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努尔哈赤怎么死的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死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2年前 (2022-05-03)180

努尔哈赤,清王朝的奠基者,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少数民族中唯一一个战功和成吉思汗相比的皇帝,自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开始一直到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他的姓名与业绩,不仅垂诸于中国史籍,而且载记于世界史册。

但人总有一死,正所谓阎王要你三更死从不留人到五更,这一点任你功绩在高也没有例外的道理。但是关于努尔哈赤的死因,至今仍争论不休,现在就请大家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真实死因是什么吧。

努尔哈赤怎么死的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死因是什么

努尔哈赤怎么死的

关于努尔哈赤是怎么死的?史书上明确记载努尔哈赤的死因为身患毒疽,并没有悬疑,但为什么还会有争议呢?

这主要是因为有人将努尔哈赤的死因与宁远战役联系起来,认为所谓的毒疽其实就是外伤,努尔哈赤是在宁远战役中被明军的红夷大炮所伤,后来旧伤复发,导致死亡的,而一部分人对此提出质疑,这才产生了争论。

努尔哈赤在宁远战役中受伤并最终死亡的说法产生的时间并不长,但却深入人心,许多人都深信不疑,将其作为宁远战役的一大战果和袁崇焕的一大战功,不知道这种说法居然还有疑问。这就是传说中的偏听偏信。

有必要将正反两方面的说法都让读者们知道。

事实上,这个说法仅仅是一个推论,做出这个推论的是两位研究澳门历史的专家,他们在《澳门与入关前的满清》一文中提出,明军使用的红夷大炮是在澳门从红头发的葡萄牙人手中引入的,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大炮,在宁远战役中,努尔哈赤对这一新式火器毫无思想准备,结果被大炮击伤。

先说说这个推论的依据。

有三个方面的史料可以支持个推论:

之一,朝鲜人李星龄所著的《春坡堂日月录》中有努尔哈赤受伤的记载。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不仅身受重伤,而且精神上也因失败受到很大的创伤,整日闷闷不乐,在肉体和精神受到双重创伤的情况下终于懑恚而毙。

第二,明朝的史籍中有击伤后金重要人物的记载。《明熹宗实录》中记载,明朝兵部尚书王永光的奏章和蓟辽经略高第的奏报分别谈到了大炮击伤后金酋子大头目的情况。明人张岱在《石匮书后集》中也提到红夷大炮击中了黄龙幕,伤一裨王。

努尔哈赤怎么死的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死因是什么

第三,清代史籍对努尔哈赤的死因含糊其词,仿佛是有意回避。

综上所述可以大胆推论:努尔哈赤在宁远攻城战中被炮击伤,回到沈阳后一直耿耿于怀,怒火中烧,导致伤口恶化,后来前往清河洗汤浴,致使伤口进一步恶化,终于引起并发症而死。

这个推论看似天衣无缝,其实存在不少漏洞。

清史专家李鸿彬提出两点质疑:

之一,朝鲜人的记载不可信。《春坡堂日月录》的说法来自袁崇焕身边的朝鲜翻译官韩瑗,既然他都知道努尔哈赤受了重伤,那么袁崇焕就应该更加清楚。如果努尔哈赤真的受伤,那肯定是袁崇焕的一大战功,袁崇焕在向朝廷报功时一定会大事渲染的,但是袁崇焕本人在报功的折奏里并没有提到努尔哈赤受伤之事,这说明袁崇焕不知道努尔哈赤受伤,既然连袁崇焕都不知道努尔哈赤受伤,作为翻译官的韩瑗又怎么可能知道呢?

第二,宁远战役后努尔哈赤活动频繁,没有受伤的迹象。努尔哈赤死在宁远战争八个多月后,从后金方面的史书中看不到努尔哈赤治病的记载,倒是能看到努尔哈赤八个月来上蹿下跳,忙得不可开交。又是整军备战,又是远行打猎,四月份还亲率大军攻打蒙古喀尔喀,六月份蒙古科尔沁部的鄂巴洪台吉来朝,他还亲自远出迎接,完全不像是受了重伤的样子。

因此,李鸿彬认为,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有没有身受重伤,是不是懑恚而毙,很值得怀疑。

我个人比较同意李鸿彬的看法。此外,我还想补充几点:

之一,努尔哈赤并不存在懑恚的问题。我们前文己经分析过,努尔哈赤在宁远战役中斩获颇多,抢粮的目的完全实现,还杀伤大量明军,成功转嫁了与蒙古人打仗带来的损失,解决了后金过冬的问题,并不能算做失败,没有理由郁闷。

第二,明朝史料中提到的酋子、大头目、裨王都不是对努尔哈赤的准确称呼,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的话,这只能证明受伤的不是努尔哈赤,为什么反倒成了努尔哈赤受伤的证明?

第三,所有史书都记载努尔哈赤的病是毒疽,而不是旧伤复发。

努尔哈赤怎么死的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死因是什么

在努尔哈赤死前的八月二日,明东江将领耿仲明就向朝廷报告:老奴背生恶疮,带兵三千,见在威宁堡狗儿岭汤泉洗疮。文中提到不少细节,不仅指出努尔哈赤染上恶疮,而且对带兵人数,洗沧地点均有确切记录,应该属于谍报。

文中还指出努尔哈赤的恶疮长在背部,如果是炮伤的话,那么努尔哈赤在攻打宁远城的时候是背对着明军的,傅红雪等大侠在与敌人对峙时常有背对敌人姿势,以显示其过人的武功和深邃的气质,看来努尔哈赤也有类似的大侠风范。

明辽东督师王之臣和袁崇焕报告:奴酋耻宁远之败,遂蓄愠患疽,死于八月初十。文中虽然提到战后郁闷的问题(耻宁远之败、蓄愠),但是没有提到旧伤的问题,可见王之臣、袁崇焕二人并不认为奴酋在宁远战役中受伤,且其蓄愠之说,也不乏为自己邀功的成分,打不过人家,就说人家是被自己气死的,是十分牵强的联系。

朝鲜《李朝仁祖大王》记载:(努尔哈赤)七月间得肉毒病,沐浴于辽东温井,而病势渐重,回沈阳之际,中路而毙,立其第四子。其中提到的肉毒病与恶疮、毒疽是一个意思,这三者与旧伤复发完全不是一回事。《李朝仁祖大王》属于官方史籍,要比李星龄的《春坡堂日月录》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总之,努尔哈赤的死因,原本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后来与宁远战役联系起来,就变成了一个未解之迷,真相如何,恐怕只有努尔哈赤自己才能说得清楚。

如果有人非要弄个一清二楚,干脆就请努尔哈赤出来,亲自跟他说说?如果那样的话,恐怕又要上演叶公好龙的故事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05/439501.html

“努尔哈赤怎么死的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死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关羽都和黄忠惺惺相惜了 关羽为何反对黄忠成为五虎上将

关羽都和黄忠惺惺相惜了 关羽为何反对黄忠成为五虎上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与黄忠惺惺相惜,为何反对黄忠成为五虎上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演义》大家看过了,当刘备晋升为汉中王后,立马提拔了五个将军为五虎上将,他们就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分封完以后,别人都没有意见,但是消息传到关羽耳朵,关羽是勃然大怒,...

雍正下令处死时,年羹尧为何没有求饶?

雍正下令处死时,年羹尧为何没有求饶?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雍正的话来说,他和年羹尧是千古君臣知遇的榜样,是要彰显给朝堂与后世的。可是雍正才继位第三年,年羹尧就被革职削爵,又给他列出重罪92条,让他在“狱中自裁”。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年羹尧本向雍正低头告饶的记载。那么,年羹尧为...

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导致蜀汉灭亡 诸葛瞻是第二个马谡吗

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导致蜀汉灭亡 诸葛瞻是第二个马谡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直接导致蜀汉灭亡:他是另一个马谡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63年,魏国发动了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灭蜀之战。司马昭派遣18万大军,兵分三路取蜀。在丢失汉中后,蜀将姜维立刻退守剑阁,与魏军相持。而为破解僵局,魏将邓艾率精兵万人偷...

顺治活到24岁就去世 顺治死因到底是什么

顺治活到24岁就去世 顺治死因到底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顺治皇帝只活到24岁,看看他的生活习惯,能活24岁已是奇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前进,当我们回看我国历代王朝的是是非非,总会不禁感叹历史的伟大。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共经历十二代帝王,我们耳熟能详的便是康熙、雍正、乾隆,...

朱元璋最终能成功,岳母张氏的作用有多大?

朱元璋最终能成功,岳母张氏的作用有多大?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个草根皇帝之一,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大概齐都会遇到这四类人:高人的帮助、贵人的提携、小人的责难和个人的努力。在这些各色人物里面,高人的帮助、贵人的提携尤为重要的。小到一介布衣,大到一国之君,想要成功...

朱棣明明比朱允炆更有能力 朱元璋为何还要传位给朱允炆

朱棣明明比朱允炆更有能力 朱元璋为何还要传位给朱允炆

你真的了解明明四子朱棣更有能力,为何朱元璋非要传位给15岁的孙子朱允炆?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如果站在朱棣的角度去想,他应该也挺疑惑的,太子朱标去世后,剩下的那些兄弟哪个能力比他强?结果老爸朱元璋硬是隔代传位,扶持15岁的孙子朱允炆继位,这让骄傲的朱棣如何能心服口服?太子朱标13岁...

乾隆皇五子永琪一共有多少子女?他的独女是什么结局?

乾隆皇五子永琪一共有多少子女?他的独女是什么结局?

永琪,生于公元1741年,活了不到30岁,是乾隆皇帝的第五个儿子。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清朝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个朝代是我国历史中最后一个封建制度的王朝。清朝共创立了二百七十余年传位了十二位皇帝,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了,他们在位的...

刘备在选择托孤大臣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选李严而不是赵云

刘备在选择托孤大臣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选李严而不是赵云

还不知道:刘备选择托孤大臣,在一文一武的情况下,为何选李严而不是赵云?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引言在封建王朝时期,君主在去世之前,一般会指定一些自己信得过的大臣,让他们辅佐新皇帝顺利登基,那些辅佐新皇帝登基的大臣也被称为托孤大臣。古代的托孤大臣很多,比如唐太宗的托孤...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