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三公九卿中的三公是指哪三个

历史文化2年前 (2022-08-20)190

中国古代的制度中,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名词:三省六部和三公九卿。其中三省六部许多人都答得上来,但三公九卿估计很多人都不一定答得上来。尤其是三公别看只有三个官职,但究竟是哪三个。历来都有不同的说法。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三公指的到底是哪三个官员。

三公九卿中的三公是指哪三个

三公流传最广的两个说法。

一种是指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一种是指司徒司空太尉。

尤其是后者,由于三国历史深入人心,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三公就是司徒司空太尉。那么,这两种说法哪一个是准确的?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三公的前身

三公之名,古已有之。西汉早期,朝中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位高官,故有人称其为三公。这就是关于三公最早的解释。

丞相,有时称相国,乃汉朝承秦而置。秩万石,金印紫绶,地位更高,为汉初之一高官。掌承天子,助理万机,几乎无所不统,权力也更大。根据《后汉书百官志》的记载,丞相府中有百官朝会殿,皇帝与其议论国家大事,还要亲临其殿。除此之外,丞相还执掌全国的行政事务以及官吏的考核任免大权。

这种局面一直到了汉武帝才有所变化:武帝初年,外戚田蚡为丞相,他凭借皇帝舅舅的身份不断扩大丞相的用人之权,引起汉武帝的不满。此后,武帝以大司马、大将军参议机密大事,分割丞相手中的权力。所以自武帝之后,丞相虽然名义上仍是百官之首,但实际权力已大大削弱。到了汉哀帝时,丞相更名为大司徒,地位在大司马之下,为第二位高官。

太尉亦承秦制,俸禄与丞相相同,秩万石,金印紫绶。但地位次于后者,为第二位的高官。职权为专管武(军)事,从制度上说,权力也很重。但由于当时丞相无所不统,武事亦在其职权范围内,因此在丞相权力更大的那段时期,太尉一职并不常设。一个很好的例证就是在汉武帝之前担任过太尉一职的,仅有卢绾、周勃、灌婴、周亚夫、田蚡五人。从汉初设太尉之职,到武帝建元二年废除,共六十七年,其中这五个人担任太尉的时间一共才二十二年,约为三分之一。

由此可见,太尉一职在当时并未成为常态。到汉成帝时,因外戚王莽以大司马之职不断扩充权力,以至代太尉掌管武事,并被授予银收官署,自此成为实职。后到哀帝一朝,王莽的权力达到顶峰,其所担任的大司马一职也位居大司徒(原丞相)之上,成为之一位的高官。

御史大夫同样是承秦而来,秩中两千石,银印青绶,地位稍低,为汉初第三位高官。职权为监察百官,可以说是副丞相,权力也较重。但从所享的俸禄及印绶来看,与丞相、太尉并不属于同一等级。在古代,通常把官员分为公、卿、大夫、士四个等级,其中丞相、太尉属于公级,御史大夫仅属上卿级。

但是,由于太尉并不常设,御史大夫做为丞相副手,在百官序列中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权力也不可谓小。到汉成帝时,御史大夫改名为大司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其地位才升级为公级。但仍位居大司马及大司徒之下,为第三位高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208/458256.html

“三公九卿中的三公是指哪三个” 的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