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的“捺钵”制度历史介绍
捺钵([nà; bō])是契丹语,汉语译为行营、行在、营盘﹐意为辽朝帝王的行营。
辽朝虽以辽上京作为首都,但是其政治核心不在首都,而在捺钵(契丹语行在所、行宫的音译)。这是因为辽朝的主要民族契丹族为游牧民族。由于契丹族转徙不定、车马为家的特性,决定了皇帝的巡狩制。一切重大政治问题均在捺钵随时决定,是处理政务的行政中心。每年又四时巡守,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皇帝在游猎地区设的行帐,以区别于皇都的宫帐。因气候、自然条件的制约,四时各有捺钵之地。
捺钵一语最早记载自马扩的《茆斋自叙》。《辽史》有春捺钵条:春捺钵曰鸭子河泺。皇帝正月上旬起牙帐,约六十日方至。天鹅未至,卓帐冰上,凿冰取鱼。冰泮,乃纵鹰鹘捕鹅雁。
辽朝皇帝每年只在上京暂住,经常迁移。每年两次,北面和南面官被召到捺钵商讨国事。皇帝游幸期间,由北面高官陪伴,一起生活。南面官则于冬天南下中京,处理 *** 臣民的事务,只有一名丞相及几名文书充当皇帝的日常随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