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妙玉是什么来历?她的差居都是怎么来的?
妙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个带发修行尼姑,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贾母带着刘姥姥去拢翠庵要茶要水,妙玉难得陪着笑脸殷勤伺候。从贾母的反应,分明是故意给桀骜不驯的“恶客”难堪。
妙玉身为贾府客卿,享受贾家供养,却看不起贾家不说,还整天高高在上拒人千里。贾母出面略施薄惩教育她做人,也是应该。
妙玉性格孤僻不容于世俗,不能说她错。却着实让人不好接受。尤其在贾府为客卿,李纨那么个老实人都“深恶妙玉为人”,可知妙玉“失礼”。
贾母最不能容忍客人“失礼”,妙玉如此,薛家也如此。正好借由刘姥姥到来,适当惩戒,才有酒后拢翠庵之行,不然大可不必。当然,主要原因还是曹雪芹借此交代贾母对待薛家,以及身为主人对待“客大欺主”无礼行为的立场。
妙玉被贾母“训诫”,带着感同身受的钗黛二人喝体己茶,只因三人同样寄人篱下,物伤其类有“共情”。
前文我们讲了林黛玉不识五年梅花雪水,被妙玉说是个大俗人。并非林黛玉不认识煮茶水才“俗”,而是“五年梅花雪水”所指就是薛宝钗。薛宝钗来贾家五年,人品出众,林黛玉却因为一己之私对她饱含敌意,不免“小人长戚戚”,显得俗气。
妙玉算是旁观者清,借此提醒林黛玉一二。五年梅花雪水的关键,是为后文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和解作伏笔。不提。
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随后拿出几件茶器,分别给到宝黛钗三人,这几件茶具的故事特别有意思,争议也有很多。
(第四十一回)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bān)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杏犀”。妙玉斟了一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宝玉笑道:“俗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海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地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糟蹋。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说的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
妙玉前后共拿出来四件茶具。分别是:“(分瓜bān)瓟斝”、杏犀”、绿玉斗、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海。
绿玉斗和竹雕大海也罢了,(分瓜bān)瓟斝和杏犀就颇有故事和争议。
“(分瓜bān)瓟斝”更大的问题是(分瓜bān)字,以现在的字库打不出来。“左分右瓜”代表“分利”,有攀附之意。《康熙字典》尚有这个字。而有的版本将之改为“瓠”等字,无疑是错的。
“杏犀”的情况更严重,有的版本作“点犀”,究竟是“点”还是“杏”有争议。而究竟是“”还是“盉”等其他字也有争议。
好在我们只解读文章,不做深入探佚,知道相关问题就好。文中选择只代表君笺雅侃红楼本人观点。
说回这四件不同凡响的茶具,妙玉只拿绿玉斗说贾宝玉,“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妙玉“瞧不起”贾家,只从这句“狂话”就能听出来。不怪贾母要借刘姥姥教育她,令她收敛桀骜孤僻的性格,遵守为客之礼。
但妙玉的自信也非无的放矢,她说贾家没有“绿玉斗”这样的“俗器”,自然是正话反说自己的茶器为“雅器”。
需要注意妙玉和贾宝玉的对话之中,一直在“俗”和“雅”之间。而没有凸显出茶器的价值。贾宝玉会说话:“俗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
主人雅,品味高,使用的器具就雅,并不一定就是价值连城。所以,妙玉拿出的四件茶具格调固然高雅,却未必真的昂贵。用以证明她出身“高贵”,不可取!
关于妙玉的出身,原文讲得很清楚
(第十八回)“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
后文邢岫烟也证实妙玉和她从小在苏州玄墓蟠香寺长大,亦师亦友,来历清清白白。
妙玉与林黛玉、香菱是老乡,都是苏州人士。和黛玉一样从小体弱多病药石罔效,也与黛玉一样有被度化的经历,林黛玉拒绝“出家”,最终来到贾家,妙玉却顺从出家身体康复了。
从妙玉与黛玉的重叠经历看,她无疑是林黛玉身份更高的一个“影”,比之晴雯、香菱和袭人等都要重要。算是替林黛玉走完另一个人生。
妙玉与贾宝玉惺惺相惜,思想共鸣,正是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最理想的相处之道,也是下凡历劫最想达到的结果。不提。
妙玉出身清白,清晰。祖上是“读书仕宦”之家,就是说她们家书香门第,祖宗多是读书科举当官的。起码到了妙玉父亲那一代,家境还可以。
读书仕宦与贾家功勋贵胄最本质的区别是当官得俸禄,有社会地位,但富贵无法传承,需要一代代子孙努力。而贾家是贵族,不需要努力就有官儿做,有富贵可享。这也是妙玉瞧不起贾家的原因。祖宗福荫,家世尚且衰落,只能证明子孙无能。
当然,妙玉拿出的茶具不止这四件,还有给贾母的那件“成窑五彩小盖钟”,以及“众人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成窑是指明代成化官窑,五彩就是斗彩,小盖钟就是小茶杯,有一个盖子又不像茶碗没有底托。成化官窑 *** 精美,存量稀少,之后历朝历代都是价值连城的古董。妙玉祖上仕宦之家,拥有一两件成窑精品不足为奇。
官窑就是当时的“官窑”,供宫廷和达官显贵使用。这些茶具就是贾府采办,用于拢翠庵日常使用之物。规格档次都是更高,可见贾家为修盖大观园花费之巨。
关于成窑五彩小盖钟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真品,是妙玉出身富贵的象征。有人借此推测妙玉是义忠亲王老千岁的女儿,不知有何根据。其实说秦可卿是义忠亲王老千岁女儿的也大有人在。咱们不采用这些说法,起码本人在原文没找到任何线索。
但成窑五彩小盖钟,也透露出妙玉祖上仕宦之家,应该是前朝的官,不是本朝新贵。
第二种说法是后代仿制。比方现实中清朝康雍乾三朝,就有很多仿制成窑的官窑精品,妙玉的茶具要说仿制也有可能。
但无论如何,成窑五彩小盖钟都不便宜。妙玉因为被刘姥姥喝过就不想要了。有人说妙玉嫌贫爱富也不正确。妙玉并不是嫌弃刘姥姥穷,而是又回到“雅俗”的话题上。
妙玉大雅,刘姥姥大俗。妙玉拒绝刘姥姥的俗,拒绝刘姥姥乞食的低三下四,才不要那个成窑五彩小盖钟。贾宝玉有心,将之留下要送给刘姥姥,妙玉也同意了。这件东西算是刘姥姥的额外收获,当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