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土家族舞蹈 宣恩土家八宝铜铃舞的表现形式

历史文化3年前 (2021-12-31)160

宣恩土家八宝铜铃舞

宣恩土家八宝铜铃舞,俗称“解钱”,是流传于湖北酉水流域土家族地区的一种古老祭祀歌舞。

宣恩属武陵山余脉,境内山深地僻,层峦茂林。横亘其中绵延百余公里的七姊妹山,将宣恩分成南北两片,北为清江流域,南为酉水流域。酉水古称酉溪,发源于宣恩境内七姊妹山南端的锣鼓川,似一条玉带,流经鄂、湘、渝三省市边区的9个县市,最后注入长江。宣恩境内酉水流域是古代巴人后裔土家先祖的另一支——武陵蛮(亦称“五溪蛮”)的世居之地。宣恩土家八宝铜铃舞,就是武陵蛮遗留下来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宣恩酉水流域做解钱法事,相传是土家族田氏子孙为祭战死的先祖田大将军(亦称田好汉)而进行的祭祀活动,后由田姓发展到彭、向等家族并延续至今。田大将军战死后膝下七子一女纷纷逃亡,兄妹八人分手时从父亲战马颈上解下8个铜铃,人手一个,作为后世寻祖归宗的证物。此后,兄妹八人分别逃到宣恩、来凤、鹤峰及湖南龙山等地“垒石为城,依山傍水而居……”(宣恩高罗田氏石碑文),为祭祖还愿,便用8个铜铃做成马头铜铃杖,在做解钱法事时由梯玛摇铃舞唱。

土家族舞蹈  宣恩土家八宝铜铃舞的表现形式

土家先民喜歌舞、重祭祀的习俗历史久远,唐宋以来,土家民间流传的歌乐与鼓舞相结合的巴歌《踏蹄》已具有祭祀、娱神的特征。南宋朱熹《楚辞集注》载:“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息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明清以来,在土家族民间出现了专门从事祭祀活动的“巫师”,即朱熹所说的“巫觋”,土家人称其为梯玛,民间又俗称“土老司”,是他们口传心授,将八宝铜铃舞传承至今。

做解钱法事跳八宝铜铃舞,酬谢祖先愉悦神灵,是土家人十分看重的大事。《鄂西少数民族史料辑录》载:“每到解钱时,非常热闹,杀猪宰羊,亲友云集。土老司头戴凤冠,下穿八幅罗裙,吹牛角,舞司刀,摇八宝铜铃。”在他们看来,风调雨顺、六畜兴旺、驱邪祛病,是靠神灵相助,祖宗保佑。

酉水流域土家解钱祭祀的时间,固定的主要有农历七月十二的“亡人节”,正月初三至十五的“新年节”,二月初二的“土王节”等,主东家若是有大事需解钱,则由土老司择定黄道吉日。祭祀的场所在主家的堂屋。祭祀时,中堂上方悬挂三亲土王神像(田好汉、彭公爵主、向老官人);中堂右角设香案,上摆肉食、果蔬类贡品及香蜡纸草;中堂左角立一神位,供奉田氏家神大二三郎,即铜马、铁马、木马。每当解钱祭祖时,土老司头戴三亲五折冠,身穿八幅罗裙,左手握八宝铜铃,右手执司刀,或一人边唱边舞,或率众徒摇铃舞唱。跳起兴致时,围观者可与土老司对唱神歌或山歌,场面极为壮观。跳八宝铜铃舞时还有锣鼓伴奏,一般由6人组成,用一鼓、二锣、二钹、一牛角等土乐器,乐器虽简单,却节奏明快,气氛热烈。

八宝铜铃舞的唱词为历代土家梯玛所唱的《神歌》,内容从土家的起源、民族的迁徙到渔猎的艰辛、战乱的残酷,从天地鬼神到世间万象,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涉。演唱音乐是“嗬嗬腔”,几乎唱每一段歌都要用“嗬嗬耶”、“了了神”等衬词,声腔古朴低沉,雄浑豪爽。

八宝铜铃舞的动作主要有“田氏三步罡”、“跨 *** 缰”、“跃马闯滩”、“卧马射箭”等套路组合,舞姿步态丰富多变,“舞刀摇铃”、“喂马”、“上马”、“下马”、“奔马”、“赛马”等动作串连成套,给人质朴的美的享受。

八宝铜铃舞的动作特征,主要体现在叩胸屈膝、体态下沉、一步一颤成一步多颤,踏“三步罡”、走“太极图”。所谓叩胸屈膝、体态下沉、一步一颤,就是在表演时舞者的腰、腿呈曲线状,保持肢体重心前移略成弓形,每走一步都让腿、胯及全身部位处在或强或弱的不断颤动的状态之中,通过“踩罡”、“跳罡”和“旋转”构画出“三角形”和“太极图”图案,配合“踩罡”、“跳罡”、“旋转”等脚下动作,尽情展示“摇铃”、“抖铃”等手上功夫。“手舞之足必蹈之”,摇铃舞刀,或进或退,或左或右,或快或慢,左右旋转,颤曲有度,古朴优美,把土家人对先祖神灵的敬畏与虔诚,对天人合一、至善至美境界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东方芭蕾”,具有流动的韵律美。

土家族舞蹈  宣恩土家八宝铜铃舞的表现形式

八宝铜铃舞的音乐由声乐唱腔和器乐伴奏两部分组成。声乐唱腔是以梯玛神歌“嗬嗬腔”为内核而形成的一种独具土家韵味的歌乐门类,它音域起伏得当,具有易上口、易传唱的简朴性特征;“嗬嗬腔”中的“嗬嗬耶”、“了了神”等衬词都源于当地方言语音,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器乐伴奏一般为堂鼓、盆鼓、大锣、小锣(马锣)、大钹、二钹,伴奏班子演奏的曲牌大都源于当地的夹钹锣鼓、神锣、宵锣、戏锣等,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俗色彩。锣鼓伴奏虽然乐器简单,演奏起来却变化无穷,旋律悠扬。

八宝铜铃舞源于民间祭祀,而且只在宣恩酉水流域田、彭、向等土家族大姓流行,自古沿袭“父传子、子传孙及兄传弟”的“传内不传外”的传承方式,加之土家族只有民族语言而无文字等原因,传承范围相对狭小。目前,八宝铜铃舞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现状堪忧。

八宝铜铃舞是万物有灵的宗教文化观念在民间艺术中的遗存,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文化交流价值。特别是八宝铜铃舞的表演古朴优美,充满了民族舞蹈的翩翩神韵,深受土家人民喜爱,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所以,挖掘抢救、保护利用好八宝铜铃舞,对促进民族文化大州建设,开发乡村土(家)苗风情旅游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保护八宝铜铃舞,宣恩县委、县 *** 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制定保护计划,建立八宝铜铃舞培训基地,命名表彰了一批优秀民间艺人。2006年,八宝铜铃舞被成功申报为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八宝铜铃舞原生地沙道沟镇被命名为“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112/418253.html

“土家族舞蹈 宣恩土家八宝铜铃舞的表现形式” 的相关文章

赵姬:与秦始皇生母同名,是古代女子道德品质的楷模

赵姬:与秦始皇生母同名,是古代女子道德品质的楷模

赵姬,春秋时期晋国执政大夫赵成子赵衰之妻,晋文公重耳之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说“赵姬”这个名字时,大家第一反应是秦始皇的母亲,秦庄襄王的夫人,吕不韦的歌姬,嫪毐的情人。她水性杨花,淫荡成性,为世人所唾弃。而我们要说的“赵姬”是春秋时期晋国执政大夫赵成子赵衰...

钱惟演留下了哪些作品?他在文学、藏书方面有哪些成就?

钱惟演留下了哪些作品?他在文学、藏书方面有哪些成就?

钱惟演(977年-1034年9月3日),字希圣,杭州钱唐(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大臣、外戚、文学家,秦国忠懿王钱俶第七子,章献明肃皇后刘娥之兄刘美的妻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幼好学,随父归宋,历任右屯卫将军、右神武将军、太仆少卿、直秘阁、吏部司封郎中、知制诰、给事中、知...

历史上真实的李道宗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李道宗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隋末唐初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涌现出太多的名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电视剧是一个休闲、消遣的娱乐节目,里面很多的内容都为了剧情的需要而进行改动,尤其一些历史电视剧,更是如此,经常把历史人物或黑化、或白化。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历史人物,他被电视丑化了千年,是人们眼中的“纨绔子弟”,但历史却...

在古代,皇帝用膳之后的剩饭菜都是如何解决的?

在古代,皇帝用膳之后的剩饭菜都是如何解决的?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君主时代,天下第一切都是当朝皇帝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皇帝高兴开心,想吃什么东西,想做什么事情都是可以的。小编今天就来研究一下皇帝的日常饮食,看一看皇帝剩下的饭食都是如何处理的。根据多种史料记载,这里面的大部分东西都...

历史上朱厚照是怎么死的?他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历史上朱厚照是怎么死的?他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朱厚照,出生于北京,明孝宗长子,明朝第十位皇帝,年号“正德”。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正德十五年九月,旱鸭子朱厚照在清江浦突发奇想,自己驾舟捕鱼,结果失足落水。幸亏随船的两个太监是当年皇城太液池的练船操舟的把式,跳下水把拉住武宗朱厚照,左右众大臣驰舟把武宗救上船。武宗被救上船后,面色...

翟让简介:隋末农民起义中瓦岗军前期领袖,武功高强有胆略

翟让简介:隋末农民起义中瓦岗军前期领袖,武功高强有胆略

隋朝末年,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举兵反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在隋朝大业十二年后,形成了三支强大的起义军,即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的杜伏威、辅公祏军。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翟让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

在古代,皇帝真的有三千佳丽吗?后宫制度如何?

在古代,皇帝真的有三千佳丽吗?后宫制度如何?

我们经常看古代电视,都会提到后宫佳丽三千,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后宫佳丽三千,来形容皇帝后宫的嫔妃之多,然而真的每一个皇帝都有三千嫔妃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皇帝虽然嫔妃确实很多,但并没有夸张到三千人这么多。我国古代后宫究竟有多少人,这就要求我们从每个...

元文宗在文化方面有哪些贡献?后世如何评价他?

元文宗在文化方面有哪些贡献?后世如何评价他?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即元文宗,元朝第八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二位可汗,汗号“札牙笃汗”。他是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次子,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㻋之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元文宗自幼成长于汉地,有较好的文化修养,是元朝各帝中颇有建树的一位。天历二年(1329年)在大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