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除夕的来历与风俗:简述中国除夕的来历传说与风俗习惯

历史文化2年前 (2022-09-18)170

除夕,也叫大年夜,是每一年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大年初一的前天,所以,除夕也有辞旧迎新之意。同时,除夕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庭舍,以备以最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一年。那么,你知道除夕的来历吗?除夕是源于何时开始的?除夕又有什么风俗习惯?追本溯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漫长的时空历程有关于除夕的来历与风俗习惯吧。

除夕的来历与风俗:简述中国除夕的来历传说与风俗习惯

除夕的来历:除夕起源于何时?

除夕,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三节同为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元旦的来历:揭中国传统节日元旦的来历、习俗以及传说)

除夕这个节日是由先秦时期的逐除演变而来,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 *** 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除夕的相关传说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kk历史网相关推荐:

重阳节是什么意思?解读重阳节的真正起源

又是九九重阳节:古代人过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关于除夕的风俗习惯

说到除夕的风俗习惯那一定是少不了年夜饭的,而除了年夜饭之外除夕的风俗还有贴春联、贴窗花、贴福字、贴年画、放爆竹、 祭祖、挂灯笼等等,当然,最最重要的压岁钱更是少不了的啦。

除夕的来历与风俗:简述中国除夕的来历传说与风俗习惯

除夕的风俗习惯之年夜饭

除夕之夜的年夜饭是春节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中国人全年吃的最长的一顿饭,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家庭宴会。

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合家欢,是一年中的最后一顿饭,全家围坐在一起共进晚餐,辞旧岁。在菜肴上尽更大努力而使其丰富,宁可将其剩下,为的是取顿顿有余、年年有余的口彩,预示全年丰衣足食。年夜饭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鱼,年年有鱼,一年有余,图个吉祥,图个喜庆。

这顿饭是全年吃的时间最长的一顿饭,席间要向老人敬酒,全家共贺。

如今年夜饭早已超出了吃的范围,而在于那份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和关爱。年夜饭既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有希望之意。

除夕的风俗习惯之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着《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汉族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汉族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除夕的风俗习惯之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除夕的来历与风俗:简述中国除夕的来历传说与风俗习惯

除夕的风俗习惯之放爆竹

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或迎神。后来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

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即现代的爆竹、炮仗、鞭炮。有了火药爆竹,没有竹子的地区也可以放爆竹了。爆竹于是成为全国性的风俗。

后来,爆竹本身的喜庆色彩使得人们对于爆竹的象征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用喜庆的爆竹迎神。爆竹本身的爆炸,也是辞旧迎新的文化象征符号。它可以使人更加深切地体验到旧与新的差别,使生活更加富于艺术美感。

除夕的风俗习惯之祭祖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 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我国部分地区有一种除夕上坟的风俗,称为送年食。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亡故的亲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们对亡故亲人的哀思。

除夕的风俗习惯之挂灯笼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

除夕的来历与风俗:简述中国除夕的来历传说与风俗习惯

除夕的风俗习惯之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奶奶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以上就是中国传统节日除夕的来历与风俗习惯等,当然啦,在个别的地方还有守岁、踩岁等等习俗。

所谓的守岁即是等待新一年的到来。岁,中国古代与年相通用,岁即是年,年即是岁。除夕即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之意。旧时腊月三十夜晚,人们吃完年夜饭后,就按各自分工,各司其职。家长要主持祭拜神佛、祖先,迎接全神下界。孩子们跑到户外放鞭炮、烟花,妇女们则要忙着准备包饺子的面和馅。忙罢,全家老少围炉而坐,边吃干货、瓜果,边说古论今、打牌、下棋,通宵不眠,谓之守岁。据说,守岁的风俗在晋代就已十分流行。

此外,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秸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09/463370.html

“除夕的来历与风俗:简述中国除夕的来历传说与风俗习惯” 的相关文章

古代妃子被皇帝打落冷宫之后 妃子是如何生活的

古代妃子被皇帝打落冷宫之后 妃子是如何生活的

对古代冷宫妃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妃子被打入冷宫后靠什么生活?说起冷宫,看过宫斗剧的朋友都了解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主要是住着那些被皇帝遗弃的妃子。一般来说,那些失宠或者得罪皇帝的妃子会被关押在这些地方。其实在古代并没有冷宫这个词。冷宫主要是指那些皇宫的角落之类的...

历史上真实的李隆基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上真实的李隆基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了什么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倘若说起唐朝,世人都会想到一幅盛世景象,而将唐朝带上盛世之路的人包括了唐太宗、武则天以及唐玄宗。但是对于唐玄宗,人们的争议还是比较多的,因为此人虽然给唐朝带来了盛世景象,但是却也给唐朝带来了衰败。正是因为唐玄...

古代四大丑女分别是谁?她们为何能得到夫君与世人的尊重?

古代四大丑女分别是谁?她们为何能得到夫君与世人的尊重?

中国古代有是大美女,自然也有四大丑女,分别是人文始祖黄帝的次妃嫫母、齐宣王的王后钟离春、举案齐眉的女主人公孟光和曹魏名士许允的妻子阮氏。她们虽然貌丑无比,但都是留名千古的贤妻,她们凭借自己的德行赢得夫君和世人的尊重。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四大丑女之第一丑:嫫母在这四大...

历史上嘉庆皇帝的真实死因是什么?被雷劈死的吗?

历史上嘉庆皇帝的真实死因是什么?被雷劈死的吗?

嘉庆皇帝是大清历史上一个悲剧皇帝,“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人这一生都逃不过生老病死,同样,封建时期的统治者们也无法规避这一自然规律,即使他们被奉为天子,被尊为“人中之龙”,“九五之尊”,也无法逃过。然而,古代封建帝王的死亡,不论是自然死亡,还是非自然死亡,都会...

明朝最惨的皇后有多惨?盘点明朝最惨的5位皇后

明朝最惨的皇后有多惨?盘点明朝最惨的5位皇后

明朝最惨的皇后有多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明朝最惨的5位皇后,给大家一个参考。首先,我们要说的是吴废后。这位皇后出身于名门世家,父兄都是朝廷上的重要官员。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受命入宫参见太子妃的选拔,最终,凭借着温良的性格和出色的家世被选择,嫁给了太子朱...

廉颇的军功有多重?盘点廉颇的赫赫军功

廉颇的军功有多重?盘点廉颇的赫赫军功

廉颇的军功有多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廉颇的赫赫军功,给大家一个参考。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赵惠文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76年),楼昌领兵进攻魏国几邑(今大名),未能夺取。之后廉颇再次进攻,将几成功占领。赵惠文王二...

朱由检登基后,在军事经济文化与社会方面有哪些成就?

朱由检登基后,在军事经济文化与社会方面有哪些成就?

朱由检,即明思宗、崇祯帝,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共十七年,年号“崇祯”。朱由检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生母为孝纯皇后刘氏。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生于慈庆宫,天启二年(1622年),被封为信...

三国时期的四大武功高手分别是哪些人?是何排名?

三国时期的四大武功高手分别是哪些人?是何排名?

汉末三国时代,猛将如云,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三国演义》出现之前,讲述三国故事最有名的一本书,叫做《三国志平话》。虽然这本书掺杂了许多光怪陆离的东西,比如曹操本是韩信转世,刘备的前世是被吕后做成肉酱的彭越,能言善辩的蒯彻则变成了骂死王朗的诸葛亮。既然是说唱话本,...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