾经发出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样的感叹。很少有人了解,刘秀的第一任皇后,其实是郭圣通,一个身不由己,一生可悲的女人。刘秀还未称帝之...

在古代探花与状元是什么样的?有何区别

在古代探花与状元是什么样的?有何区别

在众多的学子当中,前三甲又被称之为状元、榜眼、探花,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科举制度较之今日,已经废除了有100多年了,而在古代,科举制度对于古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寒门学子想要一夜之间飞上枝头,就必须通过科举考试去完成人生的逆转,这也是为何我们会看到范...

古代将军手握重兵有远离皇帝 造反的人为什么少之又少

古代将军手握重兵有远离皇帝 造反的人为什么少之又少

古代将军长期手握重兵,又远离皇帝,为何造反的将军少之又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不管是五代十国,还是春秋战国,诸侯纷争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地方上原本臣服于君王的大哥们有财又有兵了,这样的形势让他们不再甘于位居人下,都想跃跃欲试,万一真的当上皇帝了呢...

古代民间传言赵云75岁病逝和80岁死于绣花针 赵云真实年龄是什么

古代民间传言赵云75岁病逝和80岁死于绣花针 赵云真实年龄是什么

还不了解:赵云年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常胜将军”赵云,真实年龄为何成谜?《三国演义》第91回“伐中原武侯上表”,诸葛亮北伐因赵云垂暮命其留守成都,赵云自比“廉颇之勇,马援之雄”以死威胁领军出征,民间有赵云75岁病逝和80岁绣花针失血而亡,诸多传闻赵云真实的年龄...

古代皇帝赏赐就是赏金千两 这个金是指黄金吗

古代皇帝赏赐就是赏金千两 这个金是指黄金吗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和黄金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常说“赏金千两”,真的有1000两黄金吗?其实在中国很早就有了冶炼金属的技术了,但是大多数人可能不太清楚这方面的历史,那我们就来详细地说一说,在夏商时期其实就已经开始用金器了。但那个时候的生产力还是很低的,从而...

古代太监和宫女成为夫妻就叫做对食 他们的生活幸福吗?

古代太监和宫女成为夫妻就叫做对食 他们的生活幸福吗?

还不了解:古代对食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对食究竟是什么样的?太监和宫女是如何做夫妻的?关于“对食”这个词,以及这个词背后的含义,估计很多人都是从清宫剧里了解到的,其实,“对食”在古代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最早的“对食”记录,可以追溯到汉朝汉武帝时代。在清宫剧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