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大年初一的14个习俗 你们那有几个

历史文化2年前 (2022-10-26)270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年味没有以前那么浓了,不想过去那么期待过年了。春晚也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几年没看了,过年放烟花炮竹也有好些地方禁止了不过过年的习俗还是有的,那么本期的民族文化,为你解析。

大年初一的14个习俗

大年初一的14个习俗 你们那有几个

1、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放三枚叫连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禄寿禧;放五枚叫五福临门;放六枚叫六六大顺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人人见面互道一声新年好,这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

2、拜神

同时正月初一也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庙里烧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顺利平安。正月初一这天,广州街坊会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为抢春。海口人初一拜神祭祖也是很有讲究的,先摆好酒和茶,事先要准备好鸡、鸡血、鱿鱼、猪肉等食物,鸡血要摆放在鸡身上。给祖先像上三炷香后就可以开始祭祖了。祭祖完后,红红火火新的一年就开始了。

3、吃斋

吃过了年三十的大鱼大肉后,初一当天之一顿饭,全家人却要吃素食。斋与灾同音,而吃斋也意味着吃灾,将新的一年中的各种灾难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初一午饭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一锅罗汉斋,寓意这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天吃完,往后就可大鱼大肉,祈求来年顺利,所以有年初一吃斋,胜过吃一年斋的说法。

4、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古时饮屠苏酒, *** 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

5、吃年糕

大年初一吃年糕是中国人的传统,寓意着节节高。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6、吃饺子

除夕、大年初一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不过现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时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

7、吃汤圆

大年初一的早餐汤圆一定更具特殊意义,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大年初一这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因为在家乡话中,常常将闯祸称为闯了汤圆子。

8、吃面条

长面,也叫长寿面,大年初一的时候吃长寿面,寓意年年长久,预祝着寿长百年,不少老年人还保持着这样的风俗。

9、喝元宝茶

浙江绍兴人有大年初一上茶楼喝元宝茶的习俗。所谓元宝茶,一方面是这里用的茶叶比往常提高一个档次,并且在家里的茶缸中添加一颗金橘或青橄榄来指代元宝,象征新年元宝进门,发财致富。二是因为茶缸上贴有一只红纸剪出的元宝,大致意思也不外乎招财进宝。

10、喝鸡汤

大年初一喝鸡汤,象征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

11、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拜年。

大年初一的14个习俗 你们那有几个

12、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

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13、给压岁钱

过年给孩子一些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在中国,关于压岁钱的来由,民间曾有一些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如说古时候有一个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来祸害小孩。于是人们就点亮灯火通宵不睡,并把铜钱放在孩子枕边以避邪,这就是守祟、压祟,后来也称为守岁、压岁。

14、不杀生,不扫除

每逢过年,都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习惯要遵守,俗称年禁。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人们往往将它看作是新一年运程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

比如大年初一这天忌杀生,因为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210/469868.html

“大年初一的14个习俗 你们那有几个” 的相关文章

王播:唐朝时期宰相,历仕六帝,精于吏事,擅长书法

王播:唐朝时期宰相,历仕六帝,精于吏事,擅长书法

王播(759年-830年2月15日),字明扬,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朝宰相。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王播进士及第,又举贤良方正科,补授盩厔县尉。任内剖断狱讼,明察秋毫,迁监察御史。唐宪宗时,担任盐铁转运使,掌管国家财赋。因遭到...

陈琳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陈琳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灵帝末年,陈琳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

古代太后能够代理皇权 最后称帝的人少之又少

古代太后能够代理皇权 最后称帝的人少之又少

对古代太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太后为何宁愿代理皇权也鲜少登基称帝?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除了武则天改大唐国号为大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之外。虽然还有很多皇太后选择临朝听政,走向了政治中心的前台,但她们基本上都没有称帝自立,反而兢兢业业,辅佐年幼的小皇...

盘点:中国历史上3位最终下落成谜的皇帝

盘点:中国历史上3位最终下落成谜的皇帝

有数据统计,中国古代总计产生过400多位皇帝,其中绝大多数人的下落都有明确的记载,仅有3位皇帝的下落成谜,宛若“人间蒸发”一般。他们分别是:闽帝王延政,是闽太祖王审知第十三子,闽帝王延翰、闽太宗王延钧、闽康宗王延羲的弟弟,初任都教练使,后被任命为建州刺史。王延羲在位时骄淫暴虐、猜忌宗族,王延政上书劝...

貂蝉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貂蝉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提起三国美女,很多人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位列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乱世,战火纷飞,英雄辈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好不热闹!有“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的小霸王孙策,有“长坂坡喝退百万曹兵”的燕人张翼德,有“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关二爷,还有“虎痴”许褚,...

皇太极在位时期,在军事与文化方面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皇太极在位时期,在军事与文化方面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又译黄台吉、洪太主,清朝开国皇帝、四大贝勒之一,清初杰出军事家、政治家,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孝慈高皇后叶赫纳拉氏。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天命元年(1616年)被封为和硕贝勒,在四大贝勒中按年龄排行第四。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

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他的一生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他的一生到底是什么样的?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李世民,大唐第二位皇帝,19岁跟随父亲李渊自太原起兵,平定北方半壁江山,奠定大唐统一全国的基础。武德九年,29岁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太子李建成,同年李渊禅位,李世民登基为帝,改元贞观。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

古代皇帝一天是如何渡过的 乾隆皇帝每天三点就起床了

古代皇帝一天是如何渡过的 乾隆皇帝每天三点就起床了

还不了解:皇帝的一天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的一天是什么样的?皇帝一天是如何度过的?随着电气时代的来临,人类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也让人类开始了丰富的夜生活,摆脱了以往农耕时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常。这也导致了现代生活下,往往在七八点钟早起要比晚睡困难...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