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中呆霸王薛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07-11)290

薛蟠,人称“薛大傻子”,是薛宝钗的哥哥,出生于四大家族的薛家,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红楼梦》一书共有九百七十五人出场,光是这一点就担当得起四大名著之首的称呼,其余三部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因为时间跨度和历史涵盖层面的巨大,人物个数众多当属正常,而《红楼梦》围绕贾府便能延伸出如此多的人物,且描绘细致至极,每个人物都能感受到他的立体化性格,这着实让人佩服曹雪芹的笔力!

而在这众多人物当中,说起薛蟠,很多人必定嗤之以鼻,认为薛蟠只不过是个好色之徒,呆傻之辈,否则也不会落了个“呆霸王”的外号,而我们今天就站在人物立体化的角度,来看看薛蟠除了众所周知的霸王脾气和好色之外,还有哪些人性中的光辉值得我们学习。

红楼梦中呆霸王薛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人生在世,家人重于泰山

纵观整本《红楼梦》中,实在找不到比薛蟠更孝顺母亲,并且爱护妹妹的人了。

迎春是贾琏的妹妹,可是我们从来没看到贾琏对这个妹妹有任何方面的照顾,甚至连口头上的关心也未曾见过;惜春是贾珍的妹妹,可却常年住在荣府,身为宁府管事的贾珍对她也是不管不问,造就了惜春“孤僻冷漠”的性格,最值得深思的就是,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中,惜春为了撇清自己,居然主动要和贾珍、尤氏等人要保持距离,这种关系哪里像兄妹,竟比陌生人还要冷漠。

而薛蟠呢?被贾琏称为“薛大傻子”的他,在家庭方面表现出来的责任感,贾珍、贾琏等人半点也及不上。

第三十五回,薛蟠因被误会告密,一气之下对宝钗说话没了分寸,气得宝钗失声大哭。薛蟠看到妹妹哭了之后,没有继续落井下石,冷嘲热讽,而是自己灰溜溜地回到自己的房间,闭门不出,第二天见到宝钗之后,他的态度更是天下所有哥哥学习的典范。

薛蟠在外边听见,连忙跑了进来,对着宝钗,左一个揖,右一个揖,只说:“好妹妹,恕我这一次罢!原是我昨儿吃了酒,不知胡说了什么,怨不得你生气。”宝钗原是掩面哭的,听如此说,由不得又好笑了。——第三十五回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薛蟠对家人的重视,对妹妹宝钗的宠爱。宝玉被贾政笞打一事,确实跟薛蟠没有任何关系,无端被妹妹猜疑,他才是应该生气的人,可最后倒成了他给自己妹妹道歉,这样的哥哥整个贾府能找到一个吗?

即便是宝玉,对妹妹探春也从来没有体现出任何“我要保护她”的欲望!

除此之外,薛蟠每次外出回来,必定会给母亲和妹妹带礼物,正是因为薛蟠的这番心意,才让薛家一直充满欢声笑语,比起表面风平浪静,内里波涛汹涌的贾府,薛家已经很幸福了,而这份幸福正是家中唯一男丁薛蟠带来的。

薛蟠一见,说:“嗳呀!可是我怎么就糊涂到这步田地了!特特给妈和妹妹带来的东西,都忘了,没拿了家里来,还是伙计送了来了。”。。。。。。宝钗见了众多礼物,别的都不理论,倒是薛蟠的小像,拿着细细的看了一看,又看她哥哥,不禁笑起来。——第六十七回

红楼梦中呆霸王薛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多么幸福和谐的一家,薛父早亡,薛蟠作为家中男丁,虽然在事业上并没有做出多大成绩,可却守住了这个家的欢声笑语,为此他不辞辛苦,给妹妹寻找繁杂的冷香丸的配方,就连林黛玉都羡慕地称:“就算我也有冷香丸的方儿,也没有个好兄弟好哥哥去替我炮制。”

这样的薛蟠,着实让人喜欢。

忠义行事,对朋友毫无保留

如果说薛蟠对家人的好是理所应当,那么他对柳湘莲的情意足以看得出薛蟠对朋友的义气!

在运货途中,薛蟠被柳湘莲所搭救,于是两人冰释前嫌,结拜为兄弟,在回京途中恰好遇上了贾琏,薛蟠对贾琏说了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薛蟠道:“我先进京,去安置了我的事,然后给他寻一所宅子,寻一门好亲事,大家过起来。”——第六十六回

从薛蟠言语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真心实意,和柳湘莲一路走来,对他还是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的,他已经开始计划好好过日子了,并且要帮孤身一人的柳湘莲找房子,给他寻个媳妇,大家一起好好过日子。

可天不遂人愿,尤三姐自刎而死,柳湘莲心灰意冷,剃发追寻道士而去,薛蟠好不伤心,自己偷偷哭了好几回,跟下人一起喝酒的时候,众人都拿柳湘莲的事情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唯独薛蟠一个人认真回复。

薛蟠说:“城里城外,哪里没有找到?不怕你们笑话,我找不着他,还哭了一场呢!”言毕,只是长吁短叹,无精打采的,不像往日高兴。——第六十七回

薛蟠这种真性情的人,大概是每个人心目中的理想朋友。薛蟠对朋友的义气远远不止这一个例子,秦可卿死后,薛蟠将自己辛辛苦苦搜集来的万年不坏的“樯木”送给贾珍,并且分文不取,可见此人身上也带着些许“侠气”,对物质类的东西并不看重!

红楼梦中呆霸王薛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再有史湘云囊中羞涩,又想要举办诗社,薛宝钗于是从自家拿了几大篓又肥又大的螃蟹,帮助史湘云解了燃眉之急。细想薛宝钗一介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如此去搜寻这些螃蟹,必定是哥哥薛蟠替她筹备的。

这些种种,都显示薛蟠是一个心中有情义的人,这一点在《红楼梦》中众多肮脏龌龊的男子中脱颖而出。

当然,这些并不能弥补薛蟠一生中做过的许多错事,他打死冯渊,强娶香菱,他的不作为是导致薛家没落的直接原因,可是我们如果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红楼梦》书中许多人身上都直接或间接背负着人命案。

金钏儿、晴雯之死都跟王夫人将她们撵出贾府有直接关系;金钏儿被赶也跟宝玉的调戏有直接关系;尤二姐在大观园中饱经折磨,最后吞金自杀,可是从头至尾,除了平儿偶尔偷偷照料她,其他姑娘们为了不得罪王熙凤,也从来没对尤二姐施以援手,王夫人、宝玉、园中各姑娘们,她们何尝不是另一个形式的凶手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07/451414.html

“红楼梦中呆霸王薛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的相关文章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什么内容?李煜为何会做这首词?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什么内容?李煜为何会做这首词?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对五代与十国的合称。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因此很多人都对皇位觊觎不已。但是凡事也有例外,在中国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很多不喜欢当皇帝,但是却因为各种原因而不得不坐上皇...

汤隆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八位

汤隆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八位

汤隆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金钱豹子,出身铁匠,延安府知寨官之子。他在武冈镇打铁度日,后遇到李逵,便随其加入梁山。后举荐徐宁,打造钩镰枪,为梁山大破连环马立下大功。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八十八位,上应地孤星,负责监造军器铁甲。征方腊时战死于青溪县,追封义节郎。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汤隆的详...

向宠简介: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出现在《出师表》中

向宠简介: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出现在《出师表》中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名臣及将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向宠(?—240年),向朗胞弟之子。刘备时,历任牙门将(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诸葛亮北...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一作:相交欢)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译文及注释译文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

《从军行·其二》

《从军行·其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从军行·;其二》译文及注释译文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注释沙场:胡三省《通鉴注》:唐人谓沙漠之地为沙场。";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呼延...

《登楼》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梁甫一作:梁父)《登楼》译文及注释直译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

王昌龄的一首《春宫曲》,为何能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王昌龄的一首《春宫曲》,为何能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大家都都知道汉武帝宠幸卫子夫的故事。卫子夫本是平阳公主家的歌女,因被汉武帝看中,召入宫中,一时间受尽宠爱, 被立为皇后。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武帝虽然雄才大略,但是这种喜新厌旧的荒淫生活,却深受后世人们的谴责。很多诗人更是对这种行为进行了明嘲暗讽或以古讽今。比如,王昌龄的这首《春...

宋仁宗的后宫中有多少妃子?《宋史》中记载了哪几位?

宋仁宗的后宫中有多少妃子?《宋史》中记载了哪几位?

大家好,说起宋仁宗的后宫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清平乐》播出后,宋仁宗和他的妃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有愚蠢泼辣的郭皇后,温文淑雅的曹皇后,青梅竹马的苗心禾,大胆张扬的张贵妃,貌美心巧的董秋和等等,这些人物在历史上也有原型,不过有名气和重要的人都被收录...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