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薛宝钗生日时,贾母为何会拿出二十两?
贾母,又称史太君,《红楼梦》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王熙凤搅黄了贾琏向平儿求欢,代表琏凤夫妻关系出现根源性的裂痕。平儿夹在中间左右逢源十分辛苦。后文贾宝玉认为平儿比林黛玉还薄命,就是她夹在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中间难得妥帖,无人替她做主的可怜。
平儿就是周姨娘的翻版,周姨娘无儿无女,也是遭到王夫人像平儿一般的利用,王熙凤不过有样学样。
不提琏凤平一家三口的琐事,这里王熙凤却有正事向贾琏问询。
原来正月二十一是薛宝钗十五岁的生日,古代女子十五岁算作成年,是为及笄之年。
如果订婚有了婚配,就要将头发梳起,用一根簪子簪起来,以示成人和名花有主。外人一看她的“成人”头饰,就知道已经婚配,不会闹出来笑话,还问她亲事。所以后文贾母问薛宝琴生辰八字要做媒,纯属故意恶心薛姨妈。
没有订婚的女子则不能梳头,保留少女发式,直到定亲或者二十岁满,才会统一梳成人头。
“订婚”算是女儿“及笄”后最重要的大事,娘家在女儿长大后就开始准备嫁妆,到了十五岁过了及笄生日,就有媒人上门提亲,或者央媒人物色合适的婚配对象。
薛宝钗此时在贾家,虽然到了及笄之年,却不可能有媒人来贾府给她做媒,这是个“尴尬”。
而此时贾母主动拿出二十两银子,要替她过这个“大”生日,就颇有意味了。
王熙凤询问贾琏的就是薛宝钗的生日怎么过。毕竟贾琏才是荣国府真正的管家,王熙凤也是辅助他男主外女主内,又是给自己表妹过生日,问一声才起礼。
贾琏当然知道王熙凤不过是随口问,心中早有定计,也就不在意说参考林黛玉的标准就妥了。显然黛玉在贾家的生日标准,应该要高于三春等几个姐妹。
问题是贾母出资伸头办生日,有两个难办的问题,需要请得贾琏同意才好,否则容易落人口实。
之一,贾母的身份尊贵,老太太替小辈孩子做生日,标准一定要更高一点,否则贾母不要面子么?
第二,贾母只给了二十两银子,根本不够操办生日,需要添补。
如果以林黛玉做标准,不过吃喝一顿准备礼物就完了。但贾母张罗薛宝钗的大生日,起码要有戏有酒,这就不够了。
贾家虽然有梨香院十二个小戏子,但那是贾元春的私人戏班,一般贾母都不太用她们正式唱戏,何况薛宝钗!
而且,既然是做生日,请的戏班也要热热闹闹。梨香院的戏子是昆曲,太高雅咿咿呀呀没什么趣味,也不符合气氛。
如此一来,二十两银子不够,必然要账房添补,需要征得贾琏的同意。贾琏当然知道王熙凤就是想要钱,就顺水人情说添补一些好了。他也不太在意这点事。
不过,对贾琏来说是小事,但对贾母和薛姨妈薛宝钗母女来说,这次过生日可是不简单。
还记得当初贾宝玉在薛姨妈那里喝醉了酒,因枫露茶让茜雪被撵、李嬷嬷被退休。那时我们就说过,贾母撵走茜雪和李嬷嬷,主要是敲山震虎,不满薛姨妈娇惯宠溺贾宝玉“酒后无德”,让她离贾宝玉远一点。
茜雪的“雪”通薛,她被撵走,代表贾母坚决反对金玉良姻,要撵走薛家,不让其赖在贾家之意。
此番贾母出资二十两银子给薛宝钗过生日很有言外之意,具体要注意几点。
一,二十两银子根本不够过生日费用,贾母诚意不够,让薛姨妈自己品味。王熙凤也说“这够酒的,够戏的”?挑明钱不够用。
二,二十两银子是上次打发刘姥姥走的数目。贾府打发上门打秋风的标准应该就是二十两,贾母撵人的意思不要太明显。
三,元春省亲当晚表现出喜欢薛宝钗不喜欢林黛玉的意思,怕你贾母警惕。
如果说元春修改“蓼汀花溆”为“花溆”,去掉“红香绿玉”中的“香玉”“绿玉”,改为“怡红快绿”,算是作者暗示贾元春不喜欢林黛玉,还通过薛宝钗说出“她因不喜欢绿玉”伏笔。那么,元春喜欢拒绝表演《牡丹亭》,坚持出演《钗钏记》的龄官,她的立场就太明显了!
贾母人老成精,对于贵族豪门的“言外之意”哪有不精通!贾元春借《钗钏记》支持金玉良姻和薛宝钗,她一看就知道是王夫人母女联合一气了。
既然“王家”女人们已经结成一党,有元春撑腰,她也不要客气了。这才有出资二十两给薛宝钗过生日借题发挥,撵逐薛家之意。
不管如何,薛宝钗的生日宴会还是如期举行。王熙凤当天请了昆弋两腔的一个小戏班也非常有意思。
昆是昆腔,与梨香院十二个小戏子一样,曲调高雅,阳春白雪,可以看作出身书香门第的林黛玉。
弋是弋阳腔,主要是市井民间的戏曲,以武打、小丑等热闹戏为主,下里巴人,可以看作商贾出身的薛宝钗。
两种小戏打擂台,作者铺垫宝黛姻缘和金玉良姻之争的意图很明显!
宴会期间有一个情节很有意思。贾母让林黛玉点戏,黛玉因让薛姨妈王夫人等。贾母道:“今日原是我特带着你们取笑,咱们只管咱们的,别理他们。我巴巴的唱戏摆酒,为他们不成?他们在这里白听白吃,已经便宜了,还让他们点呢!”说着,大家都笑了。
贾母用了“取笑”二字,还说别理她们,就不是善言。
何为取笑?后文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被捉弄叫“取笑”。薛宝钗为了讨好贾母点《西游记》叫“取笑”,薛家人每天在贾家早请示晚问候的巴结,贾母冷眼旁观,表明不欢迎她们,薛家还不走也是“取笑”!
“别理她们”更是情绪话。虽然贾母巧妙地融入到日常说笑中,但结合贾母出资过生日的撵人本意,就很让人尴尬。
薛姨妈和王夫人不是傻子,不可能不明白!贾母不带她们玩,还让她们看着,不就是让她们自己体会?
薛姨妈和王夫人成年人沉得住气。她们“大萝卜脸不红不白”,当然也没法言说。
薛宝钗到底年轻吃不住劲。她明白贾母“撵人”之意,又做不到薛姨妈那样沉稳,干脆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含沙射影回击贾母,意思是她看懂了撵人意图。
(第二十二回)宝钗笑道:“要说这一出热闹,你还算不知戏呢。你过来,我告诉你,这一出戏热闹不热闹。”“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的了,只那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得极妙,你何曾知道。”宝玉见说的这般好,便凑近来央告:“好姐姐,念与我听听。”宝钗便念道:“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曹雪芹借用《鲁智深醉闹五台山》这段戏有两层含义。
之一层,薛宝钗借鲁智深被五台山僧众嫌弃“无礼”,立意撵他走。他因看出主人不善,醉酒表达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离开之意。
薛宝钗自诩鲁智深,借戏回击贾母:不用你撵,我们会走。可惜薛宝钗到底年轻气盛。她想走也得看薛姨妈走不走!她们没达成金玉良姻,终究是走不成。
第二层,鲁智深“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也是伏笔日后黛死钗嫁,贾家抄家,贾宝玉最终离家出家。
王熙凤前头调侃贾母出钱少:“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了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那些梯己只留于他,我们如今虽不配使,也别苦了我们。这个够酒的?够戏的?”
五台山成了出家的一种象征,佛门是空,本就预示梦一场。
综上,贾母撵逐薛家人,从撵茜雪开始。到洞悉贾元春立场后,“毫无诚意”给薛宝钗过生日,一系列的种种,都是她对金玉良姻的反对。可恨薛姨妈注定不走。贾母也是枉费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