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中贾母说宝玉命里不该早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09-23)170

贾宝玉的婚事是《红楼梦》里的一条主要情节线索,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黛玉最初来贾府的时候,还是一个6岁的孩子,到了红楼梦第45回,黛玉已经15岁了。15岁对那个时候的女孩来说,是一个特别的一年,因为女孩到了15岁,就到了及笄之年,也就是到了婚嫁的年龄。奇怪的是贾母却迟迟不提黛玉的婚事。

黛玉已到婚嫁的年龄,贾母为何不提她的婚事?原来是宝钗惹下的祸。

一、贾母说宝玉命里不该早娶,拒绝了宝钗,也断送了黛玉的幸福。

贾母道:“上回有个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如今也讯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得上,就来告诉我。就是那家子穷,也不过帮他几两银子就完了。只是模样儿性格儿难得好的。”

这是清虚观打醮时,贾母对张道士说的一句谎话,看似拒绝了宝钗,却断送了黛玉的幸福。之前曾专门写文字分析过张道士为宝玉保媒的对象是宝钗,正因为是薛家的金玉良缘,贾母不好直接拒绝,所以就随口编了一句谎话,说宝玉命里不该早娶,婉拒了薛家的金玉良缘,婉拒了宝钗。

贾母自己似乎也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的不妥,后来才觉得这句话拒绝了薛家,也等于断送了黛玉的幸福。黛玉已经15岁,宝玉16岁,按照王熙凤之前的茶叶玩笑,贾母应该早已存了把黛玉嫁给宝玉的心思,既然有意促成宝黛的婚事,贾母在黛玉到了婚嫁的年龄后,就应该给提黛玉的婚事,而不是迟迟不提。

红楼梦中贾母说宝玉命里不该早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其实,贾母之所以迟迟不提黛玉的婚事,正是因为宝钗。宝钗进贾府的原因是待选,后来待选的事不成了,薛家就把目光放在了宝玉身上。于是宝钗的金项圈上镶上了与宝玉那块通灵宝玉上对应的八个字,也被称为金玉良缘。

贾母虽然喜欢宝钗沉稳端庄,却更疼自己的外孙女黛玉,与宝钗相比,黛玉的幸福更重要。贾母早已知道了金玉良缘的事,一直在装糊涂,尤其是王夫人不来参加清虚观打醮后,贾母更是怀疑张道士提亲的用意,于是为了拒绝薛家,也为了堵住外人的口,贾母就随口说了那句“宝玉命里不该早娶”。

贾母说这句话的时候,宝钗已经到了婚嫁的年龄,而黛玉还未到。贾母以此为理由拒绝了张道士的提亲,也委婉地拒绝了薛家,拒绝了宝钗的金玉良缘。

但薛家没有走的意思,到红楼梦第45回的时候,黛玉已经15岁,也到了婚嫁的年龄,可贾母因为自己那句随口而来的谎话,也不好再改口,提起黛玉的婚事。后四十回中,贾母病逝,黛玉的婚事真的像紫鹃所说的那样,被耽误了,黛玉泪尽而亡,这件事等于断送了黛玉的幸福。

如果没有宝钗,没有那个所谓的金玉良缘,相信以贾母对黛玉的疼爱,她不会在黛玉15岁的时候,还迟迟不提黛玉的婚事。

二、除了宝钗的原因外,贾母迟迟不提黛玉的婚事还有一个原因。

红楼梦中贾母说宝玉命里不该早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兴儿笑道:“若论模样儿行为,倒是一对儿好人。只是他已经有了人了,只是没有露形儿,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所以还没办呢。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从兴儿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知道,在贾府宝黛的婚事不是秘密,连基层的员工都知道这件事。贾母不提黛玉的婚事,除了宝钗的原因外,还有黛玉的多病。

相信以贾母对黛玉的疼爱,她也不希望宝黛过早的结婚,一是贾珠的早逝对贾母打击很大,贾母心里有阴影。二是黛玉的病,也是贾母的心病。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贾母最疼爱的女儿,贾敏死后,贾母把这份疼爱给了黛玉。

贾母不仅仅是在等宝黛长大,也在等黛玉调养身体。在她心里宝黛都是她的心头肉,这也是她明知黛玉体弱多病,还执意要让宝黛结婚的原因。

由此可见,宝钗的出现,尤其是那把金锁带来的金玉良缘的出现,不仅打乱了贾母的计划,也让贾母因一句随口的谎言,而断送了黛玉的幸福。也可以说贾母之所以迟迟不提黛玉的婚事,是因为宝钗惹下的祸,如果没有宝钗,相信贾母等黛玉到了婚嫁的年龄,会提他们的婚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209/464094.html

“红楼梦中贾母说宝玉命里不该早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的相关文章

赵宗儒:唐朝宰相、诗人,历仕七朝,以司空致仕

赵宗儒:唐朝宰相、诗人,历仕七朝,以司空致仕

赵宗儒(746年-832年10月18日),字秉文,邓州穰县(今河南邓州市)人。唐朝中期宰相、诗人,秘书少监赵骅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宗儒出身南阳赵氏 ,唐代宗时登进士第,并中“书判”科高等。历官陆浑主簿、翰林学士、司勋员外郎等职。他主持考功时处置公允,不避权势。...

南宋宰相张商英简介:《两宋名贤小集》辑有《友松阁遗稿》

南宋宰相张商英简介:《两宋名贤小集》辑有《友松阁遗稿》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商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商英,生于公元1043年,卒于公元1121年,北宋蜀州(四川崇庆)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从小...

明朝状元顾鼎臣简介:著有《未斋集》、《文康公全集》

明朝状元顾鼎臣简介:著有《未斋集》、《文康公全集》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裴休简介:唐朝中晚期名相,《全唐文》录有其文九篇

裴休简介:唐朝中晚期名相,《全唐文》录有其文九篇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休(791年—86...

韩休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收录其诗三首

韩休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收录其诗三首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休(673年-74...

《送友人》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译文及注释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挥挥手从此分离,...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译文及注释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注释洛城:今河南洛阳。玉笛:笛子的美称。③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译文及注释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