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为什么称之为“国宝”? 季羡林简历及评价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和散文家。他精通12国语言,学识渊博、品格高尚、名闻中外。2006年,他被授予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称他: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 总理曾五次看望他,称赞他:您更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并说: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有一次 *** 总理看望他时还特意送他一盆君子兰花,以赞誉他君子般的高尚品格。
人们敬仰他的学识和品格,尊称他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国宝的称号,是范文澜和乔冠华提出的。文革开始时,季羡林受到冲击,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站出来说话了,他说季羡林先生属于国宝级的人物,文化革命不应该冲击他。乔冠华也高度评价他,说他是国宝。
但季羡林却不同意人们这样称呼他,他认为,他还不够,表示要坚决辞掉这三顶桂冠。
对于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说到国学基础,我从小学起就读经书、古文、诗词,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涉猎。但是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功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专治其他学术,浸淫其中,乐不可支。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更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家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对学界泰斗,季羡林说,在教育界,他一生做教书匠,爬格子,在国外教书10年,在国内57年,没有做出什么成绩。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虽说有些成绩,但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现在却偏偏把他打成泰斗,他说,他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为此,他也昭告天下,请从他头顶把学界泰斗的桂冠摘下来。
对于国宝,季羡林说得更风趣。他说,在中国,一提国宝,人们一定会立刻想到人见人爱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这种动物数量极少,而且只有中国有,称之为国宝,它是当之无愧的。而自己被称为国宝,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自己就成为宝了。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13亿国宝吗?所以,他也要昭告天下,请从他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
学术界许多人历来看重桂冠称号,梦寐以求地希望得到它,有的甚至自封。但季羡林却坚辞不受,这是何等的谦逊,何等的胸怀!令人敬佩!
人物评价
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 曾五次看望季羡林。他称:您更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 评)
贺剑城称自己为老搭档的逝世感到悲痛,贺剑城道:季先生对待学术、工作非常严谨,对自己和别人要求都非常严格。他精力过人,每天到单位非常早,有时竟然会提前三个小时到。贺老称,季先生一生对待学问十分刻苦,提及他在德国同时学三门语言的情况,笑称简直是自我折磨。(贺剑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