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薛蟠的性格如何?他为何打死冯渊?
薛蟠是《红楼梦》中的人物,薛宝钗之兄,外号“呆霸王”。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薛蟠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典型的形象,他于第4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出场,一登场就为了争夺英莲,纵容豪奴活活打死了冯渊,由此给读者留下了“暴虐好斗”之印象,可随着往后的情节,我们发现薛蟠形象出现了“分层”,他突然变得憨厚可爱起来,尤其是对母亲薛姨妈、妹妹薛宝钗,都是出奇的好。
比如第35回,彼时由于前文贾宝玉被贾政笞挞,宝钗怀疑是哥哥薛蟠告密所致,兄妹两人之间闹出了矛盾,可次日一早,薛蟠就追着妹妹,左一个鞠躬,右一句好话,直到将妹妹逗笑为止,且看原文:
薛蟠在外听见,连忙跑了过来,对着宝钗左一个揖右一个揖,只说:“好妹妹,恕我这次罢。原是我昨儿吃了酒,回来的晚了,路上撞着客了,来家未醒,不知胡说了什么,连自己也不知道,怨不得你生气。”宝钗原是掩面而哭,听如此说,由不得也笑了。——第35回
不仅对家人,对结拜兄弟柳湘莲同样也是如此,第67回,彼时尤三姐剑刎而死,柳湘莲万念俱灰之下选择剃发当了道士,别人都将此事当作茶余饭后的一场谈资,唯有薛蟠带着小厮们各处寻找柳湘莲,寻觅未果,眼睛哭的通红回家来。。。。。。
由此这般,薛蟠开局的“性格暴虐”形象貌似站不住脚了,这是否是曹公的笔法出现了细微错误?笔者私认为,如果对“薛蟠打死冯渊”这件事进行细致探究,就会发现,薛蟠并不是大家通俗意义上理解的“坏人”形象,打死冯渊,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薛蟠的本意。
我们回到第4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看看当时案发的具体过程。这个案子的案情其实很简单:拐子先收了冯渊的银子,要将甄英莲卖给冯渊,结果拐子贪心,又偷偷收了薛家的银子,将甄英莲卖给了薛蟠,最后导致冯、薛二人为了争夺甄英莲而大打出手,最后薛蟠的手下将冯渊活活打死。
这就是读者普遍对这个案子的理解,仿佛冯渊是个倒霉的冤家,偏偏遇上了薛蟠这个“呆霸王”,薛蟠为人暴虐凶狠,为了个丫头,就让下人公然行凶将人打死,可这么理解,未免有失客观公正。
细品这个案子,其实冯渊、薛蟠都是受害者,祸患的根源来自于拐子的贪心,想用一个甄英莲卖两份钱,按照正常逻辑,冯渊、薛蟠碰头之后,应该商量着如何对付拐子,更好的做法是直接压着拐子去官府,看官府如何评判。
可冯渊、薛蟠两人都没有想过这个正常的解决渠道,他们两家抓住尚未逃走的拐子就是一顿打,其后双方没有想着送官府,而想的是从对方手中将英莲抢过来。薛蟠出身豪门贵族,一身纨绔习性,自然不肯让人;冯渊却也倔强脾气,却要与这个“呆霸王”正面争个高低,书中对冯渊亦有介绍:
门子笑道:“这个被打死的,乃是一个小乡绅之子,名唤冯渊,父母俱亡,又无兄弟,守着些薄产度日,年纪十八九岁,酷爱男风,不甚好女色。。。。。。”——第4回
冯渊一向不喜女孩,只爱男风,男风为何?即男色。说得直白些,冯渊是有“龙阳之好”的,以小窥大,可见冯渊内里刚强,不擅灵辨之品性,遇事只懂得你争我夺,不知其中的变通,也正是因为他这种性格特征,导致他没有即便面对金陵四大家族的薛家,也决不让步,最后造成了冯、薛两方的冲突——冯渊但凡变通一点点,都不至于丧命。
同时,我们站在薛蟠的角度,他真的想打死冯渊吗?不,他跟冯渊一样,只是想抢回英莲而已,但因为双方都太“轴”,死活协调不了,争执得没了耐性,这才大打出手,薛蟠想的应该将冯渊打怕,让他不敢再来抢夺,所以冯渊之死是有一个时间差的;
门子道:“那薛公子岂肯让人的,便喝令下人动手,将冯公子打个稀烂,抬回去,三日竟死了。这薛公子原早择下日子要上京去的,既打了冯公子、夺了丫头,他便如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并未为此而逃。”——第4回
如果薛蟠真的性格暴虐,要打死冯渊,恐怕当场冯渊命就没了,这种冲动性犯罪往往不见对方断气不算完。可实际情况是,冯渊并没有当场死去,而是抬回家三天后才悄然逝去,可见薛蟠仅仅是为了从冯渊手里夺人,打死冯渊并不是他的本意,甚至薛蟠临出发去京都前,都可能不知道冯渊居然死了。
所以,冯渊之死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误杀,而不是薛蟠故意要夺他性命,这两者虽然结果一样,但对于当事人人品的判断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薛蟠只是个呆霸王,而不是视人命如同草芥的恶魔。
薛蟠并非完全不讲理,他和冯渊都付了钱,都要娶英莲为妾,可双方都比较横,彼此都不肯让步,故而延伸出殴打之事,此类事在今天亦发生不少——事实上,若是冯渊愿意退步,薛家或许可以给他银子补偿亦有可能,但冯渊不愿意,一定要跟薛蟠较个高低,薛蟠又仗着自己的家世,岂肯这样低头,以后传出去自己的面子往哪里搁?
比如其后第47回的“呆霸王调情遭苦打”,薛蟠因为相中柳湘莲,频繁骚扰,柳湘莲一气之下将薛蟠骗去郊外,一顿殴打,薛蟠一身疼痛回家后,虽然心中愤恨,但终究没有敢报复柳湘莲,何也?自己主动惹得一身,传出去大家笑话的是自己。
故此,冯渊之死对我们今人亦有启示意义——遇事,切不可认死理,莫要为了一时的刚强,折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