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如何评价皇太极 皇太极其真正死因是什么?
皇太极真正的死因很可能是痰疾
皇太极真正的死因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痰疾。从崇德五年开始,清史的记载中屡次出现圣躬违和或圣躬不豫的字样。崇德五年农历七月廿七日,皇太极之一次圣躬违和,到安山(今鞍山)温泉疗养。崇德六年农历八月,松山大战前夕,明十三万大军来势汹汹,前线告急。皇太极调集各路人马,决定亲自前往前线坐镇指挥。
皇太极
本来定于农历八月十一日出发,不巧他患上鼻衄(即鼻出血),血流不止,不得不将出发的日期一拖再拖。八月十四日,出血仍未缓解,而前线军情告急。皇太极抱病出征,一路急行,三天后,病情才有好转。
皇太极这次病得相当重,不但用大赦的方式向天祈求康复,而且都察院的官员们还上疏建议:皇上不必事必躬亲,可让各旗、六部诸大臣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至军国大事再向皇太极奏闻,以减轻政事活动,得以静心休养。明显感觉力不从心的皇太极不得不同意了这份奏疏的建议,决定以后的政事由和硕郑亲王代善、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肃亲王豪格、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合议处理。
通过这次变革,皇太极基本上交出了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大权。崇德八年正月初一,因皇太极圣躬违和,免群臣的新春朝贺礼。命令和硕亲王以下副都统以上诸人前往堂子,代替自己向上天和历代祖先行礼祈祷。
清太宗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八月九日,爱新觉罗皇太极突发急病死于盛京(今沈阳)的清宁宫内,年仅52岁。爱新觉罗皇太极去世后,他的灵柩被放在崇政殿,同年九月廿一日,被葬于昭陵(在沈阳北陵),谥号为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庙号为太宗。
历史上怎么评价皇太极
纵观皇太极一生的文治武功,用鹰扬天下来概括,是恰当的。皇太极用其波澜壮阔的一生奋斗,为后来清军入关,定鼎燕京,统一中原,奠下了基础,准备了条件。《清史稿太宗本纪》中对皇太极的评价是: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这个评论,大体公平。
阎崇年先生在《正说清朝十二帝》中,对皇太极的文治、武功、谋略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详细地讲解,还原了一个历史上真实的皇太极。其文治包括革除弊政、调剂满汉,族名满洲、改名大清,南面独坐、完善体制,造红衣炮、创建重军,从文治看来,皇太极可说是一位改革型的皇帝,其死后谥号文皇帝,这个文就可说明他文治功业的特征。其武功包括向东出兵、两征朝鲜,北向用兵、征抚索伦,向西用兵、三征蒙古,向南用兵、五入中原,由此可见,皇太极的一生就是四面开拓的一生,用鹰扬天下来形容是恰如其分的。其谋略包括精心谋划,继承汗位;一后四妃,笼络蒙古;松锦用兵,精于谋略;设反间计,除袁崇焕等,皇太极心计之深、谋略之高、手段之辣,令人叹为观止。
皇太极
《清史稿》:上仪表奇伟,聪睿绝伦,颜如渥丹,严寒不栗。长益神勇,善骑射,性耽典籍,谘览弗倦,仁孝宽惠,廓然有大度。太宗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虽大勋未集,而世祖即位期年,中外即归于统一,盖帝之诒谋远矣。明政不纲,盗贼凭陵,帝固知明之可取,然不欲亟战以剿民命,七致书于明之将帅,屈意请和。明人不量强弱,自亡其国,无足论者。然帝交邻之道,实与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无以异。呜呼,圣矣哉! 《清太宗实录》:太祖以上(皇太极)为大贝勒,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共理机务,多所赞画,统军征讨,辄侍太祖,偕行,运筹帷幄,奋武戎行,诛携服叛,所向奏功,诸贝勒皆不能及。又善抚亿众,体恤将卒,无论疏戚,一皆开诚布公以待之,自国中暨藩服,莫不钦仰。上凡遇劲敌,辄亲冒矢石,而太祖深加爱护,每谕勿前往。时帝业肇兴,大勋将集,圣心默注,人望攸归。