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察举制选拔的重点是什么?察举制弊端在哪里?

历史文化2年前 (2022-10-11)380

察举制内涵是什么

汉代察举制度,严格地说是从文帝开始,他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以对策为形式的考试和等第。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特别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察举制选拔的重点是什么?察举制弊端在哪里?

德行为先

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 *** 量才录用,这样既保证了选才标准能贯彻实行,选出真正的人才,还能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随着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发展成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实行了1300年之久,成为中国重要的选官制度。

汉代察举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断增加的,增加科目尤其以特科为多,是根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这些科目,划一由皇帝确定。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即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

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汉文帝在位期间,要求举贤良方正,汉武帝时期要求举孝廉,这都是察举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如果按照四科标准分类,以德为主的有孝廉、孝廉方正、至孝、敦厚等科;以文法为主的有明法科;以才能为主的有尤异、治剧、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有道等科。但所有的科目,都以德行为先,在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

察举制选拔的重点

汉代实行以孝治天下,极力提倡孝道观念,这一点从其推行的政令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其中最为重要的官员选拔就是秉承了这一特点。

察举制选拔的重点是什么?察举制弊端在哪里?

以孝治天下

察举制中以察举孝廉为主,在众多科目中占据主流,这也是士人踏入仕途的必经之路。当时的汉代统治者认为,孝与廉是相互并行的两种传统道德品行,孝是廉的根本,只有在家中孝敬父母,与父子兄弟互相关爱,入朝为官后才能体恤百姓,尽忠君主,因此孝是廉吏的基本前提。

两汉时期,朝廷对举荐孝悌力田是十分重视的,《汉书》中记载,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意思就是 *** 让地方奖赏子孙孝敬父母、弟弟又顺从兄长同时躬耕于农田的农民,免除其劳役。少帝元年,特设置孝悌力田二千石者一人,这种官爵位份颇高,其职责就是劝历天下,敦行务本。

西汉 *** 极力宣扬孝的精神,并通过察举的形式使社会中行孝之人得到实惠,通过行孝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就使得民间孝的观念得到了很好的普及,使民间父子兄弟互相关爱,保障了社会的稳定。

察举制是在汉代集权制的国家中产生,是服务于君主专制的政治产物,但同时为汉王朝选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有效充实和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封建统治机构,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察举制的弊端

两汉时期,举贤思想很好地付诸实践,形成了系统化的察举选官制度。在汉武帝的大力提倡下,察举制逐步确立和发展,成为汉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当时更是出现了群士慕向,异人并出的文化思想盛世局面。

察举制选拔的重点是什么?察举制弊端在哪里?

汉代绘画

但凡事都有利弊,察举制虽然在当时的官制发展的进程中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进步意义,但也被封建社会的弊病所限制,因而其本身包含了利弊两方面。

一、在察举制下,虽然察举制科目众多,但天下之大,贤人众多,朝廷的耳目有限,仍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贤才被埋没在乡村野氓中,终其一生都未得重用,造成了人才的流逝与浪费。更为严重的是,众多贤能不及之人,通过投机倒把的途经,贿赂或者攀附关系使自己成为被察举的对象,而这一类人,因私情走上仕途,必定对其察举者抱有伯乐之恩,并为之效命,如此地方势力便会形成宗派行为,成为虎踞一盘的地方集团。

二、察举制最为重要的标准是以贤德作为更高标准的,但这并非是具体化的表现,不易作出明确的判断。人的道德品质须通过对其言行的长期考察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评价,而且所观察到的言行也有可能是表面功夫,实则暗藏祸心,抑或是在今后走上仕途的道路中意志不够坚定,沽名钓誉,同流合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三、察举制的广泛推行,在地方出现了评议之风,市井之人对他人妄加评论,清议之士好品评藏否人物,不重实际,空发议论。这类清议现象到了魏晋时期尤为严重,清议名士中有许多都是刻情修客,依倚道艺,以就声价者,清议成了这些伪君子攫取名利、捞取政治好处的资本。

四、察举制在其后期,弊端愈演愈烈。任人唯亲、唯财、唯势,权门势家把持察举的结果,令流弊百出,察举制度的根本缺陷暴露无遗。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作者是阎步克,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他主要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

察举制选拔的重点是什么?察举制弊端在哪里?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封面图

阎步克从察举制八百年来的历史变迁历程为角度,深刻剖析了自两汉以来直至隋唐时期演变为科举制的选官制度的封建政体。《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的研究对象为成立于汉,并最终在隋唐演变为科举制的察举选官制度的七八百年变迁历程,书中把官僚制理性行政、帝国政体下的特权分配与权利斗争,以及作为帝国官僚来源的知识群体的动态,作为制约察举制变迁的三个主要动因。由此出发,对大量相关史料进行了考订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察举制中的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及以名取人、以族取人因素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及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到阐述。

该书对察举制的产生、发展和向科举制的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阎先生在书中旁征博引,其阅读量之大,考证之细致, *** 之精妙,着实是一部历史巨作。这本书和其另一部著作《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一样,都用了功能结构主义的分析 *** 来看待古代中国的官僚制,大概就是用了西方的 *** 论来解读中国的史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10/467207.html

“察举制选拔的重点是什么?察举制弊端在哪里?” 的相关文章

刘备作为关羽和张飞的大哥 刘备武功到底有多厉害

刘备作为关羽和张飞的大哥 刘备武功到底有多厉害

对刘备武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张飞为何拜刘备为大哥?刘备的武功有多高?你说《三国演义》,他说《三国志》;你说《三国志》,他又说《三国志》不是正史。只要想杠,就总能找到棺材,和珅富可敌国,吹哭丧调抬棺材的杠房也没少开,因为那是当时比较赚钱的买卖。为了避免读者诸君...

古代开国皇帝那么多 朱元璋和刘邦为何要杀功臣

古代开国皇帝那么多 朱元璋和刘邦为何要杀功臣

还不知道:朱元璋和刘邦杀功臣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刘邦和朱元璋爱杀功臣?看看他们的出身就知道了。在中华文明历史上,封建王朝的数量是非常多的。但真正的大一统王朝,也就是秦、汉、隋、唐、元、明和清朝。就拿这几个对于王朝来说,大家有没有发现,只有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

古代太上皇作为前任皇帝 太上皇都有什么权利

古代太上皇作为前任皇帝 太上皇都有什么权利

还不知道:身为前任皇帝,古代的太上皇都有哪些权利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皇帝在古代的封建社会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大部分的皇帝都是自己死后才轮到自己的皇子继位,但是仍然有不少皇帝在晚年的时候就选择退位,让皇子登基称帝,而自己去当太上皇。那么太上皇身为前任皇帝,...

在古代乳母都是什么样的人?有何好处

在古代乳母都是什么样的人?有何好处

所谓乳母就是雇佣其他的妇女来哺乳婴儿,并且还会要照料婴儿等等。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乳母又叫奶妈,是古代达官显贵乃至天子在生了孩子后,雇佣奶水多的女人位自己的孩子哺乳。因为古代没有奶粉,如果是穷苦人家孩子母亲没有奶水,只能用小米粥最表层的最薄的液体液体代替,而显贵就...

历史上真实的丁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丁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下场如何

提起来三国时期的诸侯,最出名的莫过于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其实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很多势力集团。汉末以来就面临着朝局动荡战乱纷争的局面,尤其是在经历黄巾之乱和董卓乱政之后,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割据一方的势力集团,凡是有些名望和实力的诸侯都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丁原,字建阳,泰山郡南城县人。东汉末年官员,官...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谓的汉贼是不是真的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谓的汉贼是不是真的

对曹操和汉献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正史中的曹操是什么?曹操真的是汉贼吗?后来尽管诸侯联军已经攻破了洛阳,本来可以乘胜追击的情况下,诸侯联军却因为分赃问题大打出手,白白错失了打败董卓的机会。曹操兵少将寡,独自追击董卓时被打败差点死在战场上,幸好军士把马匹让给他才得以...

古代皇帝临死前点名让妃子殉葬 如果妃子选中不想死怎么办

古代皇帝临死前点名让妃子殉葬 如果妃子选中不想死怎么办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皇帝和妃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皇帝驾崩后,一般会选妃子陪葬,可选定的妃子不同意该怎么办?在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的几千年的历史中,殉葬是中华文化中一种非常残忍的陪葬文化,在明代时殉葬制度被短暂废除,清军入关以后建立的清代,又恢复了殉葬的制度。...

蔡文姬:东汉时期女性文学家,她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蔡文姬:东汉时期女性文学家,她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蔡文姬,原名蔡琰,字文姬,东汉时期女性文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蔡文姬是文学家蔡邕之女,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著有《悲愤诗》两首和《胡笳十八拍》。其初嫁于卫仲道,后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嫁给董祀。人物生平蔡文...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