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袁承志喜欢阿九,为什么最后选择了青青?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11-17)280

《碧血剑》迷们大体上分为两派:一派认为袁承志更爱的人是阿九,而对于青青只有责任;一派支持青青和袁承志在一起。我们不妨可称之为九迷和青迷。

其实,和阿九相比,青青处处落下风。论出身,阿九出身帝王之家,贵为公主,而青青却出身匪窝,还是个私生女;论相貌,阿九也远比青青漂亮;论修养,阿九是大家闺秀,青青却小心眼动辄发脾气。不管怎么说,阿九才是承志的良配,然而最后和承志走到一起的却是青青,难道这只是偶然吗?

袁承志喜欢阿九,为什么最后选择了青青?

种种迹象表明,袁承志心里有阿九,这种感觉也许能称得上“淡淡的爱”或者“深深的喜欢”,但可以断定,承志和阿九绝对不会走到一起!

崇祯皇帝,阿九的父亲,灭了袁承志满门,杀父之仇灭门之恨不共戴天,如果承志能放下仇恨和杀父仇人的女儿在一起,那怎么对得起一门忠烈?若真是那样,算青青瞎了眼!

不可否认的是,和仇人的后人成为眷侣的例子也有(《萍踪侠影》张丹枫和云蕾),但那限于被害人一方犯了错或者出于误会,而杀人者是出于更高层次的目标不得已而为之,成为眷侣的条件也是杀人者内疚一生最终偿还血债,结局皆大欢喜。但袁承志和阿九的情况就完全不同,崇祯因昏庸故错杀忠臣还厚脸皮死不认错,而袁崇焕一门忠烈含冤九泉,这种情况下,承志阿九怎么会在一起?

袁承志喜欢阿九,为什么最后选择了青青?

诚然,这是客观因素,也只是决定了袁九难成眷属,并不说明承志不爱阿九,而真正使袁九分道扬镳的,是阿九的天真与无知!

惠王作乱,袁承志看在民族大义的份上先公后私,阿九却示意他趁机求为驸马。这时候的阿九,完全不了解承志。承志的本意是阻止清兵入关,可是在阿九看来却成了单纯的为了美色与荣华才有此行为,这让承志的忠烈之心往哪放?让民族大义往哪放?此时的承志,应该很伤心吧!

为了保护崇祯,承志将金蛇剑给了阿九,阿九受之不疑。这至少说明了,在阿九心里父皇的位置要远比承志重要(这无可厚非),但是他和袁承志相爱的唯一条件,就是她能放下优越的家庭条件和对父亲的留恋和承志远走高飞(承志还未必愿意)。

如果这一点承志也能忍受,那阿九的一句“袁督师真的是被冤枉的吗?”就无异于在打承志耳光了,这是对袁崇焕冤情与忠心的更大不敬,也是对承志二十多年所作努力的全部否定,这样的天真与无知,承志怎能和她终生相守?

对于阿九,承志是矛盾的,不能爱,也不想爱,却有着深深的喜欢。所以在华山绝顶和玉真子决战之时,他才想到让玉真子把二人都打死算了。说实话,此时的承志有点窝囊,想到了用死解决问题。可是如果把阿九换成青青,承志还会想到死吗?不会,他想的,一定是“打败玉真子,和青弟幸福的生活”。这才是深深的爱。

不错,承志躺在阿九床上的时候也曾“情不自禁”,但那种情况下其主要作用的是“性”而不是“爱”。君不见杨过在给陆无双接骨时也曾有流氓举动,在思念小龙女的时候也曾夺走完颜萍初吻,难道那也算“爱”?

青青是承志下山之后认识的之一个人,也是结交的之一个“兄弟”,两人对月谈心之时,青青的那句“不管你的仇人有多厉害,我都帮你”一定会很让承志很感动吧!即便承志还不知道青青是女儿身,但就凭这一句,这个生死之交,承志是交定了。而且,这句话比之阿九的“袁督师真的是被冤枉的吗”要强多少倍!

了解了青青的身世,承志对她更加怜惜,因为二人身世相似,保护“青弟”的想法在承志心中油然而生,更何况,青青的父亲夏雪宜还是承志的半个师傅,那亲近之意就更浓厚了吧!

宝藏找到之后,青青的举动也让承志刮目相看。宝藏是凭借青青父亲的遗图得到,女承父业本就天经地义,青青却将它都送给了承志,或许你说找到宝藏是承志的功劳,那假如把青青和阿九互换位置,阿九是把宝藏送给承志还是献给朝廷镇压闯王?

再到后来,青青每次对情感的表达都令承志感动万分,从刺杀皇太极临行前的千叮咛万嘱咐,到承志被擒之后的彻夜不眠,再到结局之时承志被清兵围攻受伤,青青无微不至的照顾,都注定了最终和承志在一起的是青青而非阿九。

青青虽然比较任性,但她还是很聪明的。她的功夫本就不低,先是从小慧希敏手里骗到或抢到黄金,后是将海沙派杀得片甲不留。可是和承志在一起之后,她就很少出手了,受到孙仲君进攻,即便不敌,退避还手总还可以吧(青青性格本就如此),可她索性躲到了承志身后,让大哥打发她,此后类似情景不胜枚举。呵呵,受到心上人奋不顾身的保护,青青应该很幸福吧!这也满足了承志保护“弱者”的虚荣心。

青青有着阿九没有的优势:青青没有后顾之忧,她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对大哥的爱情之中,但阿九不行,她有诸多顾忌。单凭这一点,阿九在另外三个方面的优势就不足为意了。

所以,相较之下,青青比阿九爱的更深,更了解承志,她取得最终的胜利,也就情理之中了。

袁承志喜欢阿九,为什么最后选择了青青?

再说承志,他也想过二美兼得,可是事实决定只能娶一个。而选择青青是早就决定了的,虽说他很少表现出来。但是这何必要表现出来呢?情理之中顺其自然的事,需要刻意去表现吗?

重逢安大娘,安大娘曾问承志可有心上人,袁承志“想到青青,脸上微微一红”,此时在承志心中谁轻谁重已经很明了。

青青被掳,承志一怒之下点了五毒教所有人的穴道,只为换回青青。“冲天一怒为红颜”,不仅是吴三桂,袁承志也有这种英雄气概!在惠王作乱之时,承志可曾想到“阿九危险,我要救她出来”?

最后,阿九出家远走 *** ,承志未曾劝阻,只是说“我会去看你”,呵呵,如果真的会去看她,又何必放她走?

为了打消青青疑虑,承志明知婉儿钟情于己却坐视其嫁给自己不喜欢的师兄而不加阻拦,这分明是对青青无理取闹的纵容。因为他只要说出一句阻拦的话,青青就会伤心欲绝。为了不让青青伤心,他牺牲了婉儿的幸福。从这一点看,对女友无理取闹的纵容,袁承志当仁不让!

在这场爱情角逐中,青青是胜利者,以后即使大哥会不时的想起阿九,但这对于青青来说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11/473617.html

“袁承志喜欢阿九,为什么最后选择了青青?” 的相关文章

《滕王阁序》中的滕王说的是谁呢?

《滕王阁序》中的滕王说的是谁呢?

?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王勃是何等天纵英才,《滕王阁序》又是何等的传世名篇,这些我们都在语文课上听过。但似乎老师却从来没有提起,诗中所写的风景如画的滕王阁在何地方?而“滕王”又是何许人也。所以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滕王李元婴,他本人不是很出名,但是他全家非常出名,几乎都是皇帝,他爸爸...

乐和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七位

乐和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七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乐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乐和(Yuè Hé),原是登州城里看守监狱的小牢子,祖籍茅州人氏。乐和聪明伶俐,各种乐曲,一学着便会,又有一副...

樊瑞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一位

樊瑞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一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樊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樊瑞,小说《水浒传》中人物,善用法术,绰号“混世魔王”。原和“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在芒砀山占山为王...

安道全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六位

安道全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六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安道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安道全是在小说《水浒传》中登场的虚构人物,号称地灵星,建康府(今江苏南京)人。民间医生,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

秦良玉为什么能流芳百世?《明史》《明史》为何给予她最高的礼遇?

秦良玉为什么能流芳百世?《明史》《明史》为何给予她最高的礼遇?

秦良玉在《明史》将相列传中是个特殊的存在,因为她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那么,她为什么能流芳百世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今争传女状头,谁说红颜不封侯。马家妇共沈家女,曾有威名振九州。”这是巾帼英雄秋瑾所作的诗词,诗中的“...

《唐律疏议》主要内容是什么?长孙无忌修定《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主要内容是什么?长孙无忌修定《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主要内容是什么?《唐律疏议》原名《律疏》,又名《唐律》、是唐高宗令人修撰法律典籍,也是东亚最早的成文法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律疏议》是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亦为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共三十卷。《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唐高宗...

金朝文学家党怀英简介:为文坛领袖,著有《竹溪集》十卷

金朝文学家党怀英简介:为文坛领袖,著有《竹溪集》十卷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完颜旻)所建。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共传十帝,享国119年。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党怀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党怀英(1134-1211年)字世杰,号竹溪,祖籍京兆同州(...

北宋大臣陈彭年简介:古韵书《广韵》的主要修撰人之一

北宋大臣陈彭年简介:古韵书《广韵》的主要修撰人之一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陈彭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彭年(961~1017),字永年,江西省南城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音韵学家。最重要之古韵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