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秦可卿是什么出身?背后有何含义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接下来听听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秦可卿的身世是个“谜”,不可能被解开。关于她的身世的任何说法都属于推测,不能有真凭实据。曹雪芹设定的秦可卿是个孤儿,出身在“养生堂”。这个现代人追求健康和长寿的词汇,是明代朱元璋开始设立的福利机构。主要针对当时社会边缘的“老弱孤寡”。养生堂出现在《红楼梦》中有什么含义呢?秦可卿出身在那里又代表了什么?(注:本人后半是“脑洞”,不喜欢的请掠过)
养生堂并不是朱元璋首创,封建社会这种福利机构是有的,“万恶的旧社会”也有光照的小地方。“养生堂”就是这样的机构,主要接收社会上无所依的老人、孤儿、残疾人乃至盲流、乞丐。
朱元璋出身贫贱,了解民间疾苦,养生堂在他的主持下各处州府都有大量开设,有专人管理, *** 拨款,粮食、医药、服装等都提供。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福利爱心机构。
当然,朱元璋的初心是好的,执行起来一定不如他当初所想。到明朝后期,养生堂不“养生”,反而成了贪官污吏中饱私囊的工具。
清朝承袭明朝旧制,也有养生堂一类的机构。不过专门针对孤儿的叫育婴堂。接收那些被抛弃,无所养的孤儿。结果同样如养生堂,虎头蛇尾。
(第八回)他父亲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那秦业至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钟。
脂砚斋[甲戌双行夹批:出明秦氏究竟不知系出何氏,所谓寓褒贬、别善恶是也。秉刀斧之笔、具菩萨之心亦甚难矣,如此写出可儿来历亦甚苦矣。又知作者是欲天下人共来哭此情字。]
脂砚斋说得一点是对的,就是秦可卿“不知系出何氏”。这与曹雪芹的设定有关。秦可卿是“情”的化身“情天情海幻情身”。“情”又最难捉摸!“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虽然古人设计了很多恶毒诋毁“情”的。比如“丑事”“丑祸”“不才之事”“贼情”,但仍旧难以禁绝“情”的生发。
所以,贾宝玉和林黛玉有情不能禁绝。薛蟠对林黛玉有情也不能禁绝,香菱心系薛蟠也是同样道理。
情之一字“不知所起”,与秦可卿出身养生堂“不知系出何氏”才是最妙。
秦可卿不知道父母家乡在何处,乃无根无萍之人,既不如通灵宝玉,也不像晴雯那样故意隐去。就像那“莫名而来”的情,来了也就有了!
不过,秦可卿作为宁国府的小蓉大奶奶,她出身“养生堂”而不是“育婴堂”,并不是曹雪芹故意隐去清朝故事。而是刻意点出明朝故事。
观《红楼梦》宁国府和荣国府,曹雪芹无疑借鉴了明朝、清朝的设定。尤其宁国府,与明朝千丝万缕不绝。
贾家宁荣二公建功立业,却没有林如海家资格老,影射的是朱棣靖难之役的功臣,比起朱元璋争天下的功臣是晚辈。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睡了侄儿的屋子,是朱棣抢了侄儿皇位之意。“爬灰”也算嘲讽这件事。
比方金陵又叫应天府、南京,都是明朝才有的设定。
比方贾家从金陵搬来京城,并不是江宁织造曹家抄家故事,而是朱棣迁都北京故事。
比方宁国府的“宁”是南京别称。南京是明朝的根。金陵十二钗都是南京原籍,毫不避讳有悼明之意。
比方秦可卿、尤氏、许氏三个媳妇是“朱秦尤许”缺“朱”之意,也指向明朝。
比方贾敬好道不管家,与嘉靖皇帝一样又谐音。
比方“宁”代表止息,与明亡相对应。
宁也挑明了秦可卿与宁国府的真正关系,最直观体现在贾珍身上。秦可卿因贾珍“造衅”而死,代表明亡乃民心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明亡的象征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不是《红楼梦》某个人隐喻崇祯,而是指一个王朝失去民心之“情”,必亡!
朱元璋设立“养生堂”的初心,就是为了黎民百姓谋取福利。秦可卿生于养生堂,却死于隐喻明朝的宁国府,代表明亡是失去民心之情。曹雪芹在借秦可卿讲述“亡”的大道理。
当然,这就像鸳鸯大骂“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一样,算是曹雪芹含沙射影的隐喻。《红楼梦》讲兴亡,有什么比明亡清兴这段历史更可借鉴,也更让人容易理解呢。
而且,秦可卿的谐音,有人解读为“情可倾”,偏向“情”。但如果是“清可倾”的话,她又出身明代养生堂,是否也代表清朝初期民间百姓的一种对故国的思念,不甘心雌伏异族的情绪呢?曹雪芹竭力隐藏其中渊源,但细心的阅读,仍旧能够发现端倪。
当然,以上是“养生堂”之外的闲笔,算是君笺雅侃红楼的“脑洞”,不作为读书方向,也没必要揣测曹雪芹的写作初衷。非说《红楼梦》是江宁织造曹家故事,也不反驳,对君笺雅侃红楼来说,这些都是《红楼梦》之外的故事,不值得当成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