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莺儿说自己有几样世人没见过的好处是什么意思?
莺儿,本名黄金莺,《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丫头。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宝玉挨打后,众人都来到怡红院看望他,临走的时候,袭人提醒他,让宝钗叫莺儿替他打络子。
宝钗听了这事,自然十分高兴,忙答应着,不一会儿,莺儿便来到了怡红院,坐在宝玉的房间,为她打络子了。
宝玉见她心灵手巧,便说道:
“我常常和袭人说,明儿不知哪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子奴才两个呢。” 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 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哪禁更提起宝钗来!便问他道:“好处在那里?好姐姐,细细的告诉我。” 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她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
然而,正当莺儿要说时,却因宝钗的出现而打断了;但显然,大家应该会同小白一样,对于她未说的,非常感兴趣。
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些好处中,必定不会是她的长相,毕竟莺儿明确说道,莫样儿还在其次。
那宝钗除了外貌,她还有什么好处呢?
在小白看来,要分析这个问题,就要从莺儿说这话的意图来看了;作为宝钗的贴身丫鬟。她自然是“金玉良缘”忠实的支持者了;所以,她欲说的,必定都是宝钗的优点。
而在三十五回之前,宝钗的优点只出现了两种,那就是其性情和容貌。
薛宝钗有杨贵妃的身姿,宝玉见了她光滑白皙的胳膊,都生生成了一只呆雁。
而比林黛玉后入贾府的薛宝钗,却因随时守分的性格,而更得贾府众人的心,可见,这两点,不会是莺儿要说的优点。那除了这些,宝钗还有什么优点吗?
或许,如果我们细心一点,在后文便能发现,宝钗除了这两个优点外,还有三大优点:
之一:善解人意的薛宝钗。
相信,任何一个男人,对善解人意的女人,都是没有抗拒力的;而宝钗,正是这样的人。
她的善解人意,在《红楼梦》中,有两个人体会过。
一个是史湘云,史湘云之所以如此喜欢薛宝钗,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她在宝钗的身上,体会到了她最需要的关心。
“为什么这几次她来了,她和我说话儿,见没人在跟前,她就说家里累得很。我再问她两句家常过日子的话,她就连眼圈儿都红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想其形景来,自然从小儿没爹娘的苦。我看着她,也不觉的伤起心来。”
她的善解人意,不仅让湘云感动,亦让袭人感动;袭人的身世亦是可怜,或许,宝钗对她,亦说过类似掏心窝子的话。
一个是林黛玉。
林妹妹对薛宝钗,从最初的抵触,到最终的接纳,最关键的原因,便是她的善解人意。
无论是“行酒令”中,她对黛玉的教导;还是黛玉生病时,她与黛玉的互诉衷肠;都体现出了,宝钗的善解人意;她看到了这些外表乐观而内心悲观的人心;亦如自己这一生,毫无选择的为薛家而奋斗一样。
最终,连一向不饶人的林妹妹,亦对宝钗说道,我只当你素日藏奸。或许,脱去城府的宝钗,真的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女子。
第二:博学多才的薛宝钗。
封建社会下的女子,往往都是遵照“无才便是德”的思想观念,而禁锢任何人性的关辉。
然宝钗不同,她不仅精通女红,孝顺长辈,在文化上,亦是博学多才。
大观园里的几次诗社活动,蘅芜君几次多魁;连元春对她与林黛玉的诗,都赞美的说道:众愚妹所不及。
薛宝钗所做的诗,不仅有“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的温厚,亦有“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的忧愁;而她那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更显示出了她的豪迈。
当然,薛宝钗除了在诗词方面造诣颇深之外,她在其他方面,亦是多有涉略。比如戏曲,那支《寄生草》,那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让宝玉听了,都拍手叫绝。
在佛理中,她亦对慧能五祖的故事信手拈来,那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更是彻底打消里宝玉开悟的念想。
在绘画方面,她所说的画画工具,连黛玉这个聪慧的女子亦不解,见她说的又是生姜、又是酱油,忙说她要抄颜色吃;见她说的又是水缸,又是箱子,忙说她把自己的嫁妆都写上了;虽惹得众人大笑,但不难看出,在这方面,她是深有研究的。
而如此博学多才的女子,自然不会是一个古板无趣的女子;试问,那个男人,不想找这样一个,有灵气有趣味的女子共度一生呢?
第三:天真烂漫的薛宝钗。
贾宝玉讨厌薛宝钗,不仅仅是因为林黛玉,也因为薛宝钗太过呆板,俨然如出嫁的女子一样没有钟灵秀气。
然如果我们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在薛宝钗的骨子里,亦有天真烂漫的一面。
滴翠亭扑蝶,是我们所熟知的;然还有几处,却是我们若不细心便会忽略的。
比如,在《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那一回里。那个丢了扇子的丫鬟为何会跑到她的面前询问她?不难猜测,这自然是因为,在平时,她亦是同下人打成一片,也是充满着少女的青春气息的。
而面对香菱学诗,她更是说了这么一番有趣的话:
宝钗因笑道:“我实在聒噪得受不得了。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一个香菱没闹清,偏又添了你这么个话口袋子,满嘴里说的是什么: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放着两个现成的诗家不知道,提那些死人做什么!” 湘云听了,忙笑问道:“是哪两个?好姐姐,你告诉我。” 宝钗笑道:“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湘云、香菱听了,都笑起来。
可见,表面端庄的薛宝钗,其骨子里亦有一个文人骚客一样的风趣,只是,为了在贾母等人的心里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她常常表现的端庄罢了。
作为宝钗贴身的丫鬟莺儿,她对宝钗是了解的。她不仅懂得她的风趣幽默,亦懂得她端庄优雅背后的无奈;就如薛宝钗对林黛玉所说,五六岁的时候,我亦是淘气的;只是,人总要长大;封建社会不像我们如今的时代。
那个时代的女子,十三四岁,便要嫁人了,所以,脱去浮躁伪装端庄是有必要的;然,一旦成了亲,一旦同自己的丈夫在一起,她自然不需要伪装,也许,到了那时,宝玉才能看到一个真正有趣的薛宝钗,只是,因为林妹妹,他亦没有这样的心思去发现宝钗的这些优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