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兰与贾环形象差别有多大?二人关系如何?
红楼梦 贾环与贾兰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中贾环与贾兰这对叔侄,乍一看两人简直风马牛不相及,贾兰是贾府嫡长子贾珠之子,可谓根红苗正,在古代宗法制度下,贾兰的地位是很高的,甚至可以说他是贾政一脉中最正统的核心继承人;反观贾环,母亲赵姨娘是贾府的家生奴才,可谓“半奴半主”,算不上什么正经主子,贾环也因此不被众人看好,就连丫环莺儿都敢为几串钱跟他顶着干,足见贾环在贾府的实际地位并不高。
可就是出身、性情差别如此之大的贾兰与贾兰,却关系甚好,这一点书中是有很多细节可以证明的,比如第三十三回“不肖种种大承笞挞”,贾宝玉被贾政打成重伤,贾兰与贾环一同前往探望;再如第二十四回,贾赦生病,也是贾环、贾兰叔侄两人一起前去,这些种种都足以说明,贾环、贾兰的关系不错。
但问题也随之浮现,贾兰人品卑劣,形容猥琐,曾多次行不义之举坑害宝玉(泼灯油事件、金钏跳井在贾政跟前诽谤宝玉等),贾兰则品学兼优,胸怀大志,而且按照红楼梦曲《晚韶华》中所记“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位高登”,贾兰最终应该是考中了功名,重新振兴了贾府。贾环、贾兰如此天差地别的两人,为何关系却甚好。
其实细究文本就会发现,贾环与贾兰看似差别很大,但两人也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他们俩是“同命相怜”,笔者细细考究来,觉得两人之所以亲近,其内在原因应有三个:
贾环、贾兰有着相同的成长环境
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贾环和贾兰都是被母亲抚养长大的,贾兰自然不用说,从小父亲贾珠就去世了,是寡母李纨一个人将其抚养长大;反观贾环,虽然父亲贾政在世,但却很少关心贾环,最多就是盘问读书情况时跟贾环打个照面,平常几乎跟贾环不怎么说话,甚至贾政觉得贾环“形容猥琐,举止荒疏”,所以更不喜贾环,贾环几乎完全是跟着赵姨娘长大的。
我们再来看李纨与赵姨娘,这两个女人乍一看也是差别巨大,李纨是国子监祭酒之女,算是书香门第;赵姨娘却是个家生奴才,总喜欢挑拨是非,刷存在感。但这两个人却有一个更大的共同点——他们在贾府都被边缘化!
李纨是个寡妇,俗语道“寡妇门前是非多”,所以她只能恪守妇道,侍亲养子,跟权力擦肩而过,原本管理贾府的权力应该交给李纨这个长嫂,可却碍于寡妇身份,只能死气沉沉龟缩在稻香村中;赵姨娘则由于家生奴才加小妾身份,在贾府内郁郁不得志,连芳官这样的丫环都敢对她嚷嚷“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赵姨娘虽然心中不忿,但也无可奈何
所以这对母亲处境很相似,她们心中的这份郁郁不得志,必然会耳濡目染传输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事实也确实如此,贾环受赵姨娘影响,性情中多了几分“坏”意,贾兰则受母亲李纨影响,性情变得“冷淡”,这两个孩子对生活都有着相似的不甘心与反抗之意。
贾环、贾兰都不受贾府领导层重视
除了母亲的影响,后天的生存环境也对这两个孩子造成了很大影响,纵观整个贾府,贾母、王夫人以及众姊妹,都跟贾环、贾兰不是很亲近,全书贾母除了春节时赏赐饭菜,说了一句“那一碗肉给兰小子”,其余再没有贾母关心贾兰的举动;全书更是没有丝毫王夫人与亲孙子贾兰的对话,可见王夫人对贾兰并不亲热,贾环就更不用说了,贾母、王夫人压根不待见他。
贾府领导层不关注他俩也就算了,大观园的姐姐妹妹们也都跟贾环、贾兰关系不近,大观园内举办过很多活动,比如海棠诗社、螃蟹宴会、芦雪广联诗、贾宝玉生日夜宴等等重大活动,可这些活动中,贾环、贾兰叔侄两人从来都没出现过,为何没出现,自然是因为没人邀请他俩。
书中第二十四回,有一处情节极为经典,那就是贾宝玉、贾环、贾兰三人同时来邢夫人处探望,可却受到了完全不同的待遇,且看原文记载:
正说着,只见贾环、贾兰小叔侄两个也来了,请过安,邢夫人便叫他两个椅子上坐了。贾环见宝玉同邢夫人坐在一个坐褥上,邢夫人又百般摸裟抚弄他,早已心中不自在了,坐不多时,便和贾兰使眼色儿,要走,贾兰只得依他,一同回身告辞。——第二十四回
所以贾环、贾兰在贾府的生存处境极为相似,他们都不被重视,这叔侄两人总是被别人有意无意地排除在外,这份被忽视的感受是相通的,两人又都是小孩子,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报团取暖”。
贾环、贾兰都有着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贾宝玉、贾环、贾兰叔侄三人中,贾宝玉最厌恶读书,每每称读书入仕之人为“禄蠹”,而贾环与贾兰则不同,他们在贾府内部受尽忽视,所以想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贾环、贾兰在读书上极为刻苦。
有读者可能会觉得惊奇,贾兰用功读书可以理解,但贾环学识浅薄,他何时用功读书了?这就是对《红楼梦》文本阅读不细致,贾环虽然没有读书的天分,但他却实实在在地上学堂读书、学习了,并且努力想学好,只是天分不够,比不上贾兰而已,不能因此就否定贾环曾经的努力,比如第七十五回的中秋夜宴上,贾环就自感近日读书稍进,于是主动做了一首诗,贾政看完都“亦觉罕异”,可见贾环日常是用了功的。
贾环、贾兰都如此用功读书,其内因也是一致的,他们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中科举,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背后是两人的自卑与不甘心,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贾宝玉、贾环、贾兰同时作诗,众人评价,贾宝玉乃是个“偏才”,虽聪明敏锐,但却不乐心功名,而贾环、贾兰的读书学习,则完全是为了科举考试服务的。
贾环、贾兰常年生活在贾宝玉的阴影之下,贾环的“卑劣”,贾兰的“冷漠”,其背后的心理根源都是对自身生存处境的不满意,他们企图通过科举来改变命运,这一份心是相通的,所以他俩能有一定的共同语言,加上还都是小孩子,故而关系比较好,也不足为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