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一生是悲情的一生吗?她为何不快乐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08-28)160

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无论是她位居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还是她与贾宝玉的甜蜜爱情,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无可厚非,她既然位于薄命司之内,便注定了她的结局属于“千哭一红”、“万艳同悲”的必然。而她进入贾府,便是她一切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一生是悲情的一生吗?她为何不快乐

贾敏死后,贾母因思念女儿,而派人去扬州接她来贾府;在林如海这个父亲极力的安慰下,六岁的林黛玉才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走进了贾府;刘姥姥曾经说,侯门深似海,这句话,又何曾不是林黛玉的真实写照呢!

同贾府这样的大家族相比,林家则显得有些冷清了,而贾府里复杂的内部关系,更加的让林黛玉不适应,六岁的林黛玉固然是聪明的,所以她从进贾府的那一刻起,表现的就是一份小心翼翼。

林黛玉之一次进贾府,王夫人推让她坐东首的位置,她之一时间便想到了这可能是舅舅贾政的位置,所以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坐;在贾府吃的之一顿饭后,众人喝茶,同自己家里不一样,林黛玉也是有样学样,一点笑话也没闹出;但正是因为她的这一份小心,才更让人感到可怜;试想,一个本该天真烂漫六岁的小女孩,为何要过得如此的拘束和小心翼翼,这一份不合时宜的早熟,让人心疼。

林黛玉一开始来到贾府,是以客人的身份存在的,所以,当她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后,便露出了她天真直率的性格;比如说她怒怂周瑞家的送宫花事件;怒怂宝玉的奶妈阻止宝玉喝酒;都表现出了她的真性情。

但她的父亲去世后,她的处境便彻底改变了,她由客居便成了寄居,似乎贾府便是她唯一的家,但显然,她不属于贾府。

宝黛二人共看《西厢记》后不久,林黛玉晚上去怡红院,正好碰见晴雯闹不快,不给开门,如果是从前,也许她会继续敲门,但黛玉诚然是一个心思细腻敏感的女孩,她想到,如今自己无父无母,在贾府寄人篱下,何苦闹这些事出来,便一边哭泣一边退出了怡红院的大门。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一生是悲情的一生吗?她为何不快乐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一首诗,是林黛玉无父无母在贾府生存的真是写照;而这一首诗,正好写在她同宝玉闹矛盾的时间里。

因此,可以这样说,黛玉寄居贾府,她的心结主要有三个:

之一:寄人篱下的拘束之感

林黛玉在家时,深得父母的疼爱,可以想象,她在家里的生活是愉快的;林家世代单传,显得更加的冷清,或许,林黛玉在家的日子,更多的是与书为伴,在父母的疼爱之下过着公主般的生活。

但贾府不一样,贾府上下几百号的人口,内部复杂,婆媳、妯娌、姐妹之间的关系,看似和谐,其内部却是勾心斗角。林黛玉虽然深得贾母的疼爱,并将她的地位提高到三春之上,但贾母的力量、精力毕竟有限,许多时候,还是需要她自己的独当一面。

在贾府,除了贾母、宝玉,似乎没有人真正疼爱她,在这样的环境下,她的拘束之感只会越来越明显。

第二:林如海死后,林黛玉无亲人的孤单之感

十一二岁的林黛玉,不幸的成为一个孤儿,并且连一个兄弟姐妹都没有,这一份孤独之感,也许对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很难理解。

黛玉病时,薛宝钗来安慰她,她便说道,姐姐不一样,你有兄弟、你有父母,你们家在京城有房子、有产业,随时都可以离开;而我不一样,我什么都没有;似乎在一刻,她之一次在外人面前,真情流露出了她没有亲人的无奈、孤独之感。

第三:宝黛爱情的前途渺茫,林黛玉的担忧之感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一生是悲情的一生吗?她为何不快乐

幸好,在贾府,有贾宝玉这个护花使者对她的疼爱,才让她过得有一点滋味;宝黛二人的爱情无疑是感人的;宝玉对她无微不至、知己般的呵护,也在一定程度上抚平了她的内心。

但黛玉担忧,她与宝玉的爱情,最终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黛玉虽出身书香世家,但如今无父无母,她的这一身份也显单薄,也因此,她对宝玉尤其重视,对她身边的女人,尤其嫉妒。

一开始是薛宝钗的“金玉良缘”,到后来史湘云的“麒麟之说”,似乎都表明了,林黛玉骨子里的不自信,和她对宝黛二人未来的担忧。

尽管,贾母、王熙凤都有流露出支持“木石前盟”的意思,但贾府里更多的人,却并不支持他们,而这些人,又以王夫人为主,她是宝玉的亲生母亲,她对黛玉的不认可,才是黛玉最担忧的地方。

刘姥姥游大观园,贾母、王夫人带着众人来到潇湘馆,林黛玉很想在王夫人面前尽自己的地主之谊,那就是倒茶,但王夫人直接拒绝,说道,林姑娘不用忙,我们不吃茶。这一句生硬无情的话,似乎让她更加的担忧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08/459607.html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一生是悲情的一生吗?她为何不快乐” 的相关文章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其六》译文及注释译文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注释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蹊(xī):小路。留连:即留恋,舍不得...

《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月夜忆舍弟》译文及注释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

《金陵酒肆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劝客一作:唤客)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译文及注释译文春风吹起柳絮,酒店满屋飘香,侍女捧出美酒,劝我细细品尝。金陵年轻朋友,纷纷赶来相送。欲走还留之间,各自畅饮悲欢。请你问问东流江水,别情与流水,哪个更为长远?...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山晚一作:晓)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译文及注释《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译文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

在书写《史记》的时候,司马迁为何对樊哙的评价很高?

在书写《史记》的时候,司马迁为何对樊哙的评价很高?

影视剧中,樊哙多为一个英勇无惧的武士形象,他为人忠诚、威猛,是刘邦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史记》中,其实司马迁对樊哙的评价很高,称如果没有他那沛公的大业几乎半途而废,指的就是在鸿门宴上,樊哙机智救出刘邦。也正是通过此事,后人在看樊哙时,会觉得他不止忠勇神武,还足智多谋,如果只从外表看或许还真看不出来...

蔡京被《宋史》列为奸臣,为何却是别人口中的宰相之才?

蔡京被《宋史》列为奸臣,为何却是别人口中的宰相之才?

世人对北宋宰相蔡京的评价是,北宋六贼之首,导致北宋灭亡的千古罪人,北宋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歌谣:“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史》直接将蔡京列为奸臣,说他,心狠手辣,排除异己不择手段,利用谣言蛊惑君主,结党乱政导致官风混乱,...

吕不韦为什么要写下《吕氏春秋》?只是为了千古留名而已

吕不韦为什么要写下《吕氏春秋》?只是为了千古留名而已

对吕不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氏春秋是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幻,和农家的地利追求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简单介绍一下吕氏春秋,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这...

《谏逐客书》是什么内容?李斯又是得到如何秦王的赏识的?

《谏逐客书》是什么内容?李斯又是得到如何秦王的赏识的?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谏逐客书》是什么内容?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古文观止·卷四》收录了李斯的《谏逐客书》,此书不仅文采斐然,辩词极佳,更是博引古今,规模宏大。李斯不仅凭借此书改变了自己本该被遣返的命运,还得到了秦王(嬴政)的赏识,终于跻身枢机之列,开始了他平步青云的仕...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