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知母具体内容是什么?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 *** ,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知母
【释名】
也称连母、货母、地参、水参、水浚、苦心、儿草。又名儿踵草、女雷、女理、鹿列、韭逢、东根、野蓼、昌支。
【集解】
[别录说]知母生于河内川谷之中,二月、八月采其根部晒干即可用。[弘景说]如今产于彭城一带。形似菖蒲而柔润,极易成活,掘出随生,根须枯燥乃止。[颂说]现如今黄河沿岸怀、卫、彰德诸郡及解州、滁州也有知母。四月开青花如韭花,八月结实。根〔修治〕[时珍说]拣肥润里白者,去毛切。如需引经上行则和酒浸焙干,引经下行则用盐水润焙。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多服令人泄。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烦。热劳传尸疰病,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安心,止惊悸。凉心去热,治阳明火热,泻膀胱、肾经火,热厥头痛,下痢腰痛,喉中腥臭。泻肺火,滋肾水,治命门相火有余。安胎,止子烦,辟射工、溪毒。
【发明】
[时珍说]肾苦燥,宜食辛以滋润。肺苦逆,宜食苦以泻下。知母之辛苦寒凉,下行则润肾燥而滋阴,上行则清肺而泻火,只须加用二经气分药即可。黄檗是肾经血分药。故二药必相须而行。
根〔主治〕消渴热中,补不足,益气。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安心,止惊悸。
【附方】
1。 咳嗽有痰。用知母、贝母各一两,研细;巴豆三十枚,去油,研匀。夜里切生姜三片,二面蘸上药末,放在嘴里细嚼咽下,休息后次日必泻,痰嗽渐止。体弱者,可不用巴豆。妊娠不足月,腹痛欲产。用知母二两,研细,和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粥送下。
2。 紫癜风疾。用醋磨知母涂搽。
3。 甲疽(趾甲边红肉突出成疽)。用知母,烧存性,研末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