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撰写《芙蓉女儿诔》是出于什么原因?他真的是怜惜晴雯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贾宝玉撰写《芙蓉女儿诔》是出于什么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怡红院里的大丫头晴雯死了,贾宝玉满心凄楚,他看见水池里的芙蓉,想起了小丫环说的,晴雯死后做了芙蓉之神,不觉又喜欢起来。
有时候,贾宝玉真的叫人不可思议,俗话说人死如灯灭,他怎么那么迷信,信小丫头的鬼话,信这些鬼神之类的呢?
看看他一贯的作风就是如此了,在他的心目中,万物皆有灵,看见燕子他和燕子说话,看见鱼儿他和鱼儿说话,有时候就这样自言自语、神神道道的样子。
玉钏儿喂他喝汤,不小心打翻了碗,烫了宝玉的手,他反过来还一直问玉钏儿烫哪儿了?嬷嬷们都笑他呆傻。
心情不好时,这位公子哥儿又忽然变了一个人,把袭人踢得吐血……贾宝玉就是这样一个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贵族少爷,他的情绪就这么捉摸不定、忽悲忽喜。
不能以普通人的立场和理念来界定贾宝玉是个什么样子的人。但对于晴雯之死,贾宝玉是真的具有惋惜之心,这一点毋庸置疑。
贾宝玉想着晴雯死后他也没到灵前祭奠,便撰写了一篇长长的祭文,名叫《芙蓉女儿诔》。
《芙蓉女儿诔》采用楚辞体,引经据典,信笔譬寓,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情绪饱满,情感喷发,其艺术之成就,其思想之深刻,其语言之华丽,其手法之多彩,基本上秒杀之前所有的诗词联赋。
诔文的开头,便用笔奇骏,寓意深长:
太平不易之元,容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
贾宝玉在灵前摆了晴雯平时最喜欢的四件东西。
“浊玉”二字最是奇特,脂砚斋批曰: 自谦得更奇,盖常以浊字许天下之男子,竟自谓。所谓以责人之心,责己矣。
贾宝玉之前经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他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通过这个“浊”字,通过脂砚斋的批语,可以看出对于晴雯的惨死,贾宝玉有很深的自责和歉意在里面。
贾宝玉对于晴雯的褒奖和欣赏,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有下面的几句为证: 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大致意思就是,晴雯比冰清比玉洁,金玉不如她的光辉,星日、花月和她比也黯然失色,这样夸张到极致,她还是一个女孩儿吗?她简直就是女神啊!
二。读者对于《芙蓉女儿诔》的争议
贾宝玉平素虽然不喜欢读书,但他很有诗才的,一向严厉的贾政都曾经夸奖过贾宝玉,说他的作赋联诗的才华超过了弟弟贾环和学霸侄子贾兰。
他的《芙蓉女儿诔》堪称书中的精华,技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很多读者觉得,晴雯已经死了,如果贾宝玉很难过很悲伤,他还有心情写什么长篇大论吗?所谓的《芙蓉女儿诔》只是纨绔子弟贾宝玉的一个行为艺术罢了!
我个人以为,此种说法有点偏颇,人的行为都是受思想意识所支配,贾宝玉的情感认知一旦到达一个临界点,必然会井喷式爆发。
他和晴雯朝夕相处五六年,对于晴雯的优点和缺点都了如指掌,喜怒哀乐了然于胸,他和晴雯即便没有爱情,也是产生了亲情的,他基本上把晴雯当作姐妹来看待了,这在当时阶级地位悬殊的社会背景下,实属难能可贵了。
在当时的封建礼教下,他如何救得了晴雯?晴雯只是一个丫头,王夫人想弄死她,简直就像碾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暂且不说晴雯,就说一下贾琏,他可是贾赦的亲生儿子吧?还不是因为几把扇子的事情遭贾赦毒打,趴在床上养了好几日的伤。
等级森严的社会,的确就是如此,三纲五常不是说说就算的,若是一旦执行起来是绝对不会含糊的……
贾宝玉那么一个痴情种子,呵护世间一切小动物小生命,何况朝夕相处的晴雯?他能不心痛吗?他能不痛恨万恶的害死晴雯的当权者吗?
书中曾经有一个细节说贾宝玉看见贾兰正在追杀射猎一个小鹿,贾宝玉就说贾兰,好好的一个小动物,也没招谁惹谁的,干嘛非要杀死它?
贾宝玉就是这样一个对万物都怀有敬畏之心的公子哥,只是,有些事他也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罢了。
如果说贾宝玉祭奠晴雯是行为艺术,那么黛玉葬花,史湘云醉卧花层,等等,也是行为艺术吗?
笔者以为,情之所至,情感爆发,因为有情,因为有痛,因为有惜,所以才有了贾宝玉的《芙蓉女儿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