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50回中编纂灯谜时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何意义?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曹雪芹于《红楼梦》开篇便言道: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
红楼之众多女子,优点各异,譬如探春善书法、惜春会作画、迎春爱下棋、湘云喜作诗,如此种种,不一而论,但如果以“智商”为立足点,品评《红楼梦》众女子,笔者私认为,魁首非潇湘妃子林黛玉不可!
笔者试举一新例,且看《红楼梦》第50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暖香坞创制春灯谜”,彼时贾母因爱灯谜,让贾府众姊妹们编纂灯谜,李纨于夜间偶得一谜,次日便兴致勃勃让众姊妹们猜,结果被林黛玉一语道破:
李纨笑道:“‘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湘云接着就说:“在止于至善。”宝钗笑道:“你也想一想‘世家传’的意思再猜。”李纨笑道:“再想。”黛玉笑道:“哦,是了。是‘虽善无征’。”众人都笑道:“这句是了。”——第50回
这个情节其实大有深意,面对这个灯谜,只有史湘云、薛宝钗、林黛玉三人发言,其余姊妹正在苦思,自然无话可言。
史湘云年轻心热,刚听完灯谜,便急着“抢答”,听到“菩萨”二字,便想起一个“善”字,加上《四书》之“大学”开篇之一句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湘云便顺嘴猜了个“止于至善”,实则离题万里。
而我们细品湘、钗、黛三人的反应,其实真正猜出这个灯谜的,只有林黛玉、薛宝钗两人。
宝钗盖因已猜出谜底,故而在听完史湘云的那句“止于至善”后,知道湘云思路跑偏,故而提醒“你想想‘世家传’的意思再猜”。
菩萨对应的是“善”,“未有世家传”则对应的是“无征”二字,并非出自《大学》,而是出自《中庸》第二十九章“明辨”: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用大白话来解释:李纨的灯谜说“菩萨未有世家传”,百姓为何不传播菩萨之善,盖因百姓没有得到菩萨之善的证明,因为无证,故而不信,因为不信,故而不传;
此论恰好对应了上述《中庸》“明辨”之文的意思:居上位的人,好的德行如果得不到验证,就不能使百姓相信,百姓不相信,就不会顺从。
而细论此情节,其内在的含义远不是猜灯谜那么简单,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湘、黛、钗三人猜灯谜的情节内容,恰好对应了第22回的“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第22回,因为“戏子事件”,史湘云、林黛玉闹了矛盾,贾宝玉从中劝和,不料却被湘、黛两头骂,闹了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下场,贾宝玉因此顿悟,写下了一首偈子: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方立足境。
写完这首偈子后,贾宝玉怕别人看不懂这首偈子的意思,于是又自行填了一首《寄生草》附在后面: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拙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回头试想真无趣。
贾宝玉这首偈子、《寄生草》的意思很简单:我以前将“护花”当做我的终身事业,眼下我明明是为了照顾湘云、黛玉的感受,故而从中调和,结果反而被她两个排挤,弄得我心情郁闷,现在回头想想真是无趣。
这是贾宝玉由情开悟的先兆,巧合的是,林黛玉其后发现了贾宝玉的这首偈子和《寄生草》,她便拿着去找史湘云、薛宝钗来看,结果黛、湘、钗三人的反应很有意思。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翻开第22回细细品一遍,面对这首偈子,林黛玉、薛宝钗大发言论,对贾宝玉的这首偈子进行了入木三分的解释,唯独史湘云,书中只略微提到她跟黛玉、宝钗一起去找贾宝玉,其后再无湘云半点文字。
很明显,湘云并不懂这首偈子的内涵,因为不懂,故而只能站在一边看黛玉、宝钗的分析。我们不妨来看林黛玉的解释:
三人果然都往宝玉屋里来。一进来,黛玉便笑道:“宝玉,我问你: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宝玉竟不能答。三人拍手笑道:“这样愚钝还参禅呢!”黛玉又道:“你那首偈子末句云‘无可云证,方立足境’,固然好了,只是据我看还未尽善。我再续两句在后。”因念云:“无立足境,方是干净。”——第22回
这里有一段脂批,写得格外经典:拍案叫绝!此又深一层也。亦如谚云:“去年贫,只立锥;今年贫,锥也无。”其理一也。
贾宝玉的顿悟只是表面,因为他的境界还需要一个“立足之境”,而林黛玉则说“无立足境,方是干净”,直接步入彻悟之最终境界。
笔者分析至此,亦自惭形秽,虚度光阴三四十载,却不如一个十几岁的林黛玉悟得透彻。
薛宝钗亦悟到了这一层,她的解释更加形象生动,她直接讲了一个故事,来论述林黛玉“无足立境,方是干净”的内涵:
宝钗道:“当年南宗六祖惠能,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弘忍在黄梅,他便充役伙头僧。五祖欲求法词,令徒弟诸僧各一偈。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五祖便将衣钵穿他。今儿这偈语,亦同此意了。”——第22回
宝钗之禅悟境界,盖因我宝姐博览全书,非其他姊妹可比,因学力而有此顿悟境界;林黛玉则不同,她虽不如宝钗博学广识,但智商超群,天生聪慧,被曹公赞以“心较比干多一窍”,她的顿悟,完全是智商碾压。
脂砚斋很明显也看到了这一点,故批曰:总写宝卿博学宏览,胜诸才人;颦儿却聪慧灵智,非学力所致,皆绝世绝伦之人也。宝玉宁不愧杀?
故而笔者私认为,第22回之禅悟、第50回之灯谜,两个章回恰可合而观之。
贾宝玉之偈子,非颦儿、宝姐不能悟透;李纨之灯谜,亦是黛玉、宝钗更先猜出。无怪乎贾家大 *** 元春曾言:薛、林二妹,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至此搁笔:林黛玉靠智商碾压众姊,薛宝钗凭博学征服群妹,《红楼梦》之双峰鼎立,唯薛、林二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