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晴雯作为丫头,为何要留着两根三寸多长的指甲?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05-12)160

《红楼梦》中的晴雯作为丫头,为何要留着两根三寸多长的指甲?这样的指甲为何又要送给贾宝玉?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吧!

晴雯被撵前重病在身,知道王夫人饶不过她,便没有活下去的信念。从怡红院出来回到表哥多浑虫家时,已经病入膏肓奄奄一息了。

贾宝玉去时连水都没人给她倒,蓬头垢面地睡在土炕上,哪里还是当初娇生惯养的模样。

王夫人吩咐将晴雯净身撵出去,此时除了贴身衣物外,也只剩下手腕上戴着的四只银镯。配合她枯瘦如柴的胳膊,越发显得可怜。

但与银镯相比,晴雯还有一样更让人慨叹,也更令贾宝玉不忍。

《红楼梦》晴雯作为丫头,为何要留着两根三寸多长的指甲?

(第七十七回)宝玉拉着他的手,只觉瘦如枯柴,腕上犹戴着四个银镯,因泣道:“且卸下这个来,等好了再戴上罢。”因与他卸下来,塞在枕下。又说:“可惜这两个指甲,好容易长了二寸长,这一病好了,又损好些。”雯拭泪,就伸手取了剪刀,将左手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铰下;又伸手向被内将贴身穿着的一件旧红绫袄脱下,并指甲都与宝玉道:“这个你收了,以后就如见我一般。快把你的袄儿脱下来我穿。我将来在棺材内独自躺着,也就象还在怡红院的一样了。论理不该如此,只是担了虚名,我可也是无可如何了。”宝玉听说,忙宽衣换上,藏了指甲。

晴雯死前做了两件对她来说“出格”的事: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铰下去交给贾宝玉,又和他换了贴身的袄穿上。

原本想着死了以后穿在身上躺在棺材里不寂寞,谁想王夫人狠心竟然吩咐把她火化,直与挫骨扬灰差不多。

晴雯将指甲和袄给了贾宝玉,算是最后的宣示和挑战。告诉怡红院众人,用不光彩的手段把她排挤走没用,贾宝玉还是更向着她。

所以她吩咐贾宝玉:“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

“也不过这样了”就是又能怎么样呢?还能再告发她,还能再诋毁她什么?反正她人死了,恶名承担了,总要“名副其实”一次。

晴雯的高洁就在于她认为将自己的指甲和贴身的袄给了贾宝玉就算“出格”,试问袭人、麝月、碧痕她们与贾宝玉“偷试”又算什么?

道德标准,每个人都不同,晴雯无疑更高。

需要注意这两根“二寸来长,葱管一般”的指甲,是晴雯的象征,也是晴雯对贾宝玉情意的展现。

晴雯死前将两根指甲交给贾宝玉,让她留在身边,皆因指甲是晴雯真实的延续。

衣服、器物的属性都是身外之物。唯有指甲、头发是父母所给,所谓身子发肤受之父母。

《红楼梦》晴雯作为丫头,为何要留着两根三寸多长的指甲?

古代男女定情,往往是女儿留下一绺头发,或者留下指甲代替自身。头发一般是活着留情,指甲则往往是死后留情之物。

晴雯将指甲留给贾宝玉,就是与他诀别。指甲更特殊,怡红院内也只有晴雯指甲那么长,更能让贾宝玉睹物思人。

(第五十一回)这里的丫鬟都回避了,有三四个老嬷嬷放下暖阁上的大红绣幔,晴雯从幔中单伸出手去。那大夫见这只手上有两根指甲,足有三寸长,尚有金凤花染得通红的痕迹,便忙回过头来。有一个老嬷嬷忙拿了一块手帕掩了。

晴雯原本手上是三寸来长的两根被金凤花染得通红的指甲,后来生病加上被撵失于保养,才磨损成了二寸多长。

可能有人会问,晴雯为什么要留着那么长的指甲?生活不方便也很难打理。其实留指甲是有原因的。

怡红院的丫头们大多各有职司,从端茶送水到洗漱清洁,这些晴雯都是不做的。

贾母将晴雯赐给贾宝玉,也就替贾宝玉磨墨整理书籍,伺候写字读书,所谓“红袖添香”。

晴雯仗着贾母的安排和贾宝玉宠爱,轻易不干别的事。明明有绝顶的女红手艺,也绝不轻易拿针线。袭人就说她“懒得横针竖针不动”。她对王夫人也说自己不负责伺候贾宝玉,平时最多给贾母做点针线,来借贾母的势。

正因为晴雯什么不干只负责美,才能养成两三寸长的指甲。这也是贾母培养她的主要原因。

贾母认为这些丫头中只有晴雯还能给贾宝玉使唤得,就是说她适合做妾,培养晴雯美的素养。留指甲便是其中一项。

女人留长指甲为美,指套便被创造出来。戴指套呵护指甲并不是清宫才有,而是早已有之。

《红楼梦》晴雯作为丫头,为何要留着两根三寸多长的指甲?

长长的指甲作用也单一,除了好看便是身份的体现。那时代只有贵族女子才能留指甲,普通人需要劳作是留不住指甲的。

晴雯留长指甲的“特权”,注定她是贾母内定给贾宝玉做妾的。如何不让人嫉妒。

除了长指甲晴雯还有缠足,都是按照贾母培养的标准。当日贾母初见尤二姐看肉皮儿,便拉着手看后再看鸳鸯掀起来裙子露出来的脚。

手和脚是当时人们对女儿的更高审美取向。贾母说“是个齐全的孩子”,说尤二姐符合她的审美标准,晴雯无疑更符合。

晴雯手上留着长长的指甲,护理得如葱管一般,又用金凤仙花染得红彤彤,都是极美的体现。也是她在贾宝玉身边红袖添香增色的意义。

两根长指甲代表了晴雯在怡红院的与众不同,以及贾母对她的教化安排与他人区别,更是日后要为贾府姨娘身为贵族预定名额的彰显。

只可惜“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晴雯过早地暴露出自己的优势且没有对人的防备之心,最终的悲剧也就躲不过去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05/440999.html

“《红楼梦》晴雯作为丫头,为何要留着两根三寸多长的指甲?” 的相关文章

应璩: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有养生诗《三叟歌》广为流传

应璩: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有养生诗《三叟歌》广为流传

应璩(190年-252年),三国时曹魏文学家。字休琏。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应玚之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博学好作文,善于书记。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曹芳即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当时大将军曹爽擅权,举措失当,应璩曾作《百一诗》讽劝。应璩原有集10卷...

侯建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一位

侯建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一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侯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侯建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因人长得黑瘦轻捷,绰号“通臂猿”。祖籍洪都,裁缝出身,也爱舞...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何成就?详解五次北征与《永乐大典》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何成就?详解五次北征与《永乐大典》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何成就?详解五次北征与《永乐大典》,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永乐大典》和五次北征均称不上政绩至于有人说朱棣在文治上也颇有建树,《永乐大典》的编纂就足以证明。那是朱棣好大喜功的一个表现。谁都明白,只要有钱,有一切说了算的皇帝当后台,总策划,甭说《永乐大...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译文一个人在孤苦的异地,寒秋夜里,一阵清冷的秋风吹得我直打寒颤,抬头望着天空中那轮明月,思念之情愈加浓烈。飘落的叶子在风中打了几转,最后随风...

《清平调·其一》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清平调·;其一》译文及注释译文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注释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山晚一作:晓)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译文及注释《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译文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

《清平调·其二》

《清平调·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译文及注释译文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请问汉宫得宠妃嫔,谁能和她相像?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依仗新妆!注释飞燕:赵飞燕,西汉皇后妆:修饰打扮鉴赏这一首,写贵妃的受宠幸。首句写花受香露,衬托贵妃君王...

《韩熙载夜宴图》是谁的作品?韩熙载又是谁?

《韩熙载夜宴图》是谁的作品?韩熙载又是谁?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韩熙载夜宴图》的故事。《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现存宋摹本,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韩熙载夜宴图中有四十多位角色,每位面部表情不尽相同,极其耐人寻味。认真观察画卷...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