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体有哪些特点
不说破金代诗论家元好问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宋初西昆体是宗法李商隐的。因此,以李商隐诗歌作为模拟对象的杨亿、刘筠等的西昆体诗作更是如此。这些馆阁文臣的诗歌雕章丽句、组织工致、堆砌典故。他们用清词丽句,用历史故实来表达情思,反映现实生活,这就必然会造成其情思不易被理解和接受,因而往往给人产生西昆体注重形式、缺乏内容的印象。
其实,产生这种误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西昆体创作的主要特征不说破所导致的。所谓不说破,原是禅僧接引的主要方式,其实质就是要在阐释教义时,避免说破。因此,不说破原则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避免正说,辗转说明;二是追求文字技巧。为了实现不说破,又使用转语、代语和重用而轻体的方式实现。
举例分析
先以杨亿、刘药《馆中新蝉》为例略作分析。杨亿诗云:碧城青阁好追凉,高柳新声逐吹长。贵伴金貂尊汉相,清含珠露怨齐王。兰台密侍初成赋,河朔欢游正举觞。云莫翠缕徒自许,先秋楚客已回肠。刘筠诗云:庭中嘉树发华滋,可要幢螂共此时,翼薄乍舒宫女鬓,蜕轻全解羽人尸。风来玉宇鸟先转,露下金茎鹤未知。日永声长兼夜思,肯容潘岳到秋悲。
这两首诗是咏蝉,但处处都没有提到蝉字,且均运用了典故。这两首诗未著一蝉字,却处处在写蝉。而且在作为歌咏对象的蝉的身上,寓托了歌咏的主题。方回在《瀛奎律髓》卷十八中说:凡昆体,必于一物之上,入故事、人名、年代及金玉锦绣等以实之。
方氏指出了昆体咏物诗的特点,善用故实,善用华词丽句。表现出不直说某物,通过辗转地表达写出此物的征貌。但是,方氏却没有回答昆体诗人这样写的用意何在。其实,昆体诗人就是要将自己的情思寓于看似无关的故事和金玉锦绣的语词之中,从而避免点破他们的情思。
转语代语的运用
转语、代语是西昆体不说破特征在修辞上的表现。诗文中使用转语、代语的现象,在宋初较为普遍。陆游说: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骚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辉,至庆历后,恶其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在宋初文坛流行达四十年的昆体,其诗歌创作中也有大量的转语、代语的运用。
刘筠咏荷花诗《再赋》云:黄姑别诸通。王仲荤《西昆酬唱集笺注》(以下简称王注)云:河鼓、黄姑,牵牛也,皆语之转。又黄姑诸谓天河也。李维《枢密王左压宅新菊》诗云:青规前席暇。王注云:青规即青蒲,此代指禁内密近之地也。
又如钱惟演咏柳絮诗,章台街里翩轻吹,濡水桥边送落晖。咏柳需用章台、溺岸来代替。又钱惟演咏泪诗,用玉筋横来代泪。昆体诗作中不但在咏物题材上使用转语、代语,在咏怀、咏史等题材上,也使用转语、代语。
杨亿《休沐端居有怀希圣少卿学士》诗云:茗粥露芽销昼梦,拓浆云液烷朝醒。王注引《茶录》:吴人采茶煮之,名茗粥。意即用茗粥代茶。又引《毛诗传笺》曰:病酒曰醒。刘筠的和诗云:旋制紫荷供秦笔,暗移神蔡忍摺床。王注引《南齐书舆服志》云;百官执手板,肩上紫拾囊,名曰契囊,世呼为紫荷。
又引《汉书食货志》云:元龟为蔡。即蔡是龟之名耳。李维的和诗云:琼枝不见萧斋晚。王注曰:按古人亦以琼枝喻友朋。转语、代语在昆体诗作中不止是个别词语的转代,也有整个诗句转代。
刘绮《鹤》诗云:可随三匝绕空枝。它是魏武帝《短歌行》中诗句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的转语。刘绮《送客不及》云:洛尘千古化征衣。它是陆机诗句京落多风尘,素衣化为缎的代语。杨亿《无题》云:一水盈盈语未通。它是《古诗十九首》诗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代语。
不管是个别词语的置换表达,还是整句诗的转代,其目的都是要避免直说。用此名来代彼名的转代语,在指涉对象上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这种语词、整个诗句的置换表达后,往往引起的联想是丰富的。所以程千帆先生在《诗辞代语缘起说》中云:盖云代语者,简而言之,即行文之时,以此名义当彼名彼义之用,而得具同一效果之谓。然彼此之间,名或初非从同,义或初不相类,徒以所关密迩,涉想亦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