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的历史 鄂温克族的族称族源
据考古学和人类的研究,早在公元前2000年,即铜石器并用时代,鄂温克族的祖先就居住在外贝加尔湖和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在黑龙江,七游,石勒喀河洞穴中发现了具备鄂温克族体质特征的头盖骨,与头盖骨一起还发现了贝加尔湖地方特有文化与装饰,符合鄂温克人的传说。传说中鄂温克人的祖先生活在勒拿河、“拉玛”湖(即贝加尔湖)。
另一传说,他们的故乡在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带。总之,鄂温克人生活在贝加尔湖以东和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带的山林中,使用弓箭、扎枪,从事打猎和捕鱼。食物用火烧着吃,或把石头烧热,放入盛水的皮桦桶中煮肉吃。取火用两块石头打击出火星,用桦皮纤维引火。住桦树皮盖的“撮罗子”。
当时正处在母权制氏族社会阶段。他们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北朝与隋唐时期室韦各部中的某些地理、习俗与鄂温克族有渊源关系的部落,特别是其中的“北室韦”、“钵室韦”、“深未沮室韦”,以及唐代在贝加尔湖东北苔原森林区使鹿的“鞠”部落等。
后来,他们向东发展,其中一支来到黑龙江中游雅克萨(今俄罗斯阿尔巴津)一带,明代文献中记述的“乘鹿出入”的“北山野人”,一般认为即鄂温克与鄂伦春人的直接祖先。清代文献中的“索伦部”,广义包括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专指则是鄂温克族。此外,称为“索伦别部”的“喀穆尼堪”,也指鄂温克的一支。
鄂温克族的族称族源
族名由来:“鄂温克”的意思就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鄂温克人珍惜这一称呼,从来没有改变过。在历史上,日本统治者及当地的俄罗斯人改称他们为“雅库特”,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认可过。
由于历史上的民族迁徙和居住地区的分散,又相互隔绝,鄂温克族还曾被分别称为“索伦”、“雅库特”。解放后,人民 *** 根据鄂温克族人民的一致要求,将“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名称取消,恢复原有族称,统一族称为鄂温克族。
民族来源:目前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鄂温克族起源于贝加尔湖沿岸及以东地区的北室韦; 另一种观点则提出鄂温克族起源于乌苏里江流域靺鞨七部之一的安居骨部。17世纪中叶,鄂温克族已经生活在黑龙江中下游和贝加尔湖沿岸地区。
据史学家研究,当时鄂温克族共分三支:一支是居住在贝加尔湖,东北勒拿河支流威吕河和维提姆河沿岸的使鹿(驯鹿)鄂温克人,共12个大氏族,被称为使鹿的“喀木尼堪”或“索伦别部”。他们于18世纪初迁至额尔古纳河畔,是被称为“雅库特”人的先民。
第二支是居 住在贝加尔湖以东赤塔河、石勒喀河一带的使用马的鄂温克人,被称为“纳米雅儿”部落或称“那妹他”,共有15个氏族,是后来被称为“通古斯”人的先民。第三支即索伦部,人数最多,居住在石勒喀河至精奇里江的黑龙江中下游流域,是被称为“索伦”人的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