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清虚观打蘸时,张道士为何会说亲?
《红楼梦》第29回,清虚观打醮,场面大得意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袭人对宝玉曾有过一番劝谏,这番劝谏里,有一条是以后再不能毁僧谤道,而实际上,红楼梦里的僧道,在曹雪芹笔下,大多都不务正业,比如清虚观的张道士,竟然做起了媒人。
张道士是荣国公的替身,而荣国公是贾母丈夫,所以张道士与贾母关系很熟,自然是说得上话的。而且,张道士还是先皇御口亲封的“大幻仙人”,贾府自然也不敢轻慢。
贾母清虚观打醮一回,张道士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很自然地跟贾母提起了宝玉的婚事。说自己看中了一个女孩,要说给宝玉,他首先把女方情况作了一个简要说明。
“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 *** ,今年十五岁了,生的倒也好个模样。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 *** 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得过。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请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去说。”
张道士作为清虚观的道人,又有御封的身份,究竟什么人,能说动他在贾母跟前提亲呢?显然来头不小。如果是普通家庭,自然也请不动张道士。
有人怀疑张道士是帮湘云提亲,这不大可能,首先年龄就不对,按照张道士所说的 *** 年龄,黛玉、湘云等人都会被排除,因为她们比宝玉还小,而此时的宝玉也才不过十三岁。
也就是说,这 *** 比宝玉大了两岁左右。相信不少人看完张道士的陈述,都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宝钗。
首先年龄对得上,早在贾母给宝钗过生日时,她就已经十五岁了。其实无论是模样还是根基家当,又或者是人品,宝钗都是在线的。张道士虽然没有说是谁家的 *** ,但这些条件都符合的,贾府中却似乎只有宝钗一人。
那么,有没有可能,张道士是被薛姨妈买通了,专门在贾母去清虚观打醮时,为宝钗提亲呢?看上去极有可能,其实是不大可能的,起码薛姨妈不会这么做。
你想啊,如果是薛姨妈买通了张道士,这桩姻缘不成则罢。如果成了,贾母怎么看薛家,怎么看薛姨妈?薛姨妈如果真要替宝钗说亲,找个媒婆不是更合适吗?为什么会去找一个道士呢?
而且,以薛姨妈的身份,她与张道士想必也并不熟,因此不大可能在背后有这种交易。但这也并不能排除张道士与宝钗说亲的可能,只是这背后真正的主导者,一定不会是薛姨妈。
大家一定还记得,贾母清虚观打醮,贾府几乎是全家出动,从主子到丫鬟,有头有脸的基本都参加了,这样热闹的喜事,谁不想亲眼看看呢。可有一个人没去,这个人就是王夫人。
王夫人和薛姨妈是亲姊妹,两人一个有儿子一个有女儿,且年纪相当,又有金玉之说,都是四大家族之人,因此,姐妹俩闲话家常时,一定不会绕过儿女姻缘这个话题,甚至会多次提及。
那么,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姐妹俩应该没少提到宝钗是否能嫁给宝玉,进贾府做宝二奶奶的这种可能。这件事,无论对王夫人还是薛姨妈,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但眼前也存在一个极大的“障碍”,这个“障碍”便是林黛玉,而且很明显地,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是属意二玉成婚的,这一点贾府上下之人也都心知肚明,就差到了年龄一句话挑明了。
黛玉自幼体弱多病,贾府也人人尽知。对贾母来说,这也是二玉能否成婚的更大挑战,所以她心里是要等到黛玉病养好了再说,但王夫人可不这么想,放着好好的宝钗不娶,为什么要娶一个病秧子呢?
但王夫人作为一个儿媳,如何与自己的婆婆抗衡呢?受礼法约束,她也不能与自己婆婆对着干,难道就由着贾母主持宝玉婚事了吗?不行,她得想办法。对了,自己女儿不是贵妃吗?可以将此意转达女儿,让女儿以皇家身份指婚啊。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情节,在贾母清虚观打醮之前,元春对黛玉和宝钗端午节礼的赏赐已经有了明显的分别,但这只是暗示,没有摆在明面上说。而等贾母到了清虚观,由张道士来说亲,将此事挑明,这样双管齐下,更为保险。
这些事,除了王夫人通过女儿元春来运作,其他人似乎还没那么大能耐,也不敢冒着违逆贾母本意的风险,去与宝玉提亲。
张道士一则是荣国公替身,相当于是宝玉的爷爷,爷爷操心孙子姻缘,这说得过去。而他的另一重身份,又是当今御封的“终了真人”,由他来提亲,这面子谁都不好明着驳回吧?
当然,这些事,作为当事人的宝黛钗三人,显然都是不知情的,一切都是长辈们在背后的谋划和暗战。不过张道士大概也没想到,睿智如贾母,一眼便看穿张道士,于是以宝玉命里不该早娶为由,婉言拒绝了他的提亲,但也没有灰了他的面子,而是让他代为留意,有合适的就报来,算得上是四两拨千斤了。
贾母为什么问都不问女孩情况就拒绝?只有一种可能,她知道张道士为谁提亲,更知道女孩是谁。毕竟,元春的端午节礼在那明摆着呢。不得不说,还是史老太君棋高一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