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抄检大观园时并没有搜查蘅芜苑,事后宝钗为何搬出去?

诗词文献3年前 (2022-05-21)270

抄检大观园,公认是贾府由盛转衰过程的一个重要节点,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红楼梦》第74回,因大观园山石上发现了绣春囊,引起了王夫人的重视,在元妃省亲落脚的省亲别墅内发现此等不洁之物,关乎家族颜面,更关乎住在大观园内的 *** 们的名声,于是抄检大观园的行动应运而生。

抄检大观园时并没有搜查蘅芜苑,事后宝钗为何搬出去?

而在抄检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异样情况,王熙凤带领的抄检团队先后抄检了怡红院、潇湘馆、秋爽斋、稻香村、藕香榭、紫菱洲。换言之,住在大观园内的各位公子 *** ,几乎每人都被搜查了,唯独薛宝钗的蘅芜苑成了例外!

为什么王熙凤不抄检薛宝钗的蘅芜苑呢?这一点原著是有明确说道的,书中记载:

说着,一径出来,(王熙凤)又向王善保家的道:“我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抄检不得的。王善保家的笑道:“这个自然。岂有抄起自家亲戚来的?”凤姐点头道:“我是这意思。”——第74回

尽管这个解释已经很明确了,但架不住还是有很多读者忍不住主观忖度,得出不少莫名其妙的结论。

笔者在撰写此文之前,也曾拜读过其他一些自媒体论者的观点,其中有一个最无理,却得到众多读者赞同的观点,那就是:王熙凤不抄检蘅芜苑,是在给薛宝钗下套,因为同样是客人,林黛玉就被抄检了,这就暗示了黛玉是贾家自家人,薛宝钗是外人;

也有论者称:被抄检并非是坏事,未被抄检未必是好事。因为一旦抄检没有结果,那么这个没有被抄检的蘅芜苑,就成了最后的怀疑之地,这就是王熙凤给薛宝钗下的套!薛宝钗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第二天便匆匆搬离了大观园。

抄检大观园时并没有搜查蘅芜苑,事后宝钗为何搬出去?

这些观点着实胡说八道,却得到众多读者的赞同,可见红楼解读走向了怎样的歪路!我们不妨就来分析下上述观点:不抄检蘅芜苑,真的是王熙凤下的套吗?为什么同样是客居贾府,林黛玉的潇湘馆遭到了抄检,宝钗的蘅芜苑却未被抄检?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这次抄检大观园行动,针对的对象并不是 *** 们,而是大观园中的奴仆,抄检的流程也是打开奴仆们的箱笼挨个检查,跟贾府 *** 们完全无干!

所以我们看到,抄检团队在怡红院,打开的是袭人、晴雯等丫鬟们的箱子,在潇湘馆,检查的也是丫鬟紫鹃的柜子,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潇湘馆可以抄检,而蘅芜苑却不能。

潇湘馆虽然是林黛玉的住处,但里面除了黛玉从姑苏带来的雪雁,其他丫鬟却都是人家贾家的奴仆,而要抄检的对象,恰恰就是这些自家奴仆,所以潇湘馆不能不检查。

反过来,薛宝钗的蘅芜苑则不同,当年薛家三口进京,借住荣国府的时候就提前说好了,一切的花销日用,都是人家薛家自己来出,跟贾家无关,这一点原著记载得很清楚:

王夫人原要留住,贾母也就遣人来说:“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薛姨妈原欲同居一处,方可些,若另在外,恐薛蟠纵性惹祸,遂忙道谢应允。又私与王夫人说明:“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王夫人知她家不难于此,遂亦从其自便。从此后,薛家母子就在梨香院中居住了。——第4回

因此,梨香院的花销日用,薛家自己来出;其后薛宝钗搬进大观园,住在了蘅芜苑,以宝钗的严谨态度,她必然会沿袭之前的做法,所以芜苑内的一切,均是人家薛家自己供应的,包括丫鬟、婆子,所以薛宝钗才是实打实的“亲戚家”,跟林黛玉的情况完全不同。

其次,我们再来说说薛宝钗为何要在抄检结束后的第二天,便匆匆搬离大观园,有论者说这是王熙凤给薛宝钗的下的套,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抄检大观园时并没有搜查蘅芜苑,事后宝钗为何搬出去?

但凡动动脑,就会发现这个论点的可笑之处,简而言之:如果你是薛宝钗,你担心自己会被怀疑是绣春囊的元凶,你会怎么做呢?你会不会如此着急地搬出大观园?

如果薛宝钗真的有这个顾虑,她就绝对不会搬离大观园,因为一搬走,就等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反而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以薛宝钗的智商,不可能犯这种常识错误。

正确答案和上述阴谋论恰恰相反,薛宝钗正是因为知道整个大观园没人怀疑自己是绣春囊的元凶,所以才这么毫无心理负担地搬出蘅芜苑,因为坦荡,所以无需避嫌,想搬就搬,不需要担心别人怀疑自己。

分析到这里,又有读者疑惑了:既然绣春囊跟薛宝钗无关,她为什么要搬离蘅芜苑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只要稍微懂点人情世故,就能理解宝钗搬走的真实心理。就好比你去别人家里做客,结果主人家成员之间因家庭矛盾发生了争论,作为客人的你会怎么做呢?是继续留下来看热闹,还是找机会离开?

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选择离开,一方面这是人家的家事,面子上不好看;另一方面自己如果留下,难免会牵扯其中,所以宝卿秉承“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原则,这才搬离了大观园。

而这才是抄检大观园不抄蘅芜苑,以及薛宝钗搬离大观园的真正原因,只可惜阴谋论吃香的时代,已经没有读者愿意沉下心来细细思考了,为之一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05/442596.html

“抄检大观园时并没有搜查蘅芜苑,事后宝钗为何搬出去?” 的相关文章

彭玘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三位

彭玘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三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彭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彭玘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天目将,东京人氏,原为颖州团练使,善使三尖两刃刀。他随呼延灼征讨梁山,被扈三娘生...

南宋宰相张商英简介:《两宋名贤小集》辑有《友松阁遗稿》

南宋宰相张商英简介:《两宋名贤小集》辑有《友松阁遗稿》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商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商英,生于公元1043年,卒于公元1121年,北宋蜀州(四川崇庆)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从小...

南宋著名词人陈晔简介:编有《临汀志》,《家藏经验方》

南宋著名词人陈晔简介:编有《临汀志》,《家藏经验方》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月夜忆舍弟》译文及注释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译文及注释译文炉火照彻天地,紫烟中红星乱闪。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注释秋浦:县名,唐时先属宣州,后属池州,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秋浦因流经县城之西的秋浦河得名。炉火:唐代,...

《山中问答 / 山中答俗人问》

《山中问答 / 山中答俗人问》

《山中问答/山中答俗人问》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 / 山中答俗人问》译文及注释译文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却一片轻松坦然。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注释余:我,诗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栖:...

明大臣钱唐,是如何阻止朱元璋删减《孟子》的?

明大臣钱唐,是如何阻止朱元璋删减《孟子》的?

明大臣钱唐,是如何阻止朱元璋删减《孟子》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此时,虽然明朝已经建立,但元朝并未灭亡,山东、河北、山西、北京等地仍然在元朝的控制范围内。当年七月,徐达的大军攻克山东,朱元璋闻之大喜,立即给徐达下了一道命令,让徐达亲自去...

写下悯农的诗人李绅最后结局是什么?

写下悯农的诗人李绅最后结局是什么?

昔为高古士,缘变猥琐人。据统计,唐诗普及排名前三的是骆宾王的《咏鹅》、李白的《静夜思》和李绅的《悯农》,但这《悯农》在《全唐诗》中,聂夷中和李绅的名下都收录了这首诗,只是聂夷中的诗后,有一个附注称“一作李绅诗”,看来还是小有争议的哈。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我是比较相信这诗是聂夷...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