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帝”、“天子”的区别
《道德经》有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上古时期,神州大地一片蛮荒,先民不知东南西北,不知春夏秋冬,更无国家概念,随着认知提升与社会发展需要,先民给予万物命名,于是万事万物逐渐有了名字,统治者也有了独特的称号。
随着文明的发展,距今四千余年时中国之一个王朝夏朝登上历史舞台,夏朝的统治者独特称呼为后,四百年后汤武革命建立了商朝,商朝的统治者生前称王,死后称帝,六百年后武王克殷建立了周朝,周朝的统治者称呼又出现变化,变成了天子,日常称之为王。
秦始皇之后,皇帝这一称呼用了2000多年,为何夏商周三代频繁更换统治者的独特称呼,后、王、帝、天子出现的背后,又暗藏了什么样的政治需要?
01
统治者称呼王、帝、天子,让人读来非常自然,但称呼后,总让人感到别扭。其实,之所以出现这种别扭感,是因为后字含义变化过大的缘故。
甲骨文中的后字(见下图),从字形上看与先后之后毫无关系,而是左右两部组成,左部犹如一个人,右部是一个口,本义是发号施令者,《说文》继体君也,《尔雅》后者,君也。
需要说明的是,前后、先后之后,繁体字中写作後,本义为行路迟缓,《说文》後,迟也,後后来引申为后面等意思。上世纪简化汉字时,将後与后进行了合并,後全部意思简化为后。
非常有趣的是,汉字中的司与后正好相反方向,但两者基本意思一样。司与后字意相同字形相反并非巧合,而是有一段故事。相传,大禹是帝舜的司空,《尚书尧典》记载帝舜设立九官,其一就是司空,由大禹担任,掌管水利,夏朝建立之后,为了表示子孙后代不敢与大禹比肩等列,于是就根据汉字司的镜像创造了后,作为自贬一级的称号。当然,真相是不是这样,谁也不知道,但后与司都有主管、掌控的意思。
关于夏王为何称后,还有一种说法与原始崇拜有关。相传,大禹治水之后,帝舜将中原地区封给了他,由于中原地区古称为夏,于是大禹被人称之为夏伯。与此同时的是大禹治水有功,有了得地之道,而后又指地神,所谓皇天后土就是天与地,因此大禹就被看成地神化身,于是就有夏后氏之说。
后字的这两种说法,很难完全否定某一个,原因很简单,从甲骨文后与司字来看,两者必有千丝万缕联系,看似这一种来源更符合逻辑,但地神之说又隐含原始信仰问题,因为原始先民主要是图腾崇拜,信仰风雨雷电这样的自然神灵,还没有形成天神地神崇拜,夏王朝终结公天下实行家天下,必然要给出政权合法性的来源,夏政权更大的合法性来源是大禹治水功德无量,因此后源于地神崇拜之说也并非空穴来风。
02
《新五代史安重荣传》中记载,安重荣说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这话说得非常直白,历史上王朝更迭差不多也的确是这么一个道理,但历朝历代政权更迭时,新王朝的统治者肯定不能说得这么直白,而一定要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否则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汤武革命时,以什么理由证明自己出兵推翻夏朝的合法性呢?《易革彖辞》中记载: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大致可以想象一下,商汤认为夏朝统治者触犯了老天,现在老天命他代天推翻夏朝,说到底商朝政权的合法性来自于上天。
但商朝建立后,更高统治者叫王,与天没什么关系,甲骨文中的王字是一把大斧的斧头部分的轮廓图形。显然,斧头不仅代表征战杀戮,更是军权与统治权的象征。那么,商朝对天崇拜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甲骨文中的帝字,就是架木或束木焚烧以祭天,所祭祀的是天神、上帝。甲骨文卜辞显示,商朝祭祀帝非常频繁,甚至隆重到一日一祭的地步。如今,之所以能看到15万片之多的甲骨文卜辞,绝大多数都是祭祀天帝留下的。
所谓天帝,既指上天又指祖先神灵,死去的祖先和商王都升天为帝。也就是说,商朝之前的祖先、死去的商王、老天都是帝,显然,商人可能是为了加强统治或政权的合法性,将祖先和上天一定程度上捆绑了起来。
想想看,谁反对商朝,就是反对老天、反对天帝,在三千年前谁敢反对老天?因此这就让反对者都很难找到造反的合法性。
而帝与王区别在于,商朝更高统治者生前称王,死后才能称帝。因此,大概可以推测出商朝的统治哲学:一手是掌握斧头,一手是将商朝统治者神化,两手都要硬。
03
在三千年前,古人认知有限,普遍对上天怀有敬畏之心,周人想要推翻殷商,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首先就绝对不能否定天帝。那么,周人造反的合法性理由是什么呢?
《尚书泰誓》中记载: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乃作太誓,告于众庶: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
也就是说,商朝其他帝王没有问题,是纣王胡作非为,缺德,得罪了天帝,天帝怒不可遏,于是让有德的周文王、周武王代天处罚纣王,这就是周武王伐纣的合法性所在。这里所说的天是谁?显然还是商朝历代祖先与上天融为一体的天帝。因此,周人认为自己是继承商汤之业,更没有丝毫否定商汤,如上文所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还有《逸周书》记载商汤用师于夏,除民之灾,顺天革命,原因在于否定商汤就是否定上天,最终也会否定自己,所以后世历朝历代都没法否定前朝开国皇帝的政权合法性,大家都是天帝选出来管理人间的。
但周武王代天处罚纣王之后,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商朝王室与上天融为一体都为天帝,经过几百年的统治已经深入人心,因此既然推翻了纣王统治,已经处罚了纣王,那么就应该将统治权还给天帝后代殷商王室才符合法理。
为了周朝政权的合法性,周人开创性地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天是天下的人,不是殷商王族一家某一朝人的天,天命没有固定的归属,二是统治者必须勤政爱民,良好的德行与天相配,能够收拢民心,才能稳固自己所受的天命,即所谓的以德配天思想。当然,是不是有德,一般都是任人评说,说你有德就有德无德也有德,说你无德就无德有德也无德。综合起来,就是上天选择有德之人代为治理人间。
由于武王伐纣是代天行事,是 *** 人,而不是天帝后裔,因此肯定无法称帝,哪怕死后也不行,否则就成了篡权,因此只能自称人间之王。与此同时,为了政权合法性,加之需要神化自身,于是就选择天子头衔,上天之子,代天治民。
周朝的这套政权合法性理论,就是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也是后世历朝历代政权合法性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