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府为何会吃不起红粳米?背后有何原因?
《红楼梦》里面所写的贾府是在社会上很有地位的一个贵族。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贾家衰落的标志性事件就是贾母吃的米开始定量,证明贾家捉襟见肘和内囊尽空的现实。贾家世袭爵位递减,田庄也会减少。但宁国府尚有七八处田庄,荣国府爵位高一等,起码剩十余处田庄。乌进孝不过管着一处田庄,贡献那么多物资。十几处田庄少说几万亩地,为什么种不够贾母吃的米呢?此事背后也有原因。
(第七十五回)贾母负手看着取乐。因见伺候添饭的人手内捧着一碗下人的米饭,尤氏吃的仍是白粳米饭,贾母问道:“你怎么昏了,盛这个饭来给你奶奶。”那人道:“老太太的饭吃完了。今日添了一位姑娘,所以短了些。”鸳鸯道:“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王夫人忙回道:“这一二年旱涝不定,田上的米都不能按数交的。这几样细米更艰难了,所以都可着吃的多少关去,生恐一时短了,买的不顺口。”贾母笑道:“这正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众人都笑起来。
贾母每天吃饭颇为铺张,不好说老太太想吃什么,所以有粥也有饭,还有主食点心。贾母吃的“红粳米粥”,是一种上等细米,贾母吃了半碗粥,剩下的赐给了王熙凤。
尤氏是宁府大奶奶,按说应该吃贾母的饭,但由于探春、宝琴给吃没了,尤氏只能吃“白粳米饭”。白粳米饭应该是鸳鸯一类大丫头吃的,最后是取了贾探春的饭给尤氏吃。
贾母吃的米一定是更好的,也是贾家主子们“ *** ”。王夫人对贾母的饭“定量”给出的解释是“旱涝不均”,以至于田庄不能按数上交。而外头买的又不顺口,所以才会定量。也就是鸳鸯说的“可着头做帽子”,意思是不能富余。
关于红粳米不够吃,乌进孝进供的诸多粮米中,专门就有几样“细米”,包括红粳米的详细记录。
(第五十三回)御田胭脂米二石,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杂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石……
不提下用常米,其他几种米都是主子们才能用的“细米”。乌进孝管的田庄给了一共202斛(石),一石相当于一百斤,也就是两万斤。贾家田庄十几处,量非常大,足够贾家人吃的。可贾母的米为什么还要定量呢?原因出在了“红粳米”产量太少,“御田胭脂米”只有两石也就是200斤。
第42回,平儿代王熙凤送给刘姥姥两斗御田胭脂米:“如今这一个里头装了两斗御田粳米,熬粥是难得的。”
脂砚斋【庚辰双行夹批:在园杂字曾有此说。】。所谓《在园杂志》是清代康熙年间人刘廷玑所著。刘庭玑字玉衡,号在园,曾任内阁中书、浙江知府、浙江观察副使等职务。《在园杂志》是他的散文集。其内记载有“御田胭脂米”:
“丰泽园中有水田数区,布玉田谷种,岁至九月始刈获登场。一日,巡行阡陌。时方六月下旬,谷种方颖,忽见一科,高出众稻之上,实已坚好,因收藏其种,待来年验其成熟之早否。明岁六月时,此种果先熟。此后生生不已,岁取千百。四十余年来,内膳所进,皆此米也。其米色微红而粒长,气香而味腴
贾母吃的“御田胭脂米”,就是鸳鸯给刘姥姥的那个“御田粳米”,也就是“红粳米”。此米的产量只有其他米的几十分之一。可见对稻田的要求高,产量低,并不能大面积耕种。以至于如果遇到旱涝,就会出现短缺不够吃的情况。
而问题还在于乌进孝这些田庄管事交的粮米根本就不足够。贾珍算他起码有五千两银子,他却只给了两千五百两。足足少了一半。他抱怨天灾,实则都是胡说八道坑骗贾珍不懂农事没有监管。
(第五十三回)乌进孝道:“爷的这地方还算好呢!我兄弟离我那里只一百多里,谁知竟大差了。他现管着那府里八处庄地,比爷这边多着几倍,今年也只这些东西,不过多二三千两银子,也是有饥荒打呢。”
荣国府是乌进孝的兄弟管了八处田庄,比他多了几倍,结果也才两三千银子,交的御田胭脂米也要等量减少,自然就不够用。
王夫人“旱涝不定”的解释也是乌进孝们的话,具体如何,管田庄的周瑞不告诉她实话,她也根本不明白。贾家藏着乌进孝们这些硕鼠,坑蒙拐骗中饱私囊又岂有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