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抄检大观园后,得知宝钗要离开探春为何不挽留?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11-01)290

因为王熙凤的关系,贾府发生抄检大观园事件时众人并没有对蘅芜苑进行搜查。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薛宝钗第二天一大清早便来到李纨处辞行,正当李纨苦口婆心的劝她留下时,探春、湘云也来了,得知宝钗要离开,探春不仅没有挽留,反而直接说道:

很好。不但姨妈好了还来,就便好了不来也使得。”

连尤氏听了,都忍不住说道,这就奇了,怎么撵起亲戚来了?

在《红楼梦》里,似乎我们一直觉得,探春与宝钗的关系,应该是不错的;当日宝玉生日时,探春说起贾府众人的生日,把黛玉的生日都忘了,却能说出了宝钗、薛姨妈的,光这一份心,就足以看出她对宝钗的重视了;并且,当王熙凤病时,她们还一起打理着荣国府。

那么,既然如此,在宝钗搬离大观园时,探春为何对宝钗如此无情呢?

对于这一点,在小白看来,其实,只要我们细心一点就会发现,探春对宝钗表现的这些,都是假象,她对宝钗的不满,已经很久了。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从探春兴利除弊开始。

王熙凤病后,王夫人全权将荣国府大小事,交给李纨、探春二人打理;随后,还请来了宝钗,让她负责夜里的巡视工作。

宝钗之才,探春早已深知,面对日渐衰败的贾府,探春是有心想要拯救的,不然,她也不会兴利除弊。

抄检大观园后,得知宝钗要离开探春为何不挽留?

因为贾府众人受邀参观了一回赖嬷嬷家里的花园,又从那里得知了赖嬷嬷家的园子一年不仅不需要花费请人打理的开销,还有两百多两的收益;所以,当探春接管荣国府后,特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欲将大观园也按赖嬷嬷家那样行事,划分区域,让几个老嬷嬷打理,这样一来,不仅节省了支付打理大观园的一切开支,还有额外的收入,两全其美。

这一想法,被探春提出,众人无不喜欢,随后,经过众人的商议,各处的人员已经安排好,只剩下一个问题,那便是收入上交的问题。

按探春所说,是绝不经过账房,因为一旦经过他们,层层剥削下来,估计也就所剩无几了,倒不如归到里面。而就在这时,宝钗接过话了,说道:

宝钗笑道:“依我说,里头也不用归帐:这个多了,那个少了,倒多了事。不如问他们谁领这一分的,他就揽一宗事去。……如今这园里几十个老妈妈们,若只给了这个,那剩的也必抱怨不公。我才说的,他们只供给这个几样,也未免太宽裕了。一年竟除这个之外,他每人不论有余无余,只叫他拿出若干吊钱来,大家凑齐,单散与这些园中的妈妈们。他们虽不料理这些,却日夜也自在园中照看。

宝钗的一席话,诚然是顾全大体,如此看来,她与探春,倒是一对绝佳的搭档,但问题是,接下来宝钗的话,估计让探春大吃一惊,也因此对她产生了不满:

宝钗笑道:“妈妈们也别推辞了,这原是分内应当的。你们只要日夜辛苦些,别躲懒纵放人吃酒赌钱就是了。不然,我也不该管这事。你们也知道:我姨娘亲口嘱托我三五回,说大奶奶如今又不得闲,别的姑娘又小,托我照看照看。我若不依,分明是叫姨娘操心。你们奶奶又多病多痛,家务也忙。我原是个闲人,便是街坊邻居,也要个帮忙的,何况是姨娘托我?免不得去小就大,讲不起众人嫌我。

兴利一事,原是探春所想,但如今经宝钗一说,其功劳却全在她的身上了,探春看在眼里,又怎能舒服呢?

或许,如果宝钗真心为了贾府,真心同探春共同打理这个家,估计探春也不会计较了,而关键就是,宝钗一直都是敷衍了事,甚至于,无视探春的存在,直接向平儿汇报。

抄检大观园后,得知宝钗要离开探春为何不挽留?

宝玉生日时,因薛蝌送来了礼物,所以宝玉、宝钗等人去那边喝了几杯,回来时,宝钗特意命人将角门说了,宝玉见此,想到近来发生的偷窃事件,便同她说了几句,不曾想,宝钗知道的,比他知道的要多的多。

宝钗笑道:“你只知道玫瑰露和茯苓霜两件,乃因人而及物。若非因人,你连这两件还不知道呢。殊不知还有几件比这两件大的呢。若以后叨登不出来,是大家的造化;若叨登出来了,不知里头连累多少人呢。你也是不管事的人,我才告诉你。平儿是个明白人,我前日也告诉了他,皆因他奶奶不在外头,所以使他明白了。若不犯出来,大家落得丢开手;若犯出来,他心里已有了稿儿,自有头绪,就冤屈不着平人了。你只听我说,以后留神小心就是了。这话也不可告诉第二个人。”

宝钗此举,是何目的?想来大家不难明白,但问题是,探春接管荣国府,有心想做出一番事业;况且,探春对王夫人,一直都有讨好之心,因此,这些事,毫无疑问,即使要汇报,也是她向王夫人汇报;但显然,宝钗仗着有王夫人撑腰,完全无视了探春的存在,公然讨好起王熙凤来,她如此的态度,探春又怎能不满呢?

因此,面对探春无视自己而向平儿汇报;探春也是有所行动的,借着宝玉夜晚受惊一事,她直接越过了王夫人,将下人夜晚聚赌一事向贾母汇报了。

而贾母听了,自然是大发雷霆,所牵扯之人,包括林之孝家的亲戚、迎春的奶妈,可见,此事的严重性;而负责夜晚巡视一事,本是宝钗所管。这其中的道理,大家应该一看便知了吧;此时的探春,自然有报复宝钗的动机。

所以,当探春去看望王熙凤时,并没有邀请薛宝钗,反而邀请了平日里同她关系不怎么样的黛玉。

抄检大观园后,得知宝钗要离开探春为何不挽留?

所以,当探春听见宝钗要离开时,她才会如此直接的撵客。或许,在她心里,早就不想宝钗待在大观园了。

宝钗确实有管理之才,有聪明的头脑,但她,也诚如王熙凤所说,“是打定了主意,一问摇头三不知”;而探春,作为贾府出了名的“红玫瑰”,作为贾府真正的 *** ;接管荣国府,她是有心想要拯救贾府的,同时,作为一个庶出的 *** ,她又不得不心存讨好王夫人之心。

但宝钗为了“金玉良缘”,同样需要王夫人的支持,需要贾府上下人的支持,所以,当探春提出兴利之计时,她才会抢功劳获众老婆子的心;但面对下人夜晚聚赌一事,牵扯到众人的利益时,宝钗又一改当日的积极态度了,而是不管不顾不上报,任由事态的发展。探春对她,又怎能不讨厌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11/470894.html

“抄检大观园后,得知宝钗要离开探春为何不挽留?” 的相关文章

孙新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第一百位

孙新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第一百位

孙新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小尉迟,琼州人氏,出身军官子孙,随兄长孙立驻防登州。他与妻子顾大嫂开酒店为生,后因搭救表弟解珍、解宝,劫狱反登州,上梁山入伙,并参与祝家庄卧底。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一百位,上应地数星,担任东山酒店掌店头领。征方腊后授武奕郎,最后返回登州。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

樊瑞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一位

樊瑞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一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樊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樊瑞,小说《水浒传》中人物,善用法术,绰号“混世魔王”。原和“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在芒砀山占山为王...

向宠简介: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出现在《出师表》中

向宠简介: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出现在《出师表》中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名臣及将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向宠(?—240年),向朗胞弟之子。刘备时,历任牙门将(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诸葛亮北...

南宋官员林之奇简介:朝廷采纳其意见,停止推行《三经义》

南宋官员林之奇简介:朝廷采纳其意见,停止推行《三经义》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赵云在《三国志》中的形象有多完美?他有哪些事迹?

赵云在《三国志》中的形象有多完美?他有哪些事迹?

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跟随刘备近三十年,立下赫赫战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志》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人物的许多行为,给人以性格忠勇为主、平和善良、和谐统一成为经典形象的感觉,其实质是对儒家道德的追寻。赵云勇敢、多才多艺,又忠诚、勇敢、仁义,他的精神形象继承和...

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朝第三任皇帝,宋真宗赵恒曾作《劝学诗》一首,一般都认为,这首诗的出现,是为了激励更多人读书做官,但实际上,宋真宗作这首诗不仅仅是为了拥有更多的读书人,而是另有深意。在中国历史的政治生态中,曾经有个名词叫“以文抑武”,主要...

裴休简介:唐朝中晚期名相,《全唐文》录有其文九篇

裴休简介:唐朝中晚期名相,《全唐文》录有其文九篇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休(791年—86...

张延赏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文》收录其文一篇

张延赏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文》收录其文一篇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延赏(726年-7...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