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开国功臣阳夏侯:陈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陈豨(xī)(?-公元前195年),宛朐县(今山东省菏泽市西南[131-132])人。西汉开国将领之一,起初不知是什么原因得以跟从刘邦,[18]随同刘邦征战天下,平定赵、代时曾受韩信指挥。
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正月,被封为阳夏侯。白登之围后,先后任代丞相、赵相国,统领天下精兵据守赵代两地边疆,防范匈奴。历经淮阴侯韩信的煽动、赵国相周昌的告发、汉高帝刘邦的猜忌和调查,心存不臣之心,最终被韩王信策反。
汉高帝十年(公元前197年)九月,陈豨兴兵叛汉,自封代王。与韩王信、匈奴势力联合。刘邦因此御驾亲征,合天下之兵,集结汉军多位名将兵马,共同前往征讨陈豨等人。
包括皇帝刘邦本人在内,已知参与征讨陈豨的将领有:燕王卢绾、右丞相郦商、太尉周勃、齐相国曹参、舞阳侯樊哙、颍阴侯灌婴、曲逆侯陈平、太仆夏侯婴、齐相国傅宽、车骑将军靳歙、将军郭蒙、将军刘泽、御史大夫赵尧等人。除了汉军还有梁、赵、齐、燕、楚等地的诸侯军队参与大战。
其他与陈豨有交战记录的将士有:梁国将军卫胠(qū)[1]、将军陈错[2]、河间郡守张相如[3]、郎中公孙耳[4]、上党郡守孙赤[5]、将军高邑[6]、廷尉宣义[7]、上党郡守任敖[8]、河间郡守赵衍[9]、太仆公上不害[10]、都尉吕臣[11]、中厩令秋彭祖[12-13]、郎中许倩[14]、卫将军王恬开[15]。
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冬,陈豨遭到周勃和樊哙率领的军团合攻,兵败于灵丘,被汉军郎中公孙耳[4]追击斩杀。
陈豨之乱先后牵扯多位异姓诸侯王,汉军中则有多位将领通过对陈豨的作战而以军功封侯,足以证明其反叛影响之大。
作为汉初一次大规模叛乱,陈豨造反不仅持续长达三年,且几乎波及整个北方,汉初的八位异姓王更是一次性被牵扯进去五位,然而令人惊奇的是,正史关于这次叛乱的记载却少的可怜。汉初历史,一旦牵扯到陈豨和吕泽,便会变得极为混乱。今天我们便来分析一下,作为曾两度被封侯的汉初功臣,陈豨为何走上了造反之路。
史料中关于陈豨此人的记载极少,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一般,司马迁在《史记陈豨传》中对于其出身更是只有一句陈豨者,宛朐人也。不知始所以得从,这个记载未免太过简单了。难道是因为陈豨此人太过平淡,因而不值得深究吗?其实不然,陈豨此人并不简单。
陈豨乃是汉朝开国功臣中少数被两次封侯者,史料记载,陈豨至霸上为侯,其之一次封侯发生在刘邦初入关中,驻军霸上之时,也就是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时。要知道,这要早于绝大多数汉朝功臣,足以证明陈豨在灭秦之战中是立下了大功的。然而事实却是,关于陈豨战功的记载少见于史料,在刘邦称帝之前,关于陈豨的记载仅有以特将,将卒五百人,至霸上,为侯。以游击将军别定代。作为一个如此早封侯之人,战功却根本不提,这又是为何呢?只因陈豨与另外一位汉初重要人物息息相关。
这个人就是周吕侯、吕后的兄长吕泽。根据《史记》记载,陈豨乃是宛朐人,宛朐故址便在今山东省菏泽市西南,而刘邦自沛县起兵之后,并未到达过这里。而在刘邦起兵之后,吕后的哥哥吕泽却很快在山东单父发兵佐高祖定天下。显然,陈豨投效的人极可能是吕泽,而并非刘邦。
事实上,在刘邦夺取天下的战争中,吕泽的军队虽然配合刘邦作战,但实际上却一直是作为一支独立的势力存在的,根据史学家考证,汉初功臣中的陈豨、靳歙、丁复、傅宽、蛊逢(虫达)、郭亭、郭蒙、朱轸等均与吕泽有着密切关系。
然而由于后来爆发的诸吕之乱,关于吕泽的史料被大量删除,这才导致了这一段历史的混乱,而陈豨正是由于与吕泽关系密切,提到他不免要牵扯到吕泽,故而对其的记载也极为稀少,这才有了《史记》中的那句不知始所以得从,对于其汉朝建立之前的战功,司马迁也不得不含糊其辞。
其实认真分析《史记》便不难发现,在刘邦起兵之后的各次战役记载中,有些极为模糊,明明刘邦的军队从未到达过那里,却记载汉军在那里打了胜仗,而对于统军将领却从来不提。例如一直在黄河以北赵地作战的王离,在包围巨鹿之前,是如何与黄河以南的汉军离奇遭遇的?
之所以说陈豨的这次叛乱规模和影响极大,主要基于三点原因:
一是时间跨度较长,从汉高祖十年(前197年)九月起兵,到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冬天平定,时间跨度长达三年,仅次于韩王信的叛乱(彻底平定花费五年时间)。
二是波及范围极广,陈豨叛乱的战场,西起云中郡,东到东郡的聊城,战火遍及云中、雁门、太原、上党、代、上谷、恒山、钜鹿、邯郸、东郡、河间等郡,几乎波及了整个北方。
三是影响极为深远,陈豨的叛乱更是牵扯出了此后一系列叛乱,此后的韩信关中叛乱,彭越梁地叛乱,燕地卢绾叛乱、黥布叛乱均与陈豨叛乱有关。加上之前的韩王信,汉初八位异姓王,被陈豨直接或间接牵扯进去的就多达五位,而刘邦开始诛杀功臣,也正是在陈豨叛乱发生之后。
然而,作为如此大规模的一次叛乱,正史中关于这次叛乱的记载却少的可怜,整个平叛经过,也仅有东垣一战记载较为详细。
陈豨叛乱的原因,与吕泽之死和刘吕之争密切相关
史书中对于陈豨叛乱的记载并不是很清楚,甚至并未记载汉八年(公元前199年)至汉十年(公元前197)之间有什么大的战事,然而由于此时韩王信的叛乱仍未平定,因此大致可以判断出,此时汉朝的主要精力仍然集中在平定韩王信的叛乱上,毕竟其牵扯到了另一个大敌匈奴。
汉八年(前199年),吕泽因公战死在了平定韩王信的战场上,而吕泽的突然战死,正是直接引发陈豨叛乱的重要原因。
关于陈豨叛乱的原因,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基于韩信和陈豨的谈话,认为陈豨乃是受了韩信的蛊惑。陈豨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后,韩信曾对陈豨说您管辖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宠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发说您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再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了;三次告发,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围剿。我为您在京城做内应,天下就可以取得了。然而,韩信的这番话,也顶多让陈豨产生警惕,还不至于使其造反,且韩信此时已经失去了往日荣耀,又拿什么来配合。更何况,从此后陈豨的行迹来看,韩信这番话显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二是韩王信属下曼丘臣、王黄的诱导。这个更加不可信,在那个年代,即使交战的双方也有互派使者的情况,曼丘臣、王黄虽然与陈豨有联系,但显然不会说动陈豨叛乱,毕竟到汉十年之时,韩王信已经大势已去,而且从之后刘邦平叛、各个击破的结局来看,陈豨也并没有完全和韩王信联合的迹象。
三是由于招降周昌的举报,刘邦派人调查陈豨门客,其中诸多不法事均牵扯到陈豨。陈豨比较崇拜信陵君,因此也养了大量门客,而正是由于这些门客给他惹来了祸事。当时,初到赵地的赵相周昌看到陈豨出行,光是随行的门客就有一千多辆车子,于是立即向刘邦报告陈豨门客众多,在外独掌兵权好几年、恐怕会有变故。刘邦于是连忙派人调查,果然查出了很多不法事,而其中很多问题都牵扯到了陈豨。刘邦的调查使得陈豨极为恐慌,汉高祖十年(前197年)七月,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去世,刘邦派人召陈豨进京,陈豨称病不敢前往,九月便发动了叛乱。
以上三点原因,我认为还是第三点最为可信,而刘邦的调查之所以会引发叛乱,主要原因便在于吕泽死后,刘邦开始着手瓦解吕氏集团的力量,陈豨面对的几乎已经是必死之局。
事实上,刘吕之争一直存在,由于吕泽起兵后一直作为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故而在汉朝建立之后,吕氏集团的力量根本不输于刘邦的嫡系丰沛系,刘邦并不愿看到这样一支力量的存在,这想必刘邦最初在封赏功臣时如此犹豫的原因所在,而吕泽战功卓著,却始终未能封王。
关于刘吕之争,我在《樊哙曾救过刘邦性命,曾多次立下大功,刘邦为何在临终前要杀樊哙?》这个问题已经分析过,在此就不进行赘述了。总之,由于刘吕之争的存在,在吕氏集团的首脑人物吕泽战死后(我甚至怀疑吕泽死亡的真实原因),刘邦便开始向吕氏集团下手了,作为吕泽麾下的高级将领,陈豨对此心知肚明,在必死的局面下,陈豨只能反叛。
而就在陈豨反叛之后,刘邦又闹出了储君之争,意图以戚夫人之子刘如意,取代太子刘盈,这自然引起了吕后的警觉,在朝中吕氏集团的努力下,吕后很快便凝聚起了足够的力量,使得刘邦不得不放弃了易储之事。但直到临死之前,刘邦都在为瓦解吕氏的军权而努力,这也是为何弥留之际,刘邦要下令处死樊哙的原因所在,樊哙毕竟是吕后的妹妹、吕嬃的丈夫。
因此,我推测,陈豨的叛乱应该与刘邦为稳固刘氏江山,开始瓦解吕氏集团,削除吕氏军权有关。而正是由于刘邦的这一动作,不仅导致了陈豨叛乱,更引起了韩信、彭越、黥布、卢绾等人的警觉,直接引发了此后的一系列叛乱,刘邦诛杀功臣之举,也正是由陈豨叛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