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权力更大的宦官:童贯(掌控军权20年且被封王)
童贯我相信很多人对这个名字都还是很陌生的,他可是能够和赵高、魏忠贤、李莲英等超级大太监其名的人物哦,还是历史上权势滔天的八大太监之一,那么童贯的生平又是怎样呢?他是哪个朝代的呢?那么接下来度哥历史小编就来为你来介绍介绍他这个人!
北宋超级宦官,童贯
童贯(1054年1126年),是我国北宋宋徽宗时期权势滔天的一位宦官,也是北宋六贼之一(童贯、蔡京、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这六个人那是恶贯满盈无恶不作,是导致当时江南方腊起义和金朝入侵中原的罪魁祸首,也是导致北宋逐渐走向灭亡的主要人物,可见童贯是有多坏多可恶了。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他由太原逃至开封,随宋徽宗南逃,宋钦宗即位,童贯就被立即处死了。
历史上权力更大的宦官
童贯握兵权二十年,权倾一时,发号施令超过了皇帝的制敕。曾有人弹劾他,宋徽宗命方劭去调察,方劭的一举一动都被童贯侦得,他先到宋徽宗那告状,并陷害方劭,方劭反而获罪被处死。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掌控军权更大的宦官、获得爵位更高的宦官、之一位代表国家出使的宦官、被册封为王的宦官,比起赵高都是有过之无不及啊!
童贯的生平事迹
1、收复四州
童贯少年时在宦官李宪门下。性情乖巧,从做给事宫掖时起,就善于揣度皇帝的意旨,预先做出顺承的事。宋徽宗即位,在杭州置金明局,童贯以供奉官的身份主管此事,开始和蔡京交往。蔡京进京任官,得力于童贯。蔡京任相后,赞成攻取青唐,并对皇上说童贯曾十次出使陕右,熟悉那五路的情况与各将帅的才能,竭力推荐他。宋合兵十万,命王厚为统帅。童贯像李宪那样为监军。军至湟州,恰好宫中失火,宋徽宗下手谕,由驿马传达诏令禁止童贯出兵。
童贯打开看后就收入靴中。王厚问他为何,童贯答:陛下希望出兵成功。竟出兵交战,收复四州,迁为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内侍凭资历任两使是从童贯开始的。不久,童贯为熙河兰湟、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连续升官至武康军节度使。讨伐溪哥臧征,收复积石军、洮州,被加官为检校司空。童贯恃功而骄横跋扈,选拔将领官吏,都直接奏明宋徽宗,完全撇开 *** ,这就渐渐违背了蔡京的意愿。宋徽宗又拜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蔡京说:使相的官职怎能授给宦官?不奉行诏命。
2、攻打西夏惨败
童贯率秦、晋的精锐部队深入河、陇,派少数兵马驻守萧关古骨龙,认为可制夏人于死命。派大将刘法攻取朔方,刘法认为不行,童贯逼他说:你在京城时,亲自领命,说一定能成功,现在认为难以成功,为什么?刘法不得已出塞,遇敌伏击而死。刘法是西州名将,他的死使宋军各部都震动恐惧。童贯隐瞒失败,向朝廷报捷,百官入宫庆贺,都对他咬牙切齿,但不敢说什么。关右已困敝,西夏兵马也难支撑,童贯就通过辽人向夏进誓表讲和。夏使到,给他誓书,夏使不接受,童贯强迫馆伴使一定要他接受,夏使刚回国境,就把誓书扔在路上。宋原来规定, *** 的官职不授给熟羌,童贯故意提拔他们,有的官至节度使。弓箭手失去属于他们的土地而派他们守卫新的地方,禁军逃亡者不处死而可改隶其他军籍。军政全被破坏了。
3、伐辽丧师
马植化名赵良嗣潜入北宋,献联金抗辽之策。宋金两国结成海上之盟,协议金攻辽中京,而宋攻辽燕京。宋廷遣童贯二十万军队北伐燕京,大败而回,严重暴露宋兵的腐化,为后来的靖康之难埋下祸根。童贯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万贯赎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复之功。不久,宋徽宗因童贯收复燕山有功,下诏解除他的兵权而为真三公,加封他为徐、豫两国公。宣和七年(1125年),宋徽宗遵宋神宗能收复全燕之地者赏以封地、给以王爵的遗训,下诏封他为广阳郡王。
4、金兵南下北宋危机
同年,完颜宗翰南侵,童贯在太原,派马扩、辛兴宗以访问为名去试探金人意图,金人指责宋收留张觉,并派使下战书,童贯对金使厚礼相待,并说:这么大的事,怎不先告诉我呢?金使劝童贯马上割两河之地向金人谢罪,童贯垂头丧气无以应对,打算逃回京城。太原守将张孝纯谴责他说:金人背盟,大王应号令天下兵马全力抵抗,现在弃之而去,是把河东丢给敌人啊。河东一入敌手,河北怎么办?童贯怒斥他说:我童贯受命为宣抚,不是来守疆土的。你定要留我,还设将帅有何用?张孝纯拍手叹道:童太师一生威望甚高,事到临头却畏缩恐惧,抱头鼠窜,有何面目再见天子呢?
童贯之死
童贯逃回京城,宋钦宗已即位,下诏亲征,以童贯为东京留守,童贯没接受而是同徽宗南逃。童贯在西部边境曾招募青少年组成胜捷军,有近万人,他把他们作为亲军,守卫他的住所,这时又让这支军队跟着他。徽宗过浮桥出城时,卫士们紧随他的后面,有往桥上爬的,有抱怨的,有号哭的,生怕被丢下。童贯怕走得慢,命亲军射箭,有一百多人中箭而死,一路哭声,于是谏官、御史和人们议论纷纷,说童贯的罪恶。起初贬童贯为左卫上将军,连续降官,谪为昭化军节度副使,发配到英州、吉阳军。还没到地方,又下诏历数他十大罪状,命监察御史张澄沿他所走路线,到途中斩掉他,在南雄斩童贯。童贯被杀,他的头被带回京城悬首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