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中贾氏学堂是什么样的?有两个最重要的标签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10-23)240

还不知道红楼梦中贾氏学堂是什么样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红楼梦》第九回,写贾宝玉因在宁府见了秦钟,二人一见如故,约定一起在贾氏家学相伴读书,继而详细描写了贾家宗族学堂里发生的矛盾和故事。

红楼梦中贾氏学堂是什么样的?有两个最重要的标签

贾府是个大家族,已经传承到了第三代,贾府是以武功起家的,到了和平年代,要想家族长盛不衰,自然要重视子弟的教育,以求子弟将来能从科甲出仕,从而家族昌盛永续。贾府也不例外,公侯之家,办个学堂自然不在话下。

看一个家族有没有希望,要观察这个家族的领导人是不是重视教育,采取了哪些措施,包括施行的效果如何,就可以判断出这个家族的教育之风和后辈潜力了。那么贾府到底如何呢?这就是曹雪芹第九回重点要交代的。

总的来说,贾族学堂有两个最重要的标签:一个是贾氏学堂无能的掌门人,另一个就是学堂里乌烟瘴气的学风。

掌管学堂的就是贾族第二代的贾代儒,他是个儒生,因为没资格承继家族爵位,读书也没有读出什么名堂,一生不过一介儒生而已,连个秀才也没有中,他总得要过活呀,于是,家族安排他掌管家族学堂,教授家族子弟读书,这就是他的工作,凭着家族每年按标准给学堂的拨款,贾代儒一家也算是衣食周全。

贾代儒是个极其平庸的人,学堂里歪风邪气盛行他看不到,他对孙子贾瑞管教甚严,可是贾瑞在他的教育下,成长成为一个好色、欺软怕硬又贪小便宜的人,学业更是一塌糊涂。可见迂腐无能。

这就是贾氏学堂掌门的水平。堂堂国公府家学,连一个像样的教书先生都没有,足以判断贾家对于教育的认知水平。

贾氏学堂的学风,可以用乌烟瘴气来形容。曹雪芹用一回的篇幅,告诉读者贾氏学堂4大败坏学风:

红楼梦中贾氏学堂是什么样的?有两个最重要的标签

一、有钱有势就能横行霸道,无钱无势只能忍气吞声

在贾氏学堂里读书的可以分为两类人,一类就是贾族子弟,像贾宝玉、贾环、贾蔷、贾兰、贾菌等等。还有一类属于贾族的亲戚,比如薛蟠、金荣、香怜、玉爱、秦钟等人。

这些人在一起读书,经济状况差别非常大,族里子弟也有在生活上并不算宽裕的,像贾芹母子甚至能陷入困顿,而依附于贾氏学堂上学的人里,有特别有钱的,像薛蟠,也有穷的,像金荣,来这里读书不交学费,还能白吃白喝,金荣的母亲就说金荣在贾府上学,给家里省了不少的钱。

薛蟠横行霸道惯了,来到京城并不收敛,到贾氏学堂名义上是来上学,实际上就是来找乐子的。面对这样的呆霸王,贾代儒根本看不见,贾瑞一见有钱人就骨头软,于是,顺薛蟠者得好处,不顺着他也只好忍气吞声,因为你就算告老师,老师也不管。

二、学堂里攀比之风盛行

金荣是贾氏宗族贾璜媳妇的娘家侄儿,父亲早早地死了,孤儿寡母过着清贫的日子。璜大奶奶求了王熙凤,金荣才能得以到贾府里上这个管吃管喝的学,要说他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发奋读书,将来为自己挣得一个前程,也算不辜负了寡母和姑妈求人。

金荣的心思却不在读书上,他成天地羡慕贾府子弟奢华的生活,他家里穷,也想穿件好衣裳,他母亲因为他省了家里的伙食,将这节约下来的钱为他添置好衣裳。这还不算,因为金荣长得不错,他渐渐地成了薛蟠玩弄的对象,凭着这样的关系,一年下来,薛蟠也给他几十两银子。于是,金荣满脑子都是这些虚荣的念头,学堂里不好好用功读书,攀比之风盛行,这是贾氏学堂里的第二大问题。

红楼梦中贾氏学堂是什么样的?有两个最重要的标签

三、拉帮结伙,排除异己

学堂里各色人等混杂,条件差异巨大,渐渐地就分成了一帮一派。薛蟠仗着自己有钱,金荣和几个小孩子就成了他的小跟班。再有贾兰贾菌两个是真正用功读书的,他们不参与这等事,两个小朋友关系不错。

后来宝玉带了秦钟过来后,和香怜玉爱两个很快对上了眼,金荣就被冷落了。总之,学堂里不过十几个人,你和我好,我和他歹,昨天咱们还好着,今天就翻了脸。一帮男孩子把正经事放一边,只管干拉帮结伙的事,这要是能学好,算是奇怪了。

四、男风盛行,乌烟瘴气

歪风邪气一旦占了上风,这队伍也就没法带了,贾氏学堂里有一件最盛行之事,就是很多男孩子都有断袖之癖。小说交代出来的就是薛蟠和金荣、和香怜玉爱等人都不干净。

秦钟被宝玉带过来后,和香怜、玉爱他们四个人,每日里是八目勾留、设言托意,唉,小男孩们过于旺盛的精力算是用错了地方了。

薛蟠这时很少来了,金荣不光少了收入,也落了单,心里很不舒服。一日,秦钟找个机会给香怜挤眉弄眼递暗号,于是俩人假装去上厕所,就来到了后院说体己话。两人的小动作被金荣一点不漏看在眼里,悄悄地跟着他们来到后院,这段大约是这样的:

红楼梦中贾氏学堂是什么样的?有两个最重要的标签

秦钟问:“你家里的大人可管你交朋友不曾?”两人正说私密话,只听背后一声咳嗽,两个人吓了一大跳,回头看原来是金荣,香怜就急了,原文说他是性急而羞怒相激。金荣威胁他们让自己抽个头,说白了就是要贿赂,否则自己就给他们张扬出去。这下两个人羞红了脸,却还要嘴硬。金荣说了一句:“贴的好烧饼!你们都不买一个吃去?”

这就是“贴烧饼”在《红楼梦》里的出处了。其实读到这里大家也就懂了,无非是说秦钟香怜两个小男孩背着人干那苟且之事,被人撞破了,否则不能急成这样。而金荣自以为抓住了别人的把柄,想敲诈,可是秦钟有宝玉和贾蔷撑腰,最后连小厮都敢对他破口大骂,只好灰溜溜给秦钟跪下磕头赔罪了事。

贾府学堂,大白天上课时间都能发生“贴烧饼”的丑事,这样的学堂不上也罢,这样的家族不亡没有天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10/469371.html

“红楼梦中贾氏学堂是什么样的?有两个最重要的标签” 的相关文章

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内容就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诰简介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明初洪武十八年(公元一三八五年)十一月,发布《大诰》,也就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

朱棣妻子徐皇后编写《内训》,是为了倡导男尊女卑吗?

朱棣妻子徐皇后编写《内训》,是为了倡导男尊女卑吗?

朱棣妻子徐皇后是明朝开国功臣、中山武宁王徐达长女,身份尊贵,且幼年就喜爱读书,天资聪颖,很多人质疑她编写《内训》,是为了倡导男尊女卑,那么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徐氏12岁时就入宫侍奉马皇后,马皇后的贤惠能干和朱元璋的美满爱情也让徐氏濡目染。15岁时,徐氏嫁给了朱...

侯建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一位

侯建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一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侯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侯建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因人长得黑瘦轻捷,绰号“通臂猿”。祖籍洪都,裁缝出身,也爱舞...

樊瑞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一位

樊瑞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一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樊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樊瑞,小说《水浒传》中人物,善用法术,绰号“混世魔王”。原和“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在芒砀山占山为王...

邓飞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九位

邓飞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九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邓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邓飞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火眼狻猊,襄阳府人氏,原是饮马川二寨主。后因认识杨林,受到戴宗招纳,遂加入梁山。...

南宋宰相张商英简介:《两宋名贤小集》辑有《友松阁遗稿》

南宋宰相张商英简介:《两宋名贤小集》辑有《友松阁遗稿》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商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商英,生于公元1043年,卒于公元1121年,北宋蜀州(四川崇庆)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从小...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译文及注释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注释洛城:今河南洛阳。玉笛:笛子的美称。③暗...

《忆秦娥·箫声咽》

《忆秦娥·箫声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忆秦娥·;箫声咽》译文及注释《忆秦娥·;箫声咽》译文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