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中黛玉说自己一无所有到底是因为什么?

诗词文献3年前 (2022-03-10)230

黛玉,《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因紫鹃试探贾宝玉真心,用假话骗他说林家人要来接黛玉回姑苏。贾宝玉一听就急了,急火攻心痰迷心窍成了疯癫之状,一时间吓坏了贾家上下。

(第五十七回)谁知贾母王夫人等已都在那里了。贾母一见了紫鹃,眼内出火,骂道:“你这小蹄子,和他说了什么?”谁知宝玉一把拉住紫鹃,死也不放,说:“要去连我也带了去。”众人不解,细问起来,方知紫鹃说“要回苏州去”一句顽话引出来的。贾母流泪道:“我当有什么要紧大事,原来是这句顽话。”又向紫鹃道:“你这孩子素日最是个伶俐聪敏的,你又知道他有个呆根子,平白地哄他作什么?”

红楼梦中黛玉说自己一无所有到底是因为什么?

这段描写中贾母、贾宝玉、紫鹃三个人各怀心事,尤其贾母更值得一说。

一,紫鹃是豁出去了。她为林黛玉试探贾宝玉,本来没想闹这么大。贾宝玉“疯了”她也吓坏了。此事一旦严重她都活不了,好在最后化险为夷。

事后她对林黛玉说“宝玉的心倒实,听见咱们去就那样起来。”可见她对黛玉一片真心,绝不后悔。

二,贾宝玉“疯癫”值得商榷。“疯了”这种事做真做伪都是他。他“疯癫”的将宝黛之情公之于众,目的明确:非林黛玉不可。等于将皮球踢给了长辈,你们看着办吧。

王夫人势必更“恨”林黛玉,却也不敢拿宝玉的命去赌。根据伏笔,八十回后贾宝玉和林黛玉确实订婚了。

三,贾母是最难受的。她支持宝黛姻缘,对宝黛之情看在眼里。别看她元宵节“掰谎记”也敲打了宝黛。那是不同意二人有“私情”,对宝黛姻缘依旧支持。

宝黛姻缘到第五十七回,已经走进了“死胡同”。王夫人坚决反对,推出金玉良姻薛家来对抗贾母。

古人姻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才是姻缘主导人。贾母固然能坚持为黛玉宝玉做主,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王夫人是婆婆,她不能陪黛玉一辈子。婆媳不和姻缘也难幸福。

最为难的是贾母清楚王夫人反对林黛玉的理由,林黛玉各方面条件,除了与贾宝玉情投意合,并不那么适合贾家孙媳妇。

手心手背都是肉,成全林黛玉固然贾宝玉愿意,但成全贾宝玉,却有巨大潜在风险。一旦林黛玉早丧,失去嫡妻、没有嫡子、乃至于贾宝玉一蹶不振都是贾母不可承受的。

贾母一见紫鹃“眼内出火”,恨不得吃她肉。待细问起来,紫鹃告诉她因由。贾母当即流泪道:“我当有什么要紧大事,原来是这句顽话。”又说紫鹃“最是个伶俐聪敏的好孩子”。

老太太态度转变之快,皆因她懂紫鹃所为,也知道紫鹃的试探本应该是她操心做主,又完全无能为力。

贾母的哭,既是心疼林黛玉,操心宝黛姻缘,也是自责没能替女儿照顾好外孙女。

红楼梦中黛玉说自己一无所有到底是因为什么?

四,贾母的为难,贾宝玉想不到。他出身富贵、家庭幸福。思考问题都是表面是非。

他率性而为的在大观园无法无天,不顾及林黛玉立场向她“坦白”,将宝黛爱情公之于众,让所有人无法收场……

他认为公开感情是让林黛玉放心,长辈妥协以及他能做到的更佳方案,殊不知成人世界的算计并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

林黛玉懂得贾母的为难。她从来没向外祖母倾吐过心事。有些话不能说,说了就有去无回。比方宝黛爱情。

紫鹃试探了宝玉真心,自以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心满意足地酣睡过去。林黛玉却知道没那么简单。她对贾宝玉的行为不反感,但却知道一旦开弓没有回头箭,她根本不知道未来将如何是好。

“黛玉听了这话,口内虽如此说,心内未尝不伤感,待他睡了,便直泣了一夜,至天明方打了一个盹儿。次日勉强盥漱了,吃了些燕窝粥,便有贾母等亲来看视了,又嘱咐了许多话。”

贾母第二天派人来嘱咐她话,说了什么没提。也不过好好保养,贾宝玉没事,让她也注意的话。越是如此,林黛玉就越煎心难熬。其实到五十四回后,林黛玉多少认命了。

没有父母家族的孤女,一针一线都是贾家供给,身体又三天好两天坏。为贾宝玉好,也不是好妻子人选。她对薛宝钗说自己一无所有是真心话,本就一无所有。贾母虽疼她爱她,到底还是贾家的贾母,能让老太太怎么样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03/430053.html

“红楼梦中黛玉说自己一无所有到底是因为什么?” 的相关文章

长孙无忌最主要的成就是什么?主持修订了《唐律疏议》

长孙无忌最主要的成就是什么?主持修订了《唐律疏议》

长孙无忌,字辅机,唐初时期宰相、外戚官员,他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儿子,文德皇后同母兄,生母是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长孙无忌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后又结为姻亲。唐高祖起兵后,长孙无忌前往投奔,并随太宗征战,成为其心腹谋臣,后...

陈子龙的一首《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表达了什么?

陈子龙的一首《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表达了什么?

下面历史网小编带来陈子龙的《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明)陈子龙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注释此词原题为《点绛唇·春闺》,后代编者王昶等人为拔高陈子龙这首词的...

南宋著名史学家徐梦莘简介:编成了《三朝北盟会编》

南宋著名史学家徐梦莘简介:编成了《三朝北盟会编》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一作:相交欢)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译文及注释译文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

在书写《史记》的时候,司马迁为何对樊哙的评价很高?

在书写《史记》的时候,司马迁为何对樊哙的评价很高?

影视剧中,樊哙多为一个英勇无惧的武士形象,他为人忠诚、威猛,是刘邦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史记》中,其实司马迁对樊哙的评价很高,称如果没有他那沛公的大业几乎半途而废,指的就是在鸿门宴上,樊哙机智救出刘邦。也正是通过此事,后人在看樊哙时,会觉得他不止忠勇神武,还足智多谋,如果只从外表看或许还真看不出来...

王缙:大诗人王维的弟弟,也是唐朝宰相

王缙:大诗人王维的弟弟,也是唐朝宰相

“唐诗”作为唐代文化的代表、盛世风华的象征,被公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巅峰,与之前的“汉赋”、之后的“宋词”、“元曲”一样,都是所谓“一代之文学”,后来各代虽然也有不逊于唐诗的佳作,但那只不过是某些天才灵感的迸发、而非诗歌精神的突破和重塑。唐诗能有这样让人惊艳的表现,与此时集中出现的众多诗坛名家有关...

《辛丑条约》上,李鸿章签下一个肃字是什么意思?

《辛丑条约》上,李鸿章签下一个肃字是什么意思?

还不知道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签名,为何只签一个“肃”字,什么意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九零一年九月七日,李鸿章同贺亲王爱新觉罗·奕劻一同参加《辛丑条约》订立典礼。在条约文件上,李鸿章用发抖的手拿着毛笔,颤巍巍地在条约文件上写出了一个形近“肃”字的签名。《辛丑条...

所有诗人中,为什么说贺知章是最好命的那个?

所有诗人中,为什么说贺知章是最好命的那个?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贺知章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唐朝289年历史,诞生了两千多名诗人、五万余首诗歌,可谓群星荟萃。但要从中评出一位“最好命”的诗人,则非贺知章莫属。人的一生漫长,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追求,而最美好的状态莫过于孔子所说的:“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