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丞相诸葛亮:虽一心为国 但犯下了8大致命错误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祖籍琅琊诸县(今诸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尽管如此,每个人对于诸葛亮的评价都不一样,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神机妙算的人物,但是再高明的人都会犯一些错误,诸葛亮也未能避免,那诸葛亮都有哪些败笔呢?下面小编为你罗列诸葛亮的八大败笔!
一、没能直言劝诫刘备,导致刘备一意孤行
当时刘备决定让关羽留守荆州,这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可是诸葛亮明明知道关羽心高气傲,不可当此大任,却也没坚决让赵云代替关羽镇守荆州,从而导致了后来关羽的大意失荆州,诸葛亮对这件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刘备欲为关羽报仇征讨东吴,虽然出言相劝,也没能拦住刘备,而且本可以跟刘备一同前往,但却只负责后方建设,导致刘备一败涂地。
二、没能及时挖掘培养新人才
五虎上将在世时,确实是威震四海,可是随着老将一个个撒手离去,诸葛亮并没有及时挖掘培养新人才,从而导致蜀国军中青黄不接,没有特别出类拔萃的人才,甚至无将也用。
所以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尴尬局面,对于一个国家政权来说,后继无人将是最为致命的,可以说这是诸葛亮一生中犯下的最致命的错误。
三、手握大权,架空刘禅
刘禅年幼时,诸葛亮作为托孤重臣,手握大权本是应该。可是刘禅长大成人后诸葛亮并没有及时将大权交还给刘禅。
这样令刘禅心中不安,唯唯诺诺,再加上一些唯利是图的宦官从中添油加醋、挑拨离间,导致刘禅对诸葛亮的不信任,造成北伐无功而返的悲剧,无不令人叹息。
四、连年征战,殃及百姓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一心想完成先帝恢复汉室的心愿,可谓是呕心沥血,举全国之力,六出祁山,使得国库空虚,百姓水深火热。
无奈由于曹魏实力强大,北伐大业未能顺利完成,反而令蜀国背上了一个大包袱,需要好多年才能修养缓过来。
五、继承人选择不当
诸葛亮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继承人,直到遇到了姜维,他认为姜维才智过人、文武双全可以继承他的衣钵。
可是姜维基本上是只懂打仗,一心只想完成丞相遗愿,不顾蜀国百姓民生和国力空虚,执意九伐中原最终落得个血本无归,葬身异国。
六、处理后事欠妥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最终病逝于五丈原,但是临终时却把大权交给了一介书生杨仪,杨仪跟魏延之间一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杨仪在掌握大权后剥夺了魏延的兵权,迫使魏延造反,不过幸好诸葛亮早有打算,命马岱斩杀了魏延,蜀国又损一员大将,国力也日渐衰弱。
七、对东吴一味忍让
在对待江东的问题上诸葛亮的态度是一味退让,使得东吴得寸进尺,同时直接导致了蜀国将士的不满,部下失和,埋下祸根。
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策略可以一时采用,但不一定要一直采用。
八、用人失准,痛失街亭
在守卫街亭的问题上,可以说诸葛亮更大的错误就是用人不当,将街亭重任交给刘备;临终时一再告诫说不可委以重任的马谡,连刘备都能看出来马谡是纸上谈兵、不懂打仗的书生。
可是素有知人善用之明的诸葛孔明怎么就看不出来,失去街亭之后,蜀国处于被动形势,对蜀国全局是致命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