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刘姥姥游大观园,黛玉与宝钗的态度有何不同?
刘姥姥游大观园”是《红楼梦》中很重要的一个场景,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刘姥姥游览大观园,出尽洋相与忍辱负重,形成了贾家内部人和读书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读书人怜悯刘姥姥被侮辱和被损害,偌大年纪还要受尽屈辱,不过讨口吃的。贾家已经那么富有,给点钱又能怎样,何必让刘姥姥那般难堪。
道理是不错,问题是首富的钱也不是随便就给人的。即便给也要给的有价值。
刘姥姥嗟来之食付出点代价得到的财富才会更珍惜。也不会认为贾家“人傻钱多”。贾家给钱也会更有意义。没道理一来就给钱,无缘无故的因果关系,对刘姥姥不是好而是坏,也不符合人性和社会功能性。
贾家人眼中刘姥姥则全然是可笑的。这个穷婆子对贾家一点好处都没有,穷了就来家里要钱。她一身的乡土气与堂堂荣国府的规矩礼仪和气质完全不搭配。就好比“一头老母猪”进了一片菜地。想要被尊重,几乎是不可能的。
早些年家里也会来一些亲戚,时常上门,每次都不会让他们空手回去。尽管对他们的境况表示同情,但排斥难免,讨厌,看不起的情绪也是有的。有些人家的孩子来了吃没吃相,坐没坐相,又吵闹,又顽皮,又脏……几乎每次他们走后,都要嫌弃抱怨一下。
同理,刘姥姥走后,作为主人家,三春、宝玉、李纨等也不喜欢,却不会说出来。毕竟家里还有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些“外人”。但同属“外人”的林黛玉和薛宝钗却更先受不了了。
(第四十二回)探春笑道:“也别要怪老太太,都是刘姥姥一句话。”林黛玉忙笑道:“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话。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说着大家都笑起来。宝钗笑道:“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得倒也快。”众人听了,都笑道:“你这一注解,也就不在他两个以下。”
贾探春代表主人,对刘姥姥表示不满,认为刘姥姥多嘴,让惜春画大观园。惜春自然更不满意了。
林黛玉接着说:“她算哪一门子的姥姥,直叫她是个母蝗虫就是了”。有人认为林黛玉不怜老惜贫,实在错怪了。林黛玉只是不喜欢刘姥姥“为客”的样子。
林黛玉与薛宝钗、刘姥姥都算贾家的客人。可刘姥姥没有样子的做客,让林黛玉和薛宝钗如坐针毡。“她算哪一门子的姥姥”,是林黛玉与刘姥姥划清界限,突出自己是亲戚,与刘姥姥不一样。也是她与薛宝钗同样作为客人的自我解嘲,缓解尴尬。
林黛玉为人直率,喜怒直接表达。反观薛宝钗,她也罕见地对刘姥姥不满意。不但刘姥姥游览大观园全程只说了一句话。听林黛玉叫刘姥姥“母蝗虫”,别人不如何,她反倒之一时间鼓掌叫好起来。证明刘姥姥对她 *** 更大。
薛宝钗的性格与林黛玉对比,从对刘姥姥的评价上就表现不同。薛宝钗也不喜欢刘姥姥,甚至是更不喜欢。但她一直在隐忍,直到林黛玉带头抨击,她才响应。
林黛玉目下无尘,不能容忍“不洁”之事。她看不惯刘姥姥卑躬屈膝讨生活的态度,出言讽刺,是对“不洁”的零容忍。也是她对自身寄人篱下的敏感和自尊。日后她“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就是拧折不弯的个性彰显。
薛宝钗随时就分,商人门第常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更看重利益得失。她也看不惯刘姥姥,甚至比林黛玉更瞧不起。可她一定要等着别人带头,她才补充,隐忍才是宝钗的个性。
因为隐忍,她配合母亲在贾家图谋金玉良姻。因为隐忍,她尽管不觉得贾家如何,还是愿意“认命”。她虽然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表达对自由的向往。但终究是“任是无情也动人”,明知宝黛有情,仍旧插足其中。
所以,林黛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泪尽而亡。薛宝钗委曲求全,自吞苦涩,孤寂人生到终老。只从钗黛二人对刘姥姥的态度表达,就能看出二人结局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