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鲁智深和宝光和尚单挑,谁会赢?
鲁智深,是作者施耐庵浓墨重彩描写的人物。接下来听听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花和尚鲁智深除了在瓦罐寺饿着肚子打不赢生铁佛崔道成和飞天夜叉丘小乙之外,几乎所有的单挑都打赢了,不喜欢杀生的鲁智深多数时候是都是将对方一禅杖拍倒而不是拍死,所以看起来不如武松凶悍。
鲁智深唯一一次棋逢对手,是遇到了方腊四大元帅之首的宝光和尚邓元觉,二人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观战的方天定与石宝看得目眩神迷,最后是行者武松按捺不住拔刀相助,这才吓跑了宝光和尚,不知死活的贝应夔出来挡横,被武松揪下马来宰掉了。
如果宝光和尚不撒腿就跑,那就会有八成的可能死在武松的刀下——单凭武功,没有人能挡住鲁智深武松的联手进攻。
鲁智深遇到宝光和尚,就像双鞭呼延灼遇到单鞭病尉迟孙立一样,不大战三百回合,是难以分出胜负的。两位大和尚只打了五十回合,就被武松搅了局,于是我们对一个问题很感兴趣:五十回合内平手,如果武松只掠阵不助阵,就让鲁智深与宝光和尚一对一再打下去,谁会倒在禅杖之下?
有人说体力消耗很快的鲁智深会首先坚持不住,因为宝光和尚几乎已经是方腊军中的头号高手了:“宝光如来国师邓元觉、南离大将军元帅石宝、镇国大将军厉天闰、护国大将军司行方,这四个皆称元帅,封赠大将军名号,是方腊加封。”
读者诸君请注意,方腊手下四大元帅,宝光和尚邓元觉是排在石宝、厉天闰、司行方之前的,而后面三位,简直可以称得上梁山好汉的克星:石宝先后击杀了急先锋索超、火眼狻猊、丧门神鲍旭、铁笛仙马麟、锦毛虎燕顺;厉天闰一刀斩杀小霸王周通、一枪刺死没羽箭张清;排名最末的司行方三十回合就斩了插翅虎雷横。
宝光和尚能当上四大元帅之首,武功肯定不在梁山马军五虎将之下,他在江湖上久闻鲁智深之名,却主动提出步下单挑,说明他有不败的信心,而鲁智深也使出了浑身解数,那一战打得异常激烈:“两条银蟒飞腾,一对玉龙戏跃。鲁智深忿怒,全无清净之心;邓元觉生嗔,岂有慈悲之念……这个向灵山会上,恼如来懒坐莲台;那个去善法堂前,勒揭谛使回金杵。”
从上面这首赞诗中,我们能看出两点问题:之一,鲁智深和邓元觉都使出了全力玩儿命,根本就没有留手;第二,他们的禅杖是棒型武器而不是月牙铲,倒是有点像降魔杵。
笔者曾考证过鲁智深的禅杖近似宋军制式装备诃藜棒,这首赞诗跟《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三·器图》结合起来看,也可以证明鲁智深的禅杖就是一根大棒:“取坚重木为之,长四五尺,异名有四,曰棒、曰轮、曰杵、曰杆。有以铁裹其上者,人谓诃藜棒。植钉于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本末均大者,为杵;长细而坚重者,为杆。亦有施刃者,大抵皆棒之一种。”
鲁智深与邓元觉这场打斗很激烈、很精彩也很搞笑:僧袍似火、光头映日、禅杖生辉,把在一旁观战的武松弄得眼花缭乱,也为自己的鲁大哥捏了一把汗,这才放下架子要俩打一个——如果武松不是跟鲁智深感情太深关心则乱,他是不会不顾江湖规矩抢着出手的。
武松当时的心情是很复杂的:“行者武松见鲁智深战宝光不下,恐有疏失,心中焦躁,便舞起双戒刀,飞出阵来,直取宝光。”
武松替鲁智深担心,而城楼上的方天定和石宝也吓呆了:“只说梁山泊有个花和尚鲁智深,不想原来如此了得,名不虚传。斗了这许多时,不曾折半点儿便宜与宝光和尚……小将也看得呆了,不曾见这一对敌手!”
武松抢先出手,被当成了鲁智深即将不敌的证据,这一点笔者无法辩驳:武松战斗经验极其丰富,目光也是极其敏锐,如果鲁智深占了上风,武松万万不可能去抢鲁大哥的功劳。
其实细细想来,我们很多人都会发现持久战对鲁智深很不利,因为鲁大侠似乎有点低血糖,他能吃能喝,但是挨不得饿,空着肚子战斗力就会锐减,如果宝光和尚在一百回合之内还没有输,鲁智深的禅杖就可能越抡越慢,总会露出破绽,那时候武松再出手,可能就来不及了。
尽管笔者心中一万个不愿意承认,但是我们细看水浒原著,就会发现身高八尺腰大十围的鲁智深抡着六十二斤的水磨混铁禅杖,实在是太消耗体力了,鲁智深爆发力惊人,但是却好像不善于长时间作战,就像暂七师师长常乃超一样,虽然军事理论过硬,但却“不善奔跑”。
当然,说鲁智深会在三百回合后输给宝光和尚,也只是可能出现的结局之一。水浒原著没有介绍邓元觉禅杖的重量,说明肯定不到六十二斤,如果鲁智深一通疯魔杖法先把邓元觉砸得两臂酸麻,也许用不上一百回合,方腊手下的四大元帅之首,就会变成无首元帅了。
笔者对武功一窍不通,耍十来斤的铁鞭两分钟就累趴,所以只能请教读者诸君:按照当时的战场情形来看,宝光和尚邓元觉在鲁智深的六十二斤水磨混铁禅杖之下,能否支撑过一百回合?如果两人真的大战三百回合,鲁智深还有几分获胜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