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苏辙简介_苏辙六国论_苏澈的父亲兄弟儿子

中国历史2年前 (2022-07-04)290

苏辙简介

苏辙,字子由,晚自号颍滨遗老,汉族,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散文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兄合称三苏。

苏辙简介_苏辙六国论_苏澈的父亲兄弟儿子

苏辙像

苏辙一生中涉及的方面非常广,因此他的主要成就也表现在政治、文学、儒学、书法等不同的方面。

先说他在政治上的成就,在政治上他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认为王安石的变法是虽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主要是以维护地主利益为目的,然而农民的困境却没有得到改变,他们的负担还是非常重的。王安石在听到苏辙的意见后觉得挺有道理的。司马光的变法也遭到了苏辙的反对,苏辙认为这个变法也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因此极力反对。苏辙的政治主张跟他的哥哥苏轼基本相同,论事精辟独到,言简意赅。

接着说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应该是占主导地位的。苏辙擅长政治方面和历史方面的论述,在纵观天下之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非常中肯。在苏辙的代表作《历代论》中些文章非常有他自己的特点,如《六国论》就是借古讽今,表面上是评论六国的过错,实际上是暗喻北宋的腐败的现实。苏辙写的最自由随意的文章应该是书信杂文了,比较自然平淡,也有自己独有的特色,这跟他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除了在古文、诗文的创作方面有才华外,苏辙在书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的笔法跟苏轼非常相近,书法潇洒自如,但又工整有序。

六国论苏辙

《六国论》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写的议论文,描写了六国在抗击秦国的时候应该采取的策略,全文一直在强调大势,六国没有抓住天下大势最终被秦国灭国,此篇文章用议论比较的辩证手法进行描写,语言简练、说短论长,颇有政治策略家的风范。

苏辙简介_苏辙六国论_苏澈的父亲兄弟儿子

苏辙画像

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他写文章的背景和用意,他在文章中提出疑惑:全天下的土地比秦国大五倍但为何终究免不了被灭亡的悲惨结局。接着,他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被纷纷灭亡的原因就是决策者的目光短浅,不知道当时天下的大势。

文章的第二段写了韩、魏两国对于秦国和六国的重要性。对于秦国来讲,秦、魏是他们的心腹之患,因为秦国向其他国家打仗一定要经过秦、魏两国。对于其他国家来说,秦、魏就是他们的屏障。因此,秦、魏两国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段讲秦、魏的地位的特殊,秦国在把秦、魏收买以后,他没有了后顾之忧,便可以理直气壮地去攻打燕、赵。韩、魏是各国的保护屏障,但秦军却能够在他们的地盘上进出自如,苏辙认为这就是天下的大势。

文章的末段从各国的角度去论述作者的看法,当时的大势就说明韩、魏不可能孤军奋战,要想打倒秦国就应该六国团结,各个国家互相支援,这样秦国也不可能为所欲为了。最后作者笔锋一转回到现实中,认为六国灭亡就是他们目光短浅,相互背弃盟约,最终六国相继被灭。

苏洵苏轼苏辙

苏洵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在当时也是相当有名的人物,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父子三人在都是全才,不仅在文学上的贡献突出,在政治、、史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下面依次来看一下父子三人的主要介绍。

苏辙简介_苏辙六国论_苏澈的父亲兄弟儿子

苏洵苏轼苏辙像

苏洵,他是属于大器晚成的大人物,到五十岁左右他的作品才被许多人所熟知,年轻的时候不喜欢读书,喜欢游览祖国的山水。快到三十岁的时候才开始发愤读书,但考试都落榜了,到了三十七岁考试还是落榜,于是他决心不再进行科举考试。

苏洵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继续去参加那些不合理的科举考试,而是自己自学成才,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最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理论。等到他四十八岁那年,得到欧阳修的极力推荐他的文章才慢慢有了名气。

苏轼和苏辙的经历却跟他们的父亲完全相反,年轻的时候就被金榜题名但他们的一生却是十分坎坷。苏轼一生在各个地方当官,地方成绩显著,在朝廷中也当上了礼部尚书的职位,参考科举考试对当世的变故直言不讳。

他的弟弟苏辙比他的言论更加激烈、尖锐,矛头直指皇帝,说皇帝沉溺与酒色中,不准时上早朝,不听从大臣的意见,却听从一些妇孺的话。结果他的言论引起朝廷轩然 *** ,众多臣子议论纷纷。苏辙的才能在元祐年间才算得到了一个大的发挥。

苏辙的诗

苏辙北宋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人们对他成就的认识主要是在政治论和历史论,却忽略了他文学方面的才华,在写诗方面他也有不少的耐人寻味的作品。

苏辙简介_苏辙六国论_苏澈的父亲兄弟儿子

苏辙画像

他的哥哥苏轼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极高,所写的诗令人称赞。苏辙想要在写诗上与他哥哥的程度相一致并追上哥哥的步伐,不过与苏轼的作品相比较还是有所相距的,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在文采方面。

当今苏辙所写的诗的数量也是挺多的,有部分诗作也比较有名。在他早年诗的题材有写生活中的发生的事情,也有歌颂事物或者写景的,跟苏轼之间的唱和的作品特别多。他写作的风格比较朴实,文采显得比较逊色。晚年闲居于颍川后,期间的作品数量非常之多,也是北宋诗歌史上的重要内容。

在他退居的生活中,对农民的生活更加了解,题材也更进一步生活化,写出来的诗歌更能体现真实的生活,如《秋嫁》。同时也会记叙自己的生活感受,艺术风格和文采也比早期更加进步,所描写的景色悠远,意境也是相当丰富,如《南斋竹》中写自己所住的居室的特点,然后在居室旁的活动的事情。

所写的内容相当简练,但却能体现出他悠然自得的感受。苏辙写诗也有他的自己的主张和观念,在一首《诗病五事》中,他对韩愈、李白等人的作品进行了评价,比如说李白的诗句华而不实,这种观点在宋代非常具有代表性。

苏辙散文

关于苏辙的作品非常多,他的著作也是非常丰富,在文学上被称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写作上既强调要注重自己的文学思想的内心修养,又要有丰富的阅历。

苏辙简介_苏辙六国论_苏澈的父亲兄弟儿子

苏辙画像

苏辙大部分的著作是在他被贬官和晚间闲居的期间所写,有《栾城集》、《春秋集解》十二卷、《古史》六十卷、《龙川别志》八卷、《龙川略志》十卷等等。在文学上创作上,苏辙比较重视自己的思想感情与艺术风格的相统一,同时强调在写作的过程中是在建立在实践上的。他要求个人的作品应该有自己独有的风格,与其他人的作品区别开来。

他的散文是他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他所写的散文结构严密、话语严谨、表达简练通畅、语言朴素淡雅。他的大量政治上的议论散文便具有这种特色。在短短的一篇文章中,却能体现出语气的波澜起伏,前后变化,说理能力极强,具有很强的逻辑能力。

他擅长写政治和历史方面的论文,纵观天下,分析当时的时局,以古鉴今,并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所在之处。比如《六国论》中指出当时的六国的执政者不知天下的大势,没有团结一致对抗秦国,失去了韩、魏两国重要的保护屏障,结果导致六国全部覆灭的悲剧。又例如《黄州快哉亭记》中把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在抒情的过程中又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这就是他写文章的特点。

苏辙官职

苏辙,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在苏辙的一生中,做官无数,二次被贬,一生的起起落落也使得我们对他的从官生涯更加关注了。

苏辙简介_苏辙六国论_苏澈的父亲兄弟儿子

苏辙像

嘉佑二年年仅十八岁的他凭借聪明智慧与他的哥哥苏轼同时考中了进士。不久因为母亲的去世,从京城返回家中服孝。

嘉佑六年,又与苏轼一同考中了科举科,但当时由于他向上级起奏说要奉养亲人因此没有被任命做官。在这之后,他曾担任过大名府的推官。又在熙宁五年,极力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认为原来的法制不能进行修改。

在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过程中,他出任河南的推官。元丰二年,他的哥哥苏轼以作诗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抓捕入狱。因为救哥哥心切,他上书称用自己的官职来为苏轼赎罪,结果不但没有救出苏轼,自己也因为这件事情被贬官。

元丰八年,旧的党派执掌朝廷,他被朝廷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等官职。元祐四年受朝廷的委托出使契丹,回到朝廷后被封为御史中丞。过了两年,又被封为尚书右丞,这时他的地位已经是非常高了。

元祐八年,旧法派被推翻,新发派又再次掌管了朝政。绍圣元年,苏辙上书反对新的政策,结果被贬官,出知汝州、袁州、雷州安置,后来又被贬到循州等地。苏辙的一生有过辉煌的时候也有过低谷的时候,年少得志,但其中却又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

苏辙作品

苏辙一生所写的著作非常多,尤其是在他两次贬官和晚年闲居的时期,更加勤于写作,他的作品中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有诗文、书法、词赋等等。但他主要的作品成就在于散文方面,其中《栾城集》就是散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苏辙简介_苏辙六国论_苏澈的父亲兄弟儿子

苏辙画像

苏辙在文学方面比较注重文学思想与文学形式表达的统一性,重视阅历对文学的影响,而且要求文学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个人代表性。他的文章结构非常严谨,表达形式简洁通畅,语言朴实无华,并且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他的杂记散文富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语言纯朴,不喜欢过度地夸大,但又不失去事物本身的形象,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如《栾城集》中的其中一篇文章《黄州快哉亭记》描写了江山的宏伟壮观的景色,然后联想起历史遗迹进行怀念。

还有一篇散文《巢谷传》,写了巢谷的生平事迹,又写了作者与巢谷的情谊,全文语言质朴,生动形象,把人物写的十分逼真。他早些年有很多作品都是反映现实的,比如《夜泊牛口》就是写了人们的悲惨遭遇,体现了他对劳动人们的关心。

苏辙有一些是抒发自己个人情感的文章,这类文章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文章的内容也是非常耐人寻味的。如他在仕途失意的时候会写一些文章来抒发自己内心的不平和压抑,以景物来衬托他内心的苦闷,最后以自我安慰来结尾。

苏辙名句

苏辙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所写的作品数不胜数,留下来的名言名句也是非常之多。他在做人、做事、待人、立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下面来看一下苏辙为后人所留下的精神财富。

苏辙简介_苏辙六国论_苏澈的父亲兄弟儿子

苏辙像

在教化的方面,苏辙提出过惟教之不改,而后诛之的观点,他认为对犯错误的人进行教育,多数人还是会虚心接受并加以改之,这时候对那些仍然顽固不化的人进行施行他便无话可说了。在这方面,苏辙强 *** 化的重要性,不能只是一味用刑法去惩罚别人,而是需要注重教育感化人。

在做人的方面,苏辙提出过以言责人甚易,以义持己实难、 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也等观点,前者的意思是用语言去苛责别人非常容易,但是以正义来要求自己却非常难,后者的意思是说在这世界上并没有人能在不能端正自己的情况下去端正他人。这两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都是要求在自己行为端正的情况下才能去要求别人,自己能没有做到怎么能够去要求别人呢?

在做事的方面,苏辙提出过遇繁而若一,履险而若夷、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的观点,前者的意思是遇见繁杂的事情的时候,好像在做一件事一样;处在危险的情况下,却好像行走在平地上一样。

这个观点是告诫别人要有从容淡定的心理,即使遇到了困难也需要有从容不迫的态度。后者的意思则是说在事情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进行深谋远虑,等到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不会害怕了。这个则是在告诫别人要有忧患意识,要提前做准备。

苏轼苏洵苏辙合称

苏洵、苏轼、苏辙被称之为三苏

苏辙简介_苏辙六国论_苏澈的父亲兄弟儿子

三苏石像

苏洵苏轼、苏辙不仅是三苏,这三位还都是唐宋八大家,在八个人里就占了三位,可见苏洵、苏轼、苏辙的有多么的厉害。都是姓苏那么这三位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还是仅仅只是一种巧合呢?他们是有血缘关系的,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三苏就是一家子。

三苏这个称呼是在宋朝开始的,有个名叫王辟之的人,写了一部《渑水燕谈录》。在这本书中的卷四里有个才识条说: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这就开始有了三苏。

三苏中的苏洵的文章写的很有气势,他的代表作《六国论》。苏轼是一个在多方面都很出色的人,他比较出名的作品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这一些。苏轼还是宋代词坛豪放派的创始人,他的散文也是很厉害的,可以说是代表了北宋文学一个巅峰的成就。

苏辙是个散文家,有人这么称赞过苏澈的文章:汪洋澹泊。深醇温粹,似其为人。苏澈的风格和苏轼是比较相近的。

苏洵、苏轼、苏辙有了三苏这一个简洁明了的称呼,可以让更多人不费劲的记住了他们,还可以表明他们之间是有某种关系的。三苏中如果有一个人的名声出来了,那么其他两个也是受益的,还可以以此来激励自己进步。从后世来看,苏轼的成就是三苏中更大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07/450187.html

“苏辙简介_苏辙六国论_苏澈的父亲兄弟儿子”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赵光义登基之后,赵匡胤的儿子都是什么表现?

历史上赵光义登基之后,赵匡胤的儿子都是什么表现?

赵光义,宋朝第二位皇帝,开宝九年继位。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当年的最后两个月为太平兴国元年)十月二十日,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驾崩。一日后,其弟晋王赵光义登基为帝,是为宋太宗。赵匡胤的死是有疑点的,最大的争论就是“烛影斧声”之说。我个人是相信这种...

都说有卧龙凤雏就能夺得天下 刘备为何还是失败了

都说有卧龙凤雏就能夺得天下 刘备为何还是失败了

对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兼得二者却为何失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刘备的幕僚,很多人都会联想到诸葛亮和庞统。刘备在荆州时,水镜司马徽曾经对他说:“卧龙、凤凰,取其一,则可平定乾坤!”其实诸葛亮和庞统都是刘备的人。但即使这样,刘备也无法一统天下。所以,很多人都在...

赵飞燕是什么出身?她与汉成帝是如何相识的?

赵飞燕是什么出身?她与汉成帝是如何相识的?

从古至今,最不乏才子美女。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赵飞燕,绝世美女,舞姿缥缈,身轻如燕,能做掌上舞。汉成帝刘骜的第二任皇后,可谓荣宠一时,羡煞六宫。然而根据《汉书》记载,其实赵飞燕在被封为皇后之后,就已经不再那么受宠了,更受宠的是自己的亲生妹妹赵合德,最终正值壮年无病无灾的汉成帝刘骜,就...

永历帝为何会死在吴三桂手上?真相是什么?

永历帝为何会死在吴三桂手上?真相是什么?

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顺治元年(1644年),吴三桂投降清朝,并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被封为平西王,随后引八旗铁骑入关南下,横扫长江以南半壁江山。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进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

周宣:三国时期解梦师,擅长解梦,曾为曹丕解梦

周宣:三国时期解梦师,擅长解梦,曾为曹丕解梦

周宣,生卒年不详,字孔和,乐安(治今山东高苑西北)人,三国时期解梦师。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擅长解梦,在郡做官时曾为太守解过梦,后又给曹丕解梦,都灵验。官至中郎,死于魏明帝末年。人物生平预言黄巾周宣是乐安人,在郡里做官。太守杨沛作梦,有人对他说:“八月一日曹公会...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原因是什么 对蜀汉造成了什么影响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原因是什么 对蜀汉造成了什么影响

对关羽为何会发动襄樊之战?对蜀汉战略有何影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之战爆发,这一战是蜀汉国运的转折点,原本威震华夏的关羽,在此战中虎头蛇尾,不仅没能拿下襄樊,反而丢失了蜀汉在荆州所有的根据地,还赔上了自己的性命,蜀汉也因为此战让蒸蒸日上...

马超是怎么从督军从事晋升为骠骑将军 的?

马超是怎么从督军从事晋升为骠骑将军 的?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马超从“督军从事”晋升为“骠骑将军” 的故事。一、督军从事《典略》中记载:初,曹公为丞相,辟腾长子超,不就。超后为司隶校尉督军从事,讨郭援,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其足而战,破斩援首。建安七年(202年),袁...

演义中刘备入川后就没有再见过关羽 正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演义中刘备入川后就没有再见过关羽 正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对刘备入川后是不是再也没有见过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演义中刘备入川之后,确实再也没见过关羽。而历史上,两人是见过面的。刘备拿下益州之后,曹操也很快就打下了汉中。曹操打汉中表面看起来虽然艰难,但实际上他并没有什么战力损失,因为张鲁最后是选择投降的。也正是因为如此...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