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评价唐朝宰相张说?
张说,唐朝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曾二度为相,为开元盛世的创立作出贡献。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开元盛世是大唐开元年间,在玄宗李隆基与众多大臣共同努力下实现的。这一盛世的开创,是君明臣贤的典范,贤臣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便是名相姚崇与宋璟。
他二人任内,大刀阔斧的改革弊政、整顿吏治,他们执政的开元前八年,为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盛世的开创,还有一人比他们的功劳更大,他就是名相张说(yuè;)。
张说年少成名,以文学见长,二十出头就参加了女皇武则天亲自主持的科举,考核策论,张说应对之一!从此步入仕途。此后一直活跃于官场,并成为享誉一时的文坛领袖。
睿宗李旦时期,张说拜相,在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斗争中,他力挺李隆基,结果被太平公主赶出了中央。先天政变前夕,张说给李隆基寄来了自己的佩刀,促使李隆基下定决心,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一网打尽。
李隆基当政后,张说因功重新拜相,但他与姚崇不合。而李隆基当时的政策是打击功臣,巩固皇权,身为功臣的张说,被贬官为地方刺史。
姚崇尚通,宋璟守正,他们执政的八年里,海清河晏的大治局面已经初步形成。接替宋璟的张嘉贞,办事精明强干,是个事务型的好宰相。可以说,他们三人都是真抓实干型人才,非常务实,所以,造成当时的社会虽然质朴有余,但活力不足。而这时的玄宗,变得好大喜功起来,已经不满足于务实,想打造一个盛世。于是,想起了以文学见长的张说。
为何想起张说呢?《旧唐书》记载:当承平岁久,志在粉饰太平。玄宗很会用人,他了解张说的才华,启用他便是要粉饰太平。在册封张说为中书令的制书中说得更明确:张说道合忠孝,文成典礼,当朝师表,一代词宗。玄宗需要张说这位当朝师表,一代词宗来制定典礼,粉饰太平,以此来打造一个盛世。
张说不负玄宗,担任宰相后尽是大手笔,大唐很快就被粉饰成为前所未有的盛世,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有三件:
其一,开设丽正书院。
盛唐时期,天下才华横溢的文人非常多,但并没有一个组织,思想统一不起来,在张说的建议下,朝廷成立了丽正书院,几年后又改名为集贤殿书院。这个书院可不光修书那么简单,既是皇帝的智囊团,还负责修订礼仪、领导文坛、指导舆论,是粉饰太平的一大利器。
但是,当时朝廷崇尚节俭的风气还很浓,一个名叫徐坚的中书舍人便提出了异议:这些文人,水平良莠不齐,什么活也不干,还拿那么高的工资,纯属浪费,不如解散!
张说知道后当面批评教育他:自古皇帝将国家治理好之后,不是大兴土木就是纵情声色。而我们的陛下,不但没有骄奢淫逸,反而礼遇儒生,发展文化事业,这对文治昌明,改善社会风气有很大的作用,花了这么点钱,就办了如此大事,怎么能反对呢!
没过多久,这话就传到了李隆基的耳朵里,他十分高兴,认为用张说真是用对了。张说这个马屁拍的,水准极高。
其二,封禅泰山。
封禅泰山是封建社会最隆重的盛典,其作用是皇帝告成功于上天,只有将天下治理的国泰民安圣主才有资格这么做。在玄宗之前,只要秦皇、汉武帝、汉光武、唐高宗举行过。总之,封禅泰山成为盛世的标志。
张说一次次恭维李隆基,说他有:轩皇之至理、帝尧之文思、大舜之孝敬、夏禹之恭俭、成汤之深仁、文王之慈惠。玄宗成了超越圣贤的千古一帝!在张说的忽悠下,玄宗的脑袋越来越大,满心欢喜地同意了封禅泰山。
在封禅过程中有一个细节,以前的封禅有很强神秘性,皇帝的祭文秘而不宣,玄宗十分疑惑,便问礼部侍郎贺知章:为何秘而不宣?贺知章说:密求神仙,故不欲人知。玄宗很不高兴,说:朕今此行,皆为苍生祈福,没有秘密。将祭文出示百官,使知朕意!
祭文的内容,简明阐述了玄宗的奋斗史与所成就的辉煌事业。秘而不宣,百官臣民就算再富庶,都闷在肚子里,谁来讴歌这一盛世呢!
封禅礼成后,玄宗抓住张说的手说:国家能到今天,全靠宰相的辅佐,愿我们君臣二人永远像今天一样!至此,玄宗与张说都达到了事业的顶峰。
其三,千秋节。
开元十七年(729)八月初五,是玄宗的四十五岁生日,已被罢黜宰相,改任尚书右丞的张说上表玄宗,建议将每年的八月初五定位千秋节,并且举国宴乐,休假三天。
从古到今,玄宗是之一个将自己的生日定位节日的帝王。天宝七载,玄宗又将千秋节更名为天长节,从名字就可知道,玄宗是希望能够千秋万代,长如今日之盛世。
张说所倡导的诸如此类粉饰太平的措施,还有很多。开元期间,固然物阜民丰,百姓安乐,但若不是张说这一系列粉饰太平的举措,开元盛世便不会那么轰轰烈烈。
张说被罢相后,遭遇了牢狱之灾,仕途曲折,但玄宗一直顾念他的功劳,没有再将他贬出京城。张说晚年病重,玄宗亲自为他开了药方。张说病逝后,玄宗悲痛良久,御笔亲赐谥号为文贞,算是对这位盛世功臣在天之灵更大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