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扑火的主人公是谁?飞蛾扑火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飞蛾扑火的意思是什么?成语飞蛾扑火的意思是指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那么,成语飞蛾扑火的主人公是谁?成语飞蛾扑火出自何处?成语飞蛾扑火有什么历史典故?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揭晓。
成语飞蛾扑火的主人公是到溉
到溉,字茂灌,南朝梁代文学家,彭城武原人。曾祖父到彦之,曾为刘宋骠骑将军。祖父到仲度,是骠骑江夏王的从事中郎。父亲到坦,前朝齐中书郎。到溉少时孤贫,与弟弟到洽都很聪敏有才学,很早就被任昉知道,由此他们的声名很广。他从王国左常侍开始官场生涯,又转为后军法曹行参军,历殿中郎。出为建安内史,迁中郎将,兼吏部,太子中庶子。当时湘东王绎为会稽太守,他以到溉为轻车长史、行府郡事。高祖嘱咐王绎说:到溉并不仅仅可以为你做些事情,他足可以做你的老师,期间有什么事情,更好都去向他好好咨访。到溉的母亲去世,他尽责尽礼,朝廷因此嘉奖他。孝期终了之后,他还只吃蔬菜和穿布衣很长时间。被授为通直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太府卿,都官尚书,郢州长史、江夏太守,加招远将军,入为左民尚书。
成语飞蛾扑火出自何处
《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飞蛾扑火有什么历史典故
南北朝时期,梁朝有个名叫到溉的人,他年少时父母双亡,成为一个孤儿,生活十分艰难。但他并未因此而退缩,有时间便潜心苦学,日子一长便积累了很多学问,成为一个聪敏有才的人。到溉为人豪放,性情直爽,后来为朝廷所用,官位直做到散骑常侍、侍中、国子祭酒。
到溉有个孙子,名叫荩,自小聪明过人,到溉十分喜欢他,一有时间就陪着他读书、写诗,从而养成了到荩喜爱诗文的好习惯。 到荩成年时,在诗文方面的成就已超过了到溉,,颇得梁武帝的赞赏。
有一次,到溉与梁武帝聊天时,武帝开玩笑说:你孙子的文章写得那样好,你的文章都是他为你代写的吧? 为此,梁武帝还写了一首名为《连珠》 的诗,踢给了到溉。诗的大意是:
用砚台磨出墨汁来写文章,挥起笔来非常自如。这时就像飞 蛾扑火一样,完全忘记了自身吋能会毁灭。不过你已是年迈之人了,何不让你的孙子荩来代替你写文章呢?不久到荩即被梁武帝任命为丹阳尹丞。
成语飞蛾扑火的含义
飞蛾扑火也是一种赞扬,赞扬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付出时的义无反顾,不畏牺牲的精神。。在现在爱情风盛行的文学学坛里,飞蛾更多地用来表现出对恋人苦苦追寻,吃到苦果仍不言放弃的情愫,是一曲悲壮的赞歌。
kk历史网相关推荐:
成语髀肉复生的主人公是谁?髀肉复生有何典故
成语卜昼卜夜的主人公是谁?卜昼卜夜有何典故
成语不知所云的主人公是谁?不知所云有何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